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醫生,請不要把我的腿切除!」

他是一名患有腎衰竭及糖尿病的年長病人,數年前因下肢動脈血管閉塞,需要把左腿切除。靠着剩下的右腿,並在己截肢的左腿裝上義肢,加上無比的鬥志,仍能一拐一拐地走路,不用靠輪椅出入,自給自足。但慢慢地,他發覺健全的右腿越來越乏力,需要經常停下休息,才可繼續走路;近日,右腳腳趾甚至出現傷囗及皮膚變色,走路已相當困難。


經血管外科醫生檢查,原來無情的血管阻塞已蔓延至右腿,甚至部分組織己有壞死跡象,他不太覺得痛只因糖尿病己把腳部的神經系統變得麻木。


這可麻煩了, 醫生本想設辨法替他進行微創血管手術,把血液送到足部,以保存右腿,但擔心手術後壞死組織分解出來的毒素,會隨血液走遍全身,可引起嚴重並發症,甚至可致命!


保守點但較安全的做法,是棄車保帥,為右腿進行截肢,把小腿及壞死組織一并切除,以防壞肉影響身體其他機能;但他就會失去雙腿,以他的年紀,以後要再走路就不太可能了。


醫生跟病人及家屬商量,得到的答案是: 「醫生,請不要把我僅餘的腿切除!」


醫生內心爭扎着,若冒險替他進行通血管手術,讓他保留一線希望,成功的話,他的餘生便不用在輪椅上渡過;但要是不成功,他有機會賠上性命,家人到時可能會後悔,怪罪醫生;況且,醫院方面亦未必喜歡這樣冒險。還是簡單點,進行截肢,先保住性命再算?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https://veno.com.hk/blood-vessel-blockage.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香港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糖尿「截肢」可避免

 每年11月14日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是全球最大的糖尿病宣傳活動,以應對糖尿病對公眾健康日漸增加的威脅。經過多年的健康教育宣傳,現在很多人知道,糖尿病人若血糖控制得不好,會影響視力、腎臟功能、引致心臟病等。但對下肢動脈血管的影響,很多病人卻不太了解。
 

陳伯患糖尿病多年,血糖控制總是勉勉強強,又不太願意戒口,亦缺乏運動,每天就是待在家裡。家人常勸他到公園散步,他總是以種種藉口推搪,繼續足不出戶。由於他只是跟太太同住,子女們也拿他沒辦法。直到有一天,太太打電話給子女,說老父的右腳變得深色,並有痛楚,已不能走路。子女們趕到,便把父親送到醫院,經醫生檢查後,發覺右腳部分組織已經因缺血而壞死;為免壞死的組織釋放毒素到血液,而引致生命危險,陳伯的右腳需要截肢!


原來陳伯右腳的動脈血管已經嚴重閉塞,而且持續多時,糖尿病控制不好,影響下肢動脈血管引致阻塞,醫學上稱為「周邊動脈阻塞」,俗稱「糖尿足」。初期典型症狀是走路時小腿疼痛,需要停下休息,隨着閉塞的血管愈來愈多,走路的距離變得愈來愈短,出現「間竭性跛行」。這時家人才驚覺,父親足不出戶的原因,是下肢動脈血管阻塞,令他一走路便腳痛;為避免痛楚出現,他就盡量減少走路,不自覺令病情惡化。


若能在病發初期接受「微創血管腔內手術」,把閉塞的血管擴張,截肢是可以避免的!可惜這個概念,很多糖尿病患者還未了解。以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要多在這方面下點工夫了!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7%B3%96%E5%B0%BF%E3%80%8C%E6%88%AA%E8%82%A2%E3%80%8D%E5%8F%AF%E9%81%BF%E5%85%8D-244133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小腿痕抓破皮傷口3年不癒 婦人小腿發黑揭患靜脈曲張

 長期久站的人士,如出現腳部痕癢、傷口久久不癒,可能是患靜脈曲張的徵兆。內地一名56歲婦人因工作需長期站立,3年前抓癢時小腿不慎抓破皮,傷口不斷潰爛不癒、小腿變黑,求診揭患靜脈曲張。有外科專科醫生表示,血液長期積聚腿部靜脈,會使靜脈血管變形,形成靜脈曲張,惡化後皮膚或會變黑、痕癢,甚至潰爛。

患靜脈曲張 傷口潰爛小腿發黑 


據《武漢晚報》報道,一名56歲的王姓婦人在河南做早餐生意,每天凌晨3、4時至下午4、5時一直站立工作。10年前她突然小腿痕癢,曾被診斷患皮膚瘙癢症。而3年前王婦在抓癢時抓破皮,原本針眼大小的傷口不斷潰爛,形成一個如鵪鶉蛋大小的坑,整隻腳亦開始變黑,有如穿上黑色皮靴。

至上月王婦求診揭患上靜脈曲張,醫生指她雖沒出現典型的「蚯蚓腿」症狀,但檢查顯示出現血液嚴重倒流。王婦於本月15日進行微創手術,透過射頻將有問題的靜脈消融封閉,腿部現已癒合結疤。

主診的肝膽胰及血管外科醫生鐘若雷表示:「皮膚痕癢潰爛是靜脈曲張引起足部供血不足所致。」又提醒腿部色素沉着、痕癢、傷口久久不癒,除了糖尿病外,還有可能患上靜脈曲張,尤其因職業需經常久站和有靜脈曲張家族史的人士。

4種治療方法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表示,當表層靜脈無法發揮正常功能,瓣膜出現問題不能正常閉合造成血液倒流,血液長期積聚於腿部靜脈,便會使靜脈血管變形,形成靜脈曲張。典型患者早期會出現腳血管突起、彎曲腫脹,惡化後皮膚會變黑、痕癢,甚至潰爛。一般而言,醫生會清除「壞血管」(影響血液循環之血管)治療靜脈曲張,例如:

(1)傳統外科手術:透過開刀切除整條壞血管

(2)微創手術:將導管放入壞血管,透過釋放射頻或激光封閉壞血管

(3)注射黏合劑:像利用膠水直接將靜脈的內壁黏合

(4)藥物治療:封閉壞血管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06151/%E5%B0%8F%E8%85%BF%E7%97%95%E6%8A%93%E7%A0%B4%E7%9A%AE%E5%82%B7%E5%8F%A33%E5%B9%B4%E4%B8%8D%E7%99%92%20%E5%A9%A6%E4%BA%BA%E5%B0%8F%E8%85%BF%E7%99%BC%E9%BB%91%E6%8F%AD%E6%82%A3%E9%9D%9C%E8%84%88%E6%9B%B2%E5%BC%B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香港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新舊交替 醫學常態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一些曾經盛極一時,被認為是金科玉律的治療技術,隨着時間及科技的發展,是可以被完全取代的。

就以血管外科手術為例,把壞了的靜脈曲張血管切除、以「搭條繞道」處理堵塞了的動脈血管或切除快要爆破的血管瘤,而再縫上人造血管等,這些都曾經是標準手術方法。但隨着「血管腔內手術」的面世,研究發覺,與其大費周章地開大傷口,去把血管找出來做手術,為何不只在皮膚及血管刺穿一個小洞,再經這個洞放入幼細的儀器,在血管裡動手術?這樣便大大減低手術的創傷性,把傷口變小、減輕痛楚、加速康復,而最重要的是並沒有因此而犧牲治療效果。

陳女士患有靜脈曲張多年,十多年前曾接受傳統開放式的手術,初時效果理想,但由於她須長期站立工作,慢慢又發現有彎彎曲曲的靜脈血管再浮現出來,令到腿部疼痛不適,皮膚變黑,曾有醫生建議再次做手術,但她因害怕開刀痛楚,及手術後的漫長康復,一直拒絕,令病情惡化。

後來家人找到血管外科醫生處,經超聲波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另一組靜脈血管出現問題,並可以微創方法處理,不需要開傳統的大傷口,只需局部麻醉進行,陳女士才勉強願意接受手術。最後手術傷口只有以幾個細小的洞,並以日間手術完成,術後數小時已正常走動,與她十多年前的經歷,實在是天與地之別。她才驚覺,之前不必要地把病情拖延,實在是非常無知。

現時的血管外科手術,以微創方法去做「血管腔內手術」,已經成為標準。當然,也有些情況「微創」是不適合的,故開放式手術仍是有其需要的。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11月5日 星期四

髮型師連企9小時地上全是血 揭右腿靜脈曲張潰瘍致大出血

 靜脈曲張勿輕視!內地一名髮型師連站9小時後右腿突然大量出血,緊急送醫揭發是靜脈曲張復發並出現潰瘍所致。有外科專科醫生指出,靜脈曲張患者出現腳部腫脹就要休息,平時亦可以穿著醫療用壓力襪紓緩症狀。

據《武漢晚報》報道,本月14日,內地一名李姓髮型師連續站著理髮9小時後,突然發現地上全是血,送院檢查發現是右腿靜脈曲張潰瘍,導致靜脈大出血,經治療後成功止血。

李男從事美髮行業7年,平時每天站5至6個小時。 2年前因雙腿出現青筋求醫,確診患上靜脈曲張,去年底再度復發,更出現潰瘍。不過因過年前生意忙碌,故沒有看診。主診的血管科醫生何娟娟分析,李男很可能是因長時間站立,無意中弄破右腿上的潰瘍面導致大出血。

久坐久站易致靜脈曲張

何娟娟解釋,靜脈曲張是因為靜脈壁薄弱和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液倒流、停滯,血液長時間積在下肢,會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血管突出皮膚表面,出現「蚯蚓腿」,引起皮膚瘙癢、搔抓出血,導致局部皮膚糜爛、潰瘍。「潰瘍侵犯靜脈會引起無痛性靜脈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且經久不癒的潰瘍有癌變風險。」

預防及紓緩靜脈曲張

何娟娟指久坐、久站、重體力勞動,都會導致下肢血液回流困難,引起靜脈內壓力升高而誘發該病。提醒平時應避免久站或久坐,多做足背伸展動作,每隔一段時間起身活動。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曾接受《晴報》訪問時就建議,靜脈曲張患者出現腳部腫脹就要休息,平時亦可以穿著醫療用壓力襪和保持腳掌上下郁動緩解症狀。他解釋,壓力襪腳踝部位的壓力最高,再順着腿部向上漸漸遞減,這設計可令腳部靜脈血液較易回流至心臟;而保持腳掌上下郁動,可以讓小腿肌肉放鬆收縮,保持靜脈血液流動,以免形成血栓。












資料來源:  晴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