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怎樣避免乘飛機後出現血栓?

上星期解釋過為何乘飛機後會腳腫,若機程長而雙腳缺乏郁動,靜脈內的血液便有機會因靜止不動而形成血栓,若血栓被沖至肺部,最嚴重可以致命。

但讀者們又不用太擔心,因為這情況是完全可以預防的。首先是要認識有此風險的存在,因絕大部份患者是對這情況一無所知,那便無從預防。

最基本是要保持小腿肌肉的運動,如把腳掌上下郁動,不時離開座位走動一下,已足以保持小腿靜脈血液的流動。應多點喝水,以保持血液內的水分;但應避免喝酒或咖啡,因這些利尿的飲品會令體內水分流失,血液濃度提升,容易型成血栓。

有些朋友喜歡乘長途機時服食安眠藥,好讓他們即使坐着也可以睡得多點,但其實這是不適當的,因為這會無可避免地令小腿缺乏郁動。

此外,穿着壓力襪是簡單而有效的預防措施,  選購時應確保是漸進式壓力的設計,即最緊的地方是於足踝部位,壓力逐漸向上遞減,以增加深層靜脈血液的流量,一般人穿着10-15mmHg壓力已足夠,但靜脈曲張患者,肥胖,孕婦等,則可穿着比較緊的。

一些再高危的人士,如癌症患者,行動不便,大手術後等,可由醫生處方一些薄血的藥物,避免血栓形成。明白這些,環遊世界也不用擔心了。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What is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 is a chronic disease usually due to atherosclerosis, when the atheromatous plaque cause thickening of the arterial wall, resulting in narrowing or occlusion of the arteries. This problem can occur in all arteries from the body, but one of the commonest site is the arteries of the legs.

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PAD?

The following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atherosclerosis and its associated diseases which could increas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These include:


  • Aging (over 50 years old);
  • Smoking;
  • High cholesterol;
  • Diabetes;
  • High blood pressure;
  •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igh plasma levels of homocysteine elevated fibrinogen concentration;
Personal history of vascular disease, heart attack or stroke, and
Family history of premature atherosclerosis.

Patients with PAD are suggested to have evaluation and control of underlying cardio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atherosclerosis risk factors.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PAD

The varieties of signs and symptoms present help doctor to stage the severity of PAD for patient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are the Fontaine and Rutherford classification which classify the diseas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4 categories of symptoms:

Asymptomatic: Most of the patients are asymptomatic, but with clinical examination such as palpation and checking the Ankle-Brachial Index (ABI) may reveal cold extremities, and other signs of incomplete blood vessels obstruction.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IC): Fatigue; heaviness; tiredness or cramping in the lower extremity precipitated by walking or exercise and relieved with rest. The location of the pain depends on the site of occlusion of the artery, but the commonest site is at the calf.









 

Critical Limb Ischaemia (CLI): Leg pain persist even at rest; decrease temperature of leg; toe or leg sores, wounds that do not heal, or heal very slowly; loss of hair on the skin; brittle nail, with absent or diminished pulse in the legs. Patients in this condition must be referred to a vascular surgeon ASAP to prevent limb loss.



 

Ulceration or gangrene: Minor to major tissue loss due to severe arterial occlusion, with non-healing wound in foot & ankle, or the toes turn black in color. Patients with this condition must be urgently referred to a vascular surgeon for revascularization in order to salvage the limb.








Reference information: http://esteemmedical.com.hk/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cause.html 
It is not intended as medical advice to any specific person. If you have any need for personal advice or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your health, please consult your doctor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三高」令周邊血管硬化 新球囊減「翻塞」現象

腦血管或心血管硬化所衍生出來的腦中風或冠心病等嚴重疾病,讓大眾聞之色變。有外科專科醫生表示,隨着都市人「三高」(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日趨嚴重,加上吸煙及年紀老化等風險因素,實際上我們全身血管均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硬化現象,血管逐漸缺乏原有彈性,血管壁逐漸變厚、鈣化甚至閉塞。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表示,臨牀上,最常受影響的是下肢動脈,隨年紀增長,加上上述各高危因素,導致患者下肢血管壁逐漸變厚,血管亦因此變得狹窄,嚴重時甚至可完全閉塞,令血液供應不足,引起「間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後便出現下肢疼痛:「此症最常出現於小腿肌肉,通常休息一會便可紓緩,但隨着病情惡化,走路距離會愈來愈短,甚至連靜止不動下肢亦感痛楚,嚴重者更可出現不愈之潰瘍及壞疽,若仍未有妥善處理,約5%患者最終可能因下肢壞死而截肢。」

統計顯示,60歲以上的人口中,有15%出現間歇性跛行情況,到了70歲,比率更上升至30%。外科醫生可根據患者的病情,安排合適的治療。早期個案,醫生可透過藥物改善病徵,再鼓勵病人透過適量運動,保持外圍並行血管的血流暢順,但已有問題的血管,仍然是閉塞或狹窄的。

微創治療恢復血液供應

因此病情中度至嚴重者需透過介入性治療處理,除傳統開放性手術,醫生亦可通過微創介入治療,以球囊或支架擴張狹窄或已閉塞血管,恢復腿部血液供應。對比於開放式手術,微創介入手術傷口細,可局部麻醉進行,復元較快。一般球囊透過導管進入目標血管內,靠壓力擴張狹窄段,使阻塞的血管恢復下肢血液供應;但因大部分病人血管已產生病變,有報告指約六至七成病人在12個月內會有「翻塞」現象。

現時較新式的「滲藥性球囊」,比一般球囊多一層藥物,會在擴張後在血管內壁內發揮藥效,目的是延長血管暢通及血液流動,從而達到直接改善下肢血液供應目的,減少復發。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http://www.metrohk.com.hk/?cmd=detail&id=303211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腳痛可致「間歇性跛行」 動脈血管阻塞 微創手術治療

腳痛是很常見的健康問題,但有外科專科醫生指出,持續的腳痛問題,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與「動脈血管阻塞」有關。早前便有60歲男士,因上樓梯及斜路時腳麻無力的情況嚴重,經多種血管檢查後,證實是「間歇性跛行」問題,需要接受微創血管腔內手術作治療。

年逾60又有吸煙習慣的周先生,早前發現自己走路時,總是腳麻無力,多走兩步便痛得一拐一拐的,特別是上樓梯或斜路時,情況更為明顯,要不時停下來休息一會,待痛楚減退,才可繼續上路。

他最初以為「腳痛醫腳」便可,但經過多種檢查及治療,情況並沒有好轉 ,亦找不出問題根源。幸好有醫生發現他下肢的脈搏非常弱,轉介至外科醫生跟進,經問診及多種血管檢查後,發現周先生患的是「間歇性跛行」。

血脂積聚導致血管狹窄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指,周先生的腳痛並非因為骨骼或其他神經問題,而是血脂積聚於動脈壁,導致血管狹窄或閉塞,帶氧血液不能暢通流到腿部,血液供應不足下令走路時腿部劇痛不已。

其最典型的病徵是患者在靜止時並無異樣,但每當行走若干路程時,下肢肌肉便會開始疼痛,甚至劇痛至不能行走,停下稍事休息後痛楚會逐漸消卻,但再次行走一定距離後腳痛又會出現,而主要疼痛處多為小腿肌肉位置。

有研究顯示,約三成病人的走路距離會愈來愈短,有半成可惡化至出現潰瘍、壞疽、甚至須接受截肢手術。但須注意腳痛成因眾多,如皮膚、筋骨、神經等因素均可引發腳痛,並不一定與血管收窄有關,須作適當檢查作診斷。

若是由動脈血管阻塞所引起的腳痛,須透過適量的帶氧運動來改善病情。運動治療不但有助擴張周邊較細的血管,且能刺激血管增生,改善下肢血液的輸送情況。

嚴重者甚至要「搭橋」


當運動與藥物治療無效後,病人便須考慮接受「微創血管腔內手術」治療。謝卓華指出,一般做法是先於下肢開一小洞,再放入長導管以擴張及打通原來收窄或阻塞的血管,有需要時會用支架來維持血管暢通,從而增加血液流量。面對更嚴重的血管阻塞情況,甚至會以「搭橋」血管外科技術植入人造血管,使血液繞過原來的血管阻塞處從而改善病情。

上述的周先生於局部麻醉下接受了微創血管腔內手術,術後兩天便可如常活動,一個月後已可再晨運。










資料來源: http://www.metrohk.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2)




 
 
如果有個動脈瘤……
超聲波檢查主動脈若是正常,不需要年年做,因為血管瘤不是一天長成的,可以隔5年,甚至10年再做,但若是檢查腹主動脈時發現有個小血管瘤,也不必恐慌,只要小於5cm,便沒有太大的破裂危險。醫學定義主動脈膨脹超過3cm才能稱為血管瘤,而血管瘤大約每年增大10%,舉例說現時是4cm,一年後便大約4.4CM,兩年便接近5cm


 
預防
腹主動脈瘤是倨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通常動脈瘤要膨脹至一定的大小才有機會摸得到。我們的主動脈直徑大約只有2-3cm,血管瘤的直徑若是高於5cm的話便有破裂可能,醫學界常以此為分界線,即是說超過5cm以上的血管瘤便需要醫療處理,而5cm以下則以監察為主。

治療腹主動脈瘤主要是手術,雖然現時的手術風險很低,但再安全的手術都存在一定風險。大部份人(尤其長者)都會認為主動脈瘤並非癌症,在身體內沒有危險性,不切冒險手術。
問題是,腹主動脈瘤是會隨著時間增大,大於5cm的腹主動脈瘤每年平均破裂率約為15%,醫生認為,平衡利害後,應考慮先做手術治療。

如果能早作預防,在破裂前手術,在良好醫療監控下,風險是可控的,亦免破裂時救治不及而迥成遺憾。


 
絕對值得的超聲波檢查
面對腹主動脈瘤的威脅,謝卓華醫生認為,以個人健康角度來考慮,反正我們每年都會做健康檢查,不妨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

「香港人對腹主動脈瘤的認識較少,所以警覺性不高,又因為沒有特別不適症狀,沒有對生活造成困擾,故此沒有主動做檢查的意欲。若是50歲以上,每年都會做簡單身體檢查,可以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檢查並不是只為看看有沒有腹主動脈瘤,亦可以看看肝膽情況,一舉多得。」

謝卓華醫生認為,做腹部的超聲波檢查可排除一些可以早期發現﹑致命卻又能根治的疾病。
腹主動脈瘤隱蔽性強,殺傷力高。超聲波檢查花費不大卻可有效檢測,是擁有高危因素,或是年紀不輕的人士,絕對值得做的檢查。

(完)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1)



 
動脈瘤是惡性腫瘤?
腹主動脈瘤雖然稱為「瘤」,但並不是惡性腫瘤,動脈瘤只是血管壁脹大所致而非細胞轉變成為會擴散至其他器官組織的惡性細胞,與坊間所理解的「瘤」等如癌症並不相同,不過,殺傷力卻一點也不遜於癌症。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後會大量出血,可以短時間內奪命。

 
症狀
事 實上在未破裂之前,腹主動脈瘤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常被患者忽略,要察覺腹主動脈瘤很大程度需要患者自我警覺。當腹主動脈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有些患者是 可以在腹部肚臍附近用手觸摸得到,最常見是晚間靜止時候,平躺在床上時可發現一個隨著心臟速度跳動的硬塊,但若是主動脈瘤的體積只有3-4cm的話,則較難察覺。而且,身形若是較為肥胖的患者,通常都是觸摸不到。除或可能摸得到之外,主動脈瘤沒有其他特異症狀,只有在接近破裂之前,患者會出現肚痛或是背痛。

 
半急症與急症
香 港的急症室通常分急症與分急症,腹主動脈瘤可說是急中之急,由破裂出血而至死亡的時間非常短。急症室對緊急病症,例如腹主動脈瘤這一類疾病具有相當高的警 覺,病人若出現腹部劇痛﹑低血壓暈厥這些主動脈瘤破裂症狀,急症人員會即時為病人做超聲波檢查,其中包括主動脈,若發現主動脈大於正常,便會立即安排檢查 或手術。

若是患者已經有確診腹主動脈瘤的病史而出現肚痛﹑背痛症狀,在醫療處理上會判別為半急症,需盡快處理。如果已開始出血,患者會感到劇痛,則是非常緊急的急症。
不過,當病人被送到急症室,就算醫護人員如何爭分奪秒,過程如何毫無耽誤,病人被送進手術室,可能都需要半個小時,有些病人很可能已經等不及。

曾經有調查研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的存活率,發現部分患者根本來不及送院便已死亡,而能夠到達醫院且趕及送進手術室的,就算手術完善進行,死亡率仍高達40-50%
*腦血管瘤:腦血管瘤亦很常見,但發病群組與腹主動脈瘤並不一樣,腦血管瘤與血管硬化關係不大,與年齡關係亦不大,故此腦血管發病的病人群組與腹主動脈瘤的並不相同。

 
高危因素
臨床上,腹主動脈瘤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醫生才有可能抉到,但如果沒有症狀的話,無論病人或是醫生都很難從表面偵察它的存在。想知道是否有腹主動脈瘤很白簡單,只要做個超聲波檢查便可知道,如果具有以下高危因素就應做檢查了。

高齡(60歲以上)
高血壓 
 高膽固醇 
 糖尿病
 抽煙

對於腹主動脈瘤的預防,香港較為落後,英國很早已實行全民篩檢,條件是60歲以上男性,有吸煙習慣,建議進行超聲波檢查望動脈。這是因為英國政府認為與其投放資源在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挽救生命,不如投放資源作為預防,減低死亡率之餘亦減少命失去對社會造成損失。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