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血栓

 最近「血栓」(Thrombus)這個名詞經常曝光,鬧得熱烘烘的,就讓我們了解一下甚麼是血栓。

人體的血液在血管裡流動,正常情況下是液體狀的,血液才可以由動脈血管,把養分送到各細胞使用,並經靜脈血管,收集細胞釋放出來的廢物,運送到肝、腎、肺部等器官淨化處理,循環不息。

而血液的凝固,是人體必需的自然功能,否則遇到創傷,一丁點兒的傷口,也可流血不止。正常情況下,血液的流動及凝固能力,是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即使不小心受傷了,血液會於傷口處凝固,但又不會把正常的血管堵住。但若血液於血管內異常地凝固(Thrombosis),便會出現啫喱狀的血塊,醫學上稱之為「血栓」,它可堵塞血管,相關的器官便會缺血,引起各種問題,常見的例子有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心臟病、中風等。可以說,血管內出現血塊,肯定是不正常的。那為甚麼血栓會形成?

血液的凝固,不外乎三種因素:

①血液流動受阻
若血液流動緩慢,甚至靜止,便容易凝固。因此皮膚傷口流血時,需要在流血處加壓,減慢血液流動去止血。 但若乘飛機坐著十多小時不動,下肢的深層靜脈便可能有血栓形成。同樣道理,收窄的血管是較容易有血栓形成的。

②血管壁受損
創傷時,受傷的血管會釋放出物質,刺激血塊形成去止血;但若血管壁受到感染,或因慢性發炎影響而受損,便會不必要地把凝血物質釋放,形成血塊,堵塞血管。

③血凝固力失衡
血液裡有很多成分是用於血液凝固的,若疾病令這些成分過高或過低,都會出現不正常的出血或栓塞情況。

血栓的形成,就是因為以上因素失衡所致。至於血栓跟COVID 19或疫苗的關係,下次再談。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1年4月16日 星期五

慢性疾病-周邊血管疾病




周邊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PVD)是由下肢血管收窄、硬化或被脂肪阻塞所致,減少血流到小腿及足部。足部血液循環會最受影響,因為血液循環欠佳,沒有血液把養份(包括氧氣)帶到傷口,妨礙傷口修復。一旦有任何潰瘍、傷口、感染等在足上形成後,若傷口缺乏專業的護理,會需要更長的痊癒時間。徵狀嚴重情度需視乎動脈的大小及血流受阻的程度。

部份徵狀包括:

間歇性跛行(Claudication): 步行一段距離後,小腿會出現輕微抽筋的現像,休息一回便會復原。

  •     腳/腳趾麻痺或刺痛
  •     皮膚變色(變白/藍/紅)
  •     足部皮膚溫度較低
  •     皮膚破損,傷口或感染需要更長時間才痊癒




資料來源:   http://podi.com.hk/peripheral-vascular-disease.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