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怎樣避免乘飛機後出現血栓?

上星期解釋過為何乘飛機後會腳腫,若機程長而雙腳缺乏郁動,靜脈內的血液便有機會因靜止不動而形成血栓,若血栓被沖至肺部,最嚴重可以致命。

但讀者們又不用太擔心,因為這情況是完全可以預防的。首先是要認識有此風險的存在,因絕大部份患者是對這情況一無所知,那便無從預防。

最基本是要保持小腿肌肉的運動,如把腳掌上下郁動,不時離開座位走動一下,已足以保持小腿靜脈血液的流動。應多點喝水,以保持血液內的水分;但應避免喝酒或咖啡,因這些利尿的飲品會令體內水分流失,血液濃度提升,容易型成血栓。

有些朋友喜歡乘長途機時服食安眠藥,好讓他們即使坐着也可以睡得多點,但其實這是不適當的,因為這會無可避免地令小腿缺乏郁動。

此外,穿着壓力襪是簡單而有效的預防措施,  選購時應確保是漸進式壓力的設計,即最緊的地方是於足踝部位,壓力逐漸向上遞減,以增加深層靜脈血液的流量,一般人穿着10-15mmHg壓力已足夠,但靜脈曲張患者,肥胖,孕婦等,則可穿着比較緊的。

一些再高危的人士,如癌症患者,行動不便,大手術後等,可由醫生處方一些薄血的藥物,避免血栓形成。明白這些,環遊世界也不用擔心了。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血管手術的原理

當一條埋藏於地下深處的舊水管快要破裂或閉塞時,你會怎樣修補呢?最直接的方法,是在有問題的水管上方,把地面鑽開,令水管露出,並把它拆掉,再換上新的水管。但要是水管位於地下很深的地方,又或是附近有很多重要的喉管,地面是一些重要的交通樞紐,那麼換水喉這工程就頗麻煩了!

傳統的血管手術 就是用上這個原理,用手術刀把皮膚割開,再避開重要的器官,找出有問題的血管,把它切除,然後換上新的血管。但這種方法無可避免地需要一個較大的傷口,容易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創傷,很多病人根本接受不了這類型的手術。

有沒有想過,不用鑽地,不用把舊的水管拆除,也能把它修補?


如果可以在舊水管裏面,置入一條新的水管,把舊的取代,舊水管便不會爆破;若是水管閉塞,在水管內置入一些儀器,把引致阻塞的雜質清除,便不用把舊的水管拆除,而可繼續使用。

這便是現今微創血管手術的原理 ,一般會在一些比較接近皮膚的血管 用幼針刺出一個小洞,再放入導線、導管,並沿着血管到達有問題的血管,再打開球囊把血管擴張,或置入支架 、人造血管等。其好處是傷口細小,不用把血管切除,手術創傷性大大減低 。因為這類手術是於血管內進行,故稱之為「血管腔內手術」。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什麼是血管外科?

最近在醫管局的報告上提及到「血管外科」這個名詞,大家可能可能會問︰「血管手術?是不是跟心臟手術有關?」答案是:「不是」。借此機會說明一下,什麼是血管外科。

心臟手術所涉及的範圍,包括心血管手術及心肌手術等,多由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或心臟科專科醫生處理;而人體全身的血管包括動脈及靜脈,除了涉及頭骨內及心臟上面的血管,其他絕大部份的血管如需接受手術,一般都由有血管外科手術經驗的醫生處理,在行內稱之為「血管外科」醫生。


常見的血管外科手術,包括腹部主動脈瘤、主動脈阻塞及狹窄、周邊血管動脈瘤、
頸動脈阻塞及狹窄、靜脈曲張、深層靜脈栓塞,以至因意外導致的血管大量出血等。可以想像血管的手術,稍有偏差,處理不當,後果是可以很嚴重的。

隨著醫科技的演進,現時的血管外科,可說是集合了技術與科學的臨床專門醫學。醫生不單以傳統「開刀」方式從事大型手術,亦結合各類嶄新儀器,以微創方式以針孔般的細小傷口,以各式血管內導線、導管以及血管支架等,在血管腔內進行手術以減低風險,並提高治療效果。但醫生所需掌握的技術及知識亦需要更多,故這方面的發展是越來越專門的,目的是令病人的健康更有保障。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為何坐飛機後會腳腫?

每逢聖誕新年,很多市民會乘飛機到世界各地觀光探親,不少人會發覺乘飛機後,雙腳會腫脹起來,甚至連把鞋子穿回也有困難。其實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不一定代表有什麼健康上的問題,但也不應該掉以輕心,因為處理不當也是可以有危險的。

我們腿部的靜脈血液,若要由下而上地回流心臟,是需要小腿肌肉的輔助,當我們走動時,小腿肌肉會不斷地收縮及放鬆,把肌肉內的靜脈血管按壓並「泵」走血液,而靜脈內的單向活瓣,就確保血液由下而上往心臟方向流動,形成「肌肉泵」的效應。因此,正常情況下,我們的雙腿是不會因過量血液積聚而腫脹的。

但當我們乘座長途飛機時,經常會坐着睡覺、看書、或看戲,動輾便數個小時,亦因座位狹窄,雙腳不期然會減少郁動,令肌肉泵效應不能發揮;靜脈內的血液,便會自然地跟隨地心吸力向下積聚,令雙腿變得腫脹。甚至血液會因靜止不動而形成血栓,雙腿便腫上加腫;若血栓被沖至肺部,甚至可以致命。這種情況,時有發生,醫學上稱之為「經濟客位機艙後群症」。若本身靜脈血液循環己不理想,如患有靜脈曲張,肥胖、孕婦等,機會還會高點呢。而一些患有心臟衰弱、腎病、肝病等日常已有足部水腫病人,乘飛機後腫脹情況亦會更明顯。下星期再告訴大家怎樣預防這情況。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腳部冰冷有問題嗎?

每年到了這季節,天氣漸冷,便是出現動脈血管疾病的高鋒期。其中較常見的,是因下肢動脈血管阻塞而引起的併發症。

若腿部動脈血管本身已因血管硬化而引致收窄,下肢血液流量便會減少,一般若收窄程度不太嚴重的話,於靜止情況下是不會有甚麼異樣的,只會於走路或運動時,才覺得乏力酸痛; 但要是天氣寒冷,低溫會令到皮膚上的微絲血管,甚至下肢的中小型動脈血管自然收縮,其目的本是減少失溫,以保存身體重要器官的溫暖,但就無可避免地令到下肢供血減少,足部及腳趾便會特別冰冷。長時間暴露於冷空氣中,缺血情況嚴重及持續的話,甚至會出現傷口、皮膚變黑,組織壞死等併發症。筆者當年在英國受訓時,天寒地凍的日子,便經常收到這類病人。香港的冷天雖沒有英國般寒冷,但仍不時有類似情況。

故長者們或本身己患有血管疾病,或糖尿病人,應避免足部長期暴露於低溫,建議需穿上厚襪及足夠衣服保暖,最好在家中有暖氣裝置,但應避免使用暖水袋,因熱力正接接觸皮膚可做成灼傷。。

腳部冰冷還可能跟心臟衰弱,或缺乏運動有關,這情況常見於行動不便、足不出戶的長者。 故若發現自己足部經常冰冷,便應留意一點,如有異樣,還是早點找醫生檢查一下為妙。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放血」有用嗎?

在治病的過程,要根治病情,必須要對症下藥,從問題的源頭着手,否則,病情只會不斷復發,甚至惡化,影響健康。

李女士患有靜脈曲張問題多年,下肢的一組靜脈血管失去正常功能,令血液由上而下倒流至小腿及足踝,本已習以為常,一直沒有認真求診,但近年不適的感覺越來越嚴重,腫脹、酸軟、抽筋等症狀每天都出現。

由於小腿的靜脈血管總是脹脹的,她以為那便是問題所在,殊不知血液倒流的源頭,是隱藏於一些看不到的地方,有人建議把小腿脹起靜脈血管裏面的血液釋放出來,便能解決問題,她亦深信不疑。

於是她真的去接受「放血」治療,把小腿上脹起靜脈血管刺破,每次放出數十到數百毫升的血液。放血過後, 症狀初時是有舒緩的,原本脹起來的血管看來亦退了些 ,但可惜數星期後又再故態復萌,經過十多次的放血治療,仍然看不到曲張的靜脈消失,反而多了頭暈氣喘的症狀,而曾經放血的位置甚至出現傷口。

後來經過專科醫生檢查,發現頭暈氣喘的症狀,是因反覆放血引致貧血而起的,而放血亦只是短暫舒緩症狀 並沒有觸及根源的靜脈曲張問題,故復發是必然的。

後來他接受了超聲波檢查,找出了隱藏着有血液倒流的靜脈,再以微創血管手術,從根源着手把有問題的靜脈清除,以改善腿部的靜脈血液循環,這樣才可以從根源着手解決問題,以保持身體健康。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Fungal nails

Fungal nails or onychomycosis, is an infection underneath the surface of the nail caused by fungi. When the tiny organisms take hold, the nail often becomes darker in color and smells foul. Debris may collect beneath the nail plate, white marks frequently appear on the nail plate, and the infection is capable of spreading to other toenails, the skin. The resulting thicker nails are difficult to trim and make walking painful when wearing shoes. Onychomycosis can also be accompanied by a secondary bacterial or yeast infection in or about the nail plate.

Toenail fungus is often ignored because the infection can be present for years without causing any pain. The disease is characterized by a progressive change in the texture and color of the toenail.

  •     Thickening of the nail
  •     Infected part of nail may become loose or separate from the nail bed
  •     Nail appears to "crumble" or breakdown

Our podiatrist can help to remove the fungal part of the nails with sterilized instruments and advise you on topical anti-fungal agent to prevent the infection.










Reference information: http://www.podi.com.hk/en/skin-toenail-part3.html#topic2
It is not intended as medical advice to any specific person. If you have any need for personal advice or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your health, please consult your doctor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三高」令周邊血管硬化 新球囊減「翻塞」現象

腦血管或心血管硬化所衍生出來的腦中風或冠心病等嚴重疾病,讓大眾聞之色變。有外科專科醫生表示,隨着都市人「三高」(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日趨嚴重,加上吸煙及年紀老化等風險因素,實際上我們全身血管均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硬化現象,血管逐漸缺乏原有彈性,血管壁逐漸變厚、鈣化甚至閉塞。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表示,臨牀上,最常受影響的是下肢動脈,隨年紀增長,加上上述各高危因素,導致患者下肢血管壁逐漸變厚,血管亦因此變得狹窄,嚴重時甚至可完全閉塞,令血液供應不足,引起「間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後便出現下肢疼痛:「此症最常出現於小腿肌肉,通常休息一會便可紓緩,但隨着病情惡化,走路距離會愈來愈短,甚至連靜止不動下肢亦感痛楚,嚴重者更可出現不愈之潰瘍及壞疽,若仍未有妥善處理,約5%患者最終可能因下肢壞死而截肢。」

統計顯示,60歲以上的人口中,有15%出現間歇性跛行情況,到了70歲,比率更上升至30%。外科醫生可根據患者的病情,安排合適的治療。早期個案,醫生可透過藥物改善病徵,再鼓勵病人透過適量運動,保持外圍並行血管的血流暢順,但已有問題的血管,仍然是閉塞或狹窄的。

微創治療恢復血液供應

因此病情中度至嚴重者需透過介入性治療處理,除傳統開放性手術,醫生亦可通過微創介入治療,以球囊或支架擴張狹窄或已閉塞血管,恢復腿部血液供應。對比於開放式手術,微創介入手術傷口細,可局部麻醉進行,復元較快。一般球囊透過導管進入目標血管內,靠壓力擴張狹窄段,使阻塞的血管恢復下肢血液供應;但因大部分病人血管已產生病變,有報告指約六至七成病人在12個月內會有「翻塞」現象。

現時較新式的「滲藥性球囊」,比一般球囊多一層藥物,會在擴張後在血管內壁內發揮藥效,目的是延長血管暢通及血液流動,從而達到直接改善下肢血液供應目的,減少復發。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http://www.metrohk.com.hk/?cmd=detail&id=303211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