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脈管畸形


脈管一般包括血管及淋巴管,而脈管畸形的意思是這些結構出現了異常增生。周邊脈管畸形包括腦部以外、頭部、頸部、身體及四肢的血管畸形。


脈管畸形一般分為哪些類型?

視乎哪一種脈管出現了病變,我們可以將脈管畸形再細緻地分類為:動靜脈畸形、靜脈畸形、淋巴管畸形及微絲血管畸形等等。


脈管畸形的症狀

首先介紹的是微絲血管畸形,微絲血管畸形的表徵是由粉紅色至紅色的斑塊,邊界非常清晰及平坦。如電視劇當中,鍾無艷臉上的紅痣一樣。隨著時間,這些斑塊可能會變深色或者變厚,但是出血的機會較少。


靜脈畸形一般是藍色或紫紅色的腫塊,通常是不規則,甚至像蜘蛛網狀,一般按壓腫塊的時候會變平,放手後會回彈漲起。靜脈畸形不但會於皮膚上出現,亦有可能於黏膜上出現,例如通常會於嘴唇或口腔黏膜上,出現藍色泡泡狀的腫塊。


另外,淋巴畸形通常分為兩大類,包括巨囊型及微囊型。巨囊型的淋巴畸形,一般是指一個很大的水囊, 通常於皮下脂肪或者深層脂肪內,表徵與其他脂肪瘤或腫塊無異,按壓時或許會有少少彈性,但是按壓時不能變平。


至於微囊型的淋巴畸形,反而集中於皮膚表面,通常於同一個位置有一堆很微細的水泡,不疼痛也不痕癢。


脈管畸形的診斷方法

不同類型的脈管畸形診斷方法各有不同,例如微絲血管畸形主要依賴臨床診斷,而靜脈畸形及淋巴管畸形一般會進行超聲波或者磁力共振掃描來診斷。


雖然脈管病變是一個良性的疾病,並不會進化為癌症,但血管外科醫生建議仍需要儘快治療,主要的原因是脈管病變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大及顔色會越來越深,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例如在頭頸部的脈管病變會有毀容的風險;而至於四肢或身體的脈管病變可能會有痛楚,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建議儘早求醫。


脈管畸形的治療方法 – 動靜脈畸形手術, 動靜脈畸形治療, 靜脈畸形治療, 淋巴管治療

不同種類的脈管畸形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例如微絲血管畸形主要進行激光治療;至於靜脈畸形及淋巴管畸形有很多治療的選擇,例如手術治療、硬化劑治療或者藥物治療,醫生對治療的決定視乎脈管病變位置、大小、複雜程度及患者的選擇而決定。


脈管畸形的治療效果及風險

脈管畸形的病情可以很簡單或很複雜,如果患者於最早期能得到合適的治療,就會達到根治的效果,而且治療風險也相對較低;但如果病情惡化而變得複雜,牽涉的範圍較大時,醫生的治療方向就會以控制痛楚及延遲病情惡化為目標。







以上内容由醫生提供僅供教育用途。如有不適,請諮詢您的醫生的有關治療方法。(資料由謝卓華醫生提供)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周邊動脈阻塞性程度評估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的不同分型有助醫生判斷PAD的嚴重程度。最常見的有Fontaine分類法,根據踝-肱(臂)血壓指數 Ankle-brachial index (ABI)的檢查值,它們把PAD的徵狀分為以下分型

周邊動脈阻塞性程度評估 (Fontaine Classification)


分型症狀
I無症狀,併發脈搏動減弱,ABI<0.9
II輕度間歇性跛行
IIA間歇性跛行,走路 > 200米
IIB間歇性跛行,走路 < 200米
III休息疼痛 (主要是下肢)
IV神經麻痺、皮膚潰瘍組織壞死、壞疽

無徵狀:大部份患者都沒有任何徵狀。醫生透過臨床檢查,例如檢查患者有沒有下肢冰冷、量度踝-肱(臂)血壓指數 Ankle-brachial index (ABI),評估血管阻塞的徵狀。


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IC):走路或運動時感到下肢疲倦、疼痛、沉重或抽筋,但休息後徵狀會隨之緩解。痛楚的位置取決於動脈阻塞的位置,小腿是最常見的部位。


臨界性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 (CLI):即使靜止時血流仍不夠,所以腳痛不會減退;下肢冰冷;腿部傷口難以癒合或癒合速度緩慢;雙腳毛髮脫落;趾甲脆弱;腳部脈搏減弱或消失。如有以上徵狀,患者應盡快向血管外科醫生求醫,以免情況進一步惡化,嚴重時甚至需要截肢。


潰爛(Ulceration)或壞疽(gangrene):由於動脈血管嚴重閉塞,導致組織壞死,腳上的傷口難以癒合、腳趾變黑。如有以上徵狀,患者應盡快向血管外科醫生求醫,接受治療,避免下肢組織繼續壞死,嚴重時引起全身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而導致死亡。




以上内容由醫生提供僅供教育用途。如有不適,請諮詢您的醫生的有關治療方法。
(資料由謝卓華醫生提供)

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靜脈曲張是什麼?

 


靜脈負責把血液帶回到心臟,而靜脈曲張則是指一些接近皮膚表層、肉眼可見出現異常及擴張的靜脈。至於顯現於皮膚的細小靜脈曲張,經常被稱為微絲血管擴張或蜘蛛網狀血管,部分蜘蛛網狀血管可能是底層靜脈曲張引起的徵狀。患有靜脈曲張的人士應盡早尋求醫學意見,治理有關的問題,以免受到併發症的困擾。



靜脈曲張的成因是什麼?


靜脈出現曲張是由於血管壁變弱及擴大,令靜脈內維持血液流血的瓣膜失去效用。正常的瓣膜只容許血液由腿部流回心臟的單向流動,但若瓣膜有毛病及閉鎖不全時,血液便會隨着身體站立而向反方向逆流。這種血液逆流會令靜脈血管的血壓上升,久而久之靜脈便會慢慢腫脹彎曲。

經常要長時間站立的職業,以及身體負重大的人,腿部靜脈長期受壓,較容易出現曲張的毛病,例如懷孕的婦女,當其分娩後曲張的問題會有所減退,卻不會完全消失。另外,靜脈曲張有遺傳性;而年紀愈大亦愈容易出現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是否很常見?

醫學界估計,近五成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靜脈毛病,而靜脈曲張可影響多達15-20%的成年人。靜脈曲張並非女士的專利,男士亦有機會受此問題困擾。


靜脈曲張會引起什麼問題?


靜脈血管瓣膜閉鎖不全會導致靜脈系統的血壓上升,令患者出現腳痛、心悸、皮膚痕癢及有「腳重重」的感覺,而曲張的靜脈亦容易受傷出血及發炎。此外,靜脈血壓上升亦可引致濕疹、啡斑形成、皮膚潰爛 及結疤等問題。




以上内容由醫生提供僅供教育用途。如有不適,請諮詢您的醫生的有關治療方法。(資料由謝卓華醫生提供)

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

如何診斷靜脈曲張?

診斷靜脈曲張除了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歷,由經驗豐富的專科醫生為患者進行臨床檢查亦十分重要,至於超聲波血管掃描(Duplex Ultrasound Scan)則更能準確顯示功能不良的靜脈血管,有助醫生為病人制訂合適的治療方案。 病人於掃描期間只需要站立,而過程亦不會引起任何痛楚或不適。





以上内容由醫生提供僅供教育用途。如有不適,請諮詢您的醫生的有關治療方法。(資料由謝卓華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