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What is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 is a chronic disease usually due to atherosclerosis, when the atheromatous plaque cause thickening of the arterial wall, resulting in narrowing or occlusion of the arteries. This problem can occur in all arteries from the body, but one of the commonest site is the arteries of the legs.

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PAD?

The following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atherosclerosis and its associated diseases which could increas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These include:


  • Aging (over 50 years old);
  • Smoking;
  • High cholesterol;
  • Diabetes;
  • High blood pressure;
  •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igh plasma levels of homocysteine elevated fibrinogen concentration;
Personal history of vascular disease, heart attack or stroke, and
Family history of premature atherosclerosis.

Patients with PAD are suggested to have evaluation and control of underlying cardio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atherosclerosis risk factors.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PAD

The varieties of signs and symptoms present help doctor to stage the severity of PAD for patient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are the Fontaine and Rutherford classification which classify the diseas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4 categories of symptoms:

Asymptomatic: Most of the patients are asymptomatic, but with clinical examination such as palpation and checking the Ankle-Brachial Index (ABI) may reveal cold extremities, and other signs of incomplete blood vessels obstruction.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IC): Fatigue; heaviness; tiredness or cramping in the lower extremity precipitated by walking or exercise and relieved with rest. The location of the pain depends on the site of occlusion of the artery, but the commonest site is at the calf.









 

Critical Limb Ischaemia (CLI): Leg pain persist even at rest; decrease temperature of leg; toe or leg sores, wounds that do not heal, or heal very slowly; loss of hair on the skin; brittle nail, with absent or diminished pulse in the legs. Patients in this condition must be referred to a vascular surgeon ASAP to prevent limb loss.



 

Ulceration or gangrene: Minor to major tissue loss due to severe arterial occlusion, with non-healing wound in foot & ankle, or the toes turn black in color. Patients with this condition must be urgently referred to a vascular surgeon for revascularization in order to salvage the limb.








Reference information: http://esteemmedical.com.hk/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cause.html 
It is not intended as medical advice to any specific person. If you have any need for personal advice or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your health, please consult your doctor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為何搭飛機後會腳腫?

每年聖誕及農曆新年假期,不少港人都喜歡乘飛機外遊。飛機上,很多人喜歡脫掉鞋子屈膝而坐,看書看戲睡覺,各適其適。大家有沒有留意,下機時要把鞋子穿上總是有點困難,腳部老是脹脹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關乎人體的血液循環及結構,下肢的靜脈血管在正常情況下是一條單程路,血液只能單向地向上流,朝心臟的方向走。而靜脈的結構相當奇妙,它有很多單向的活門,只容許靜脈內的血液向心臟方向流動,不能反方向倒流到腳部。而我們小腿的肌肉則是靜脈血液流動的動力泉源,當我們走路時,小腿肌肉反覆地放鬆及收縮,令肌肉內的靜脈受到按壓,形成泵一樣的效應,把血液沿着靜脈泵走。

因此,當我們坐得久,雙腿缺乏郁動,便會感到脹脹累累,很自然地便會起來走走,做點伸展活動,好像想把肌肉泵開動,令下肢靜脈的血液循環得以維持。

但在飛機上的問題是,若坐的是經濟客位,雙腿要全程垂下,由於座位狹窄,大家便傾向減少郁動,即使出來走走也不是那麼方便,於是整個機程除了上廁所,其餘時間雙腿也沒什麼郁動,小腿的肌肉泵便被關掉,下肢的靜脈血液便會隨着地心吸力向下積聚,令雙腳變腫。再者,機艙內的空氣壓力一般比地面低,亦令腳腫的情況更嚴重。

這情況一般在下機後,當下肢的活動回復正常,腫脹的情況便很快消失,但若積聚的血液過多或過久,便有機會於肌肉內凝成血塊,引致深層靜脈栓塞,若血塊被沖到肺部更可能有生命危險!

因此乘飛機後的腳腫請不要掉以輕心,大家應該於機上設法保持雙腿郁動,並穿上壓力襪幫助血液回流,若發覺下機後腳腫持續不退,便要找醫生檢查,確保安全。祝大家旅途愉快!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veno.com.hk/swollen-feet.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打石膏的風險

運動少不免會有創傷,無論是常見的球類活動、行山跑步、極限運動或是滑雪等,無論怎樣小心,總會有跌撞。骨折、韌帶撕裂、關節移位等常有發生,而腳掌及足踝附近的受傷可說最常見。很多時骨科醫生臨床上需要以石膏固定傷處數星期至數個月,好讓傷處自然癒合。

大家又是否知道打石膏的風險呢?其實打石膏本身是非常安全的,一些小問題如肌肉因缺乏郁動而萎縮、皮膚敏感等,一般都會在拆石膏後數月慢慢改善。真正有危險或有長遠後遺症的是來自併發症深層靜脈栓塞。

原來,當病人的下肢被石膏固定,小腿的肌肉便無法正常郁動,肌肉裏面的深層靜脈容易過量積聚血液,凝成血塊,把肌肉內的深層靜脈堵住,形成靜脈栓塞!臨床上小腿及腳部會嚴重腫脹甚至疼痛,若血塊順着血流沖至肺部,引致肺栓塞,更會出現氣喘、胸口痛等,若大量血栓堵塞住肺部血管,甚至可即時致命!

即使血栓只局限於下肢靜脈,沒有生命危險,但血栓會破壞深層靜脈結構,即使拆掉石膏,小腿也很容易腫脹無力,經常抽筋,甚至因為靜脈壓力長期高企而令皮膚變深色、痕癢、濕疹甚至潰瘍!

讀者看到以上形容,可能已經嚇得半死,其實不用過分擔心,只要對以上情況有基本認識,懂得怎樣預防,深層靜脈栓塞是可以完全避免的。病人即使被石膏固定足踝,但腳趾仍能郁動的,只要經常郁動腳趾,小腿深層靜脈的血液便能保持流動,避免血栓形成。亦應把受傷的腿盡量放高,避免血液過量積聚於深層靜脈。有些高危的病人,醫生甚至會處方薄血藥,減低血凝的機會。

根據統計,不做運動引起的慢性疾病遠較運動引起的創傷更嚴重及複雜。只要對醫學有基本知識,打石膏的風險便可避免!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veno.com.hk/plastering-risk.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頸靜脈放導管?


早前有新聞報道,一名病人原計劃於頸部的靜脈置入導管作治療,怎知意外地插到附近的動脈,還不幸出現中風的併發症。藉此解釋一下,為何人體這麼多靜脈,偏要選擇在頸部靜脈放置導管?

靜脈血管的作用是把血液從身體各處運送到心臟;若在靜脈血管注射,藥物便會隨着血液運到心臟,再由心臟送到全身。最常見的靜脈注射位置在手部,一般會在手背或前臂的靜脈插入短短的導管,再接駁喉管以供吊鹽水、輸血、打抗生素等。這步驟簡單安全,差不多每個住院的病人都會用上,但問題是,注入的藥物要經過長長的距離才能由手部到達心臟,很多時療程用上數天,手部的靜脈便會堵塞,又要再找另一組。若有些情況需要反覆注射如癌症化療、營養素注射等,很快便無法再在手上找到靜脈,便要打頸部靜脈的主意了!

也有些情況需要在靜脈大量抽出及輸入血液,例如腎衰竭的病人需要血液透析,血癌的病人需要骨髓移植等,便需要用上較粗的導管,這些情況也是要用上頸部的靜脈。

一般在頸用的是較深層的中央靜脈,好處是夠大,可放入更粗的導管;血液流量夠快,不易被堵塞;導管會由頸部伸延至胸腔靜脈,藥物一進入血管便被稀釋,很快到心臟,再由心臟送至全身,因此臨床上這血管是經常被徵用的。但頸中央靜脈附近全是重要器官,如頸動脈、神經線、氣管、肺的頂部等。更驚嚇的是,由於位置較深,肉眼是看不見的,把鋒利的針準確地刺到靜脈再置入如飲管大的導管,說沒有風險也沒有人信吧!

但病人也不用過分擔心,如今醫學昌明,在超聲波影像的引導下,針刺能準確地刺到頸靜脈,並避開其他器官,在受過訓練的醫生手上,風險是極低的。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veno.com.hk/catheter-vein-catheter.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懷孕期靜脈曲張的煩惱 (2)

產後可選擇微創方式治療

外科手術是治療靜脈曲張的傳統方法,病人一般在全身或半身麻醉下接受手術。以大隱靜脈抽除手術為例,醫生會在大腿近腹部及膝蓋 旁邊的位置,切開數厘米長的傷口,然後將有問題的靜脈抽出。手術無可避免地會引致瘀腫及疼痛等不適,傷囗亦會影響外觀;部分病人亦因而諱疾忌醫,拖延病 情。

可幸現時微創治療靜脈曲張的效果已與傳統手術相若,傷口微細之餘,痛楚亦減低。其中「靜脈腔內消融術」與「超聲波導引脈內注射」都是較常用的技術,在醫治早或中期的靜脈曲張,效果尤為理想。

「靜脈腔內消融術」的原理是於大腿造一個比針孔略大的開口,然後把光纖導管從傷口進入靜脈血管內(靜脈腔內)施行射頻或激光能 量,以破壞有毛病的靜脈。而「超聲波導引脈內注射」是把藥物注射到有毛病的靜脈,令靜脈萎縮。兩種微創治療皆在超聲波儀器的監察下進行,過程十分精確。

另外,當女士再次懷孕時,靜脈曲張有可能惡化,而且情況可能比先前更加嚴重,因此產後的婦女,如發現腳上的青筋或蜘蛛網般的紫紅色絲狀血管仍未退減,便應請醫生作出詳細檢查,以便於下次懷孕前先作出適當的治療。



外科專科醫生
謝卓華

 






資料來源:  she.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懷孕期靜脈曲張的煩惱 (1)



在迎接一個小生命的來臨時,大部分的孕婦只集中注意自己有否提供足夠的營養給肚裡的嬰兒,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這段期間患上某些疾病的可能性正逐漸提高。根據醫學報告的統計,大約3 成的婦女會在懷孕期間患上靜脈曲張。

當懷孕進入第二妊娠期,即大約6 個月左右,部分孕婦會發現自己腳上的青筋突然明顯,呈蚯蚓狀或像蜘蛛網般散佈在腳上。這些青筋不但影響雙腳的外觀,還會引起某程度上的身體不適,例如當站 立和走路一段較長時間後,雙腳會感到腫脹、疼痛及痠軟。此類症狀在懷孕後期十分普遍,雖然一般會在分娩後應得以紓緩,但仍有部分孕婦最後會患上靜脈曲張。

下腹靜脈受壓影響血液回流

靜脈曲張是由於靜脈內的瓣膜不正常活動所引致的。瓣膜的功能是確保血液單方向流動,如果瓣膜受損,血液便會倒流。基於地心吸力的原故,血液便會停流於人體的腳部,這種血液逆流會令靜脈血管的血壓上升,久而久之,靜脈便會慢慢腫脹彎曲。

孕婦為何是「高危一族」?

在懷孕期間,胎兒和子宮會隨著時間逐漸變大,壓迫盆腔和下腹靜脈,從而影響腿部的血液回流,令大量血液長期積聚於腿部,靜脈血管的血壓亦隨之上升,若靜脈內的瓣膜受到破壞,靜脈曲張便會逐漸形成,因此懷孕是靜脈曲張的其中一個常見誘因。

但你先不用太過害怕,在懷孕期間,孕婦可在醫生指導下購買適當的壓力襪穿著及多休息,以紓緩症狀和減輕惡化的可能。而且應避免長期站立或進行適量的運動,如定時走動、抬腿和按摩雙腳等,以增加靜脈血液回流心臟。

若然情況惡化,如出現皮膚潰瘍或發炎,則建議儘快向醫生求診,以便安排適合孕婦的治療。一般情況下,靜脈曲張治療多在產後才進行。







資料來源:  she.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慎選涼鞋防足患(下)




長期受壓易出事

若本身患有扁平足、高弓足、拇趾外翻、腳趾變形、足底筋膜發炎等問題的人士,在選擇涼鞋時,要更加小心。林醫師說︰「患有腳趾變形者,穿着鞋頭太窄或鞋跟太高的鞋,或會增加腳趾所受的壓力,加上與鞋履持續摩擦,可導致骨膜腫脹、發炎和疼痛。若腳上出現厚繭、拇趾外翻等問題,多數因為行路姿勢不正確,導致長期受壓,若再穿鬆垮的涼鞋,這些壓力點會因為沒有足夠支撐,與鞋面摩擦,令問題惡化,因此我建議有足患者可選用加入了矯型鞋墊的涼鞋,幫助紓緩壓力。與此同時,不妨選擇腳跟前後有魔術貼鞋帶包裹的款式,好處是可以調校鬆緊,讓雙腳有活動空間之餘,又不會在鬆垮的鞋中晃動。

足跟後必定要有鞋帶包裹,以鞏固足跟位置,增加行路的穩定性。切勿選擇幼身鞋帶的款式,因難以全面包裹足跟。鞋底方面,太薄或太硬都會增加足部壓力,一般人可選擇具吸震功能的鞋底,若有扁平足、高弓足等足部問題的人,則要揀選足弓位置有厚墊支撐的鞋底,以紓緩足部壓力。」


提防真菌侵襲

林醫師特別提醒大家注意個人衞生,尤其在潮濕炎熱的天氣,最適合真菌生長。穿着涼鞋時,有機會接觸公眾場所的真菌,加上長期穿着,涼鞋物料吸收的汗水會成為真菌的溫床,繼而觸發香港腳、灰甲等問題。平時着涼鞋,盡可能穿上棉襪,亦應勤加清潔涼鞋,避免真菌積聚。


足部紓壓運動示範







資料來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70331/00298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

慎選涼鞋防足患(上)



暮春三月,天氣晴和,透氣又易穿的涼鞋是時候出場了!不過,穿着涼鞋都有其學問,除了要因應腳部狀況作出適當選擇,亦要避免長期穿着,否則有可能損害足部健康——起初是小腿肌肉拉緊,行路時足跟後端位置有點疼痛,繼而出現紅腫發炎的徵狀,甚至可演變成阿基里斯肌腱發炎,實在不容忽視!

 
鞋跟勿超過2吋

今時今日,涼鞋已是時尚鞋款,除了平底款,還有高跟款與鬆糕款,而後兩者或會影響足部健康。足病診療師林喜民說:「穿着高跟涼鞋行走,易將壓力聚焦於前掌位置,久而久之,可能會令該位置發炎。再者,由於行路傾向不穩定,小腿肌肉會嚴重拉緊,甚至造成足裹附近的筋腱發炎。建議不要選高跟涼鞋,即使要穿着,鞋跟也不要超過2吋高。另外,厚底鬆糕鞋的着地點太高,後跟位置加高,同樣會令人行路不穩定,重心過分傾前,易令小腿肌肉繃緊,嚴重的話有可能影響膝蓋,導致腰骨疼痛等問題。即使是平底款鬆糕鞋,也因為離地太高,可導致行路時腳掌的屈摺未如理想,而不良的行路姿勢,可能會觸發腳筋膜拉傷或發炎。」






......續



資料來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70331/00298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