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腹部主動脈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腹部主動脈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周邊動脈阻塞性程度評估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的不同分型有助醫生判斷PAD的嚴重程度。最常見的有Fontaine分類法,根據踝-肱(臂)血壓指數 Ankle-brachial index (ABI)的檢查值,它們把PAD的徵狀分為以下分型

周邊動脈阻塞性程度評估 (Fontaine Classification)


分型症狀
I無症狀,併發脈搏動減弱,ABI<0.9
II輕度間歇性跛行
IIA間歇性跛行,走路 > 200米
IIB間歇性跛行,走路 < 200米
III休息疼痛 (主要是下肢)
IV神經麻痺、皮膚潰瘍組織壞死、壞疽

無徵狀:大部份患者都沒有任何徵狀。醫生透過臨床檢查,例如檢查患者有沒有下肢冰冷、量度踝-肱(臂)血壓指數 Ankle-brachial index (ABI),評估血管阻塞的徵狀。


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IC):走路或運動時感到下肢疲倦、疼痛、沉重或抽筋,但休息後徵狀會隨之緩解。痛楚的位置取決於動脈阻塞的位置,小腿是最常見的部位。


臨界性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 (CLI):即使靜止時血流仍不夠,所以腳痛不會減退;下肢冰冷;腿部傷口難以癒合或癒合速度緩慢;雙腳毛髮脫落;趾甲脆弱;腳部脈搏減弱或消失。如有以上徵狀,患者應盡快向血管外科醫生求醫,以免情況進一步惡化,嚴重時甚至需要截肢。


潰爛(Ulceration)或壞疽(gangrene):由於動脈血管嚴重閉塞,導致組織壞死,腳上的傷口難以癒合、腳趾變黑。如有以上徵狀,患者應盡快向血管外科醫生求醫,接受治療,避免下肢組織繼續壞死,嚴重時引起全身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而導致死亡。




以上内容由醫生提供僅供教育用途。如有不適,請諮詢您的醫生的有關治療方法。
(資料由謝卓華醫生提供)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治療複雜腹部主動脈瘤

我們的身體滿布血管,當中最大的要算主動脈,位於人體的胸腔及腹部,不停地隨看心跳擴張收縮,運送血液由心臟到全身各器官。若主動脈壁不正常地擴張便會形成主動脈瘤,較常出現於腹部主動脈。其風險是一旦主動脈瘤破裂,便會大量出血,病人會於短時間內失血致死。

因此,大多數患者會接受微創血管腔内手術醫治腹部主動脈瘤,但一些形狀較複雜的血管瘤未必適合用微創手術而需接受開放式手術,開放式手術創傷性較大,一些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未必能承受。幸而,現時有些鞏固儀器能於微創血管控內手術時使用,令一些本來不能用微創手術又不適合開放式手術的患者受惠。

腹部主動脈瘤患者多為年長人士,男性及有家族史的人患病風險亦較高。現時,醫學界仍未真正了解其成因,但主要與血管退化有關。年齡增長,動脈粥樣硬化及主動脈壁產生過多的溶解酵素等都會令血管壁失去彈性而慢慢擴張,最終血管壁會抵受不住正常血壓而破裂。

大部分腹部主動脈瘤都沒有徵狀,多數於接受超聲波或電腦掃描檢查時偶然發現,若出現腹部及背部痛是則可能是爆破先兆,應立即求醫。


現年60多歲的何先生(化名)曾患有肺癆及接受「心臟通波仔」手術,所以肺功能及整體身體狀況都較差。他於身體檢查時意外發現一個頗大的腹部主動脈瘤,且有爆裂風險。理論上他要盡快接受手術,但由於其血管瘤形狀不能穩固放置支架,故不適合微創手術,他身體狀況又接受不了開刀手術,進退兩難。

幸好在新技術配合下,如今也有辦法。醫生首先在血管内植入支架,即使血管瘤的形状不理想,支架不穩固,但新穎的血管腔內鞏固裝置,就好像螺絲釘般把支架固定於血管壁,何先生於術後3日已出院。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