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主動脈瘤 隱形殺手


當突然感到腹部劇痛和流血時,可能是主動脈瘤爆裂,事實上,主動脈瘤可算是隱形殺手,該症一直沒有病徵,直至爆裂時才會感到痛楚,當爆裂時有高達五成的死亡率。


伊利沙伯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謝卓華表示,市民對主動脈瘤認知不多,很多病人到血管瘤接近爆裂時,才到醫院求醫。

於98至07年期間,伊利沙伯醫院處理253宗腹部主動脈瘤手術,當中近六成是緊急個案,即病人主動脈瘤已爆裂及出現內出血情況,患者八成以上是男性,而本身患有糖尿病,吸煙及高血壓人士患病風險更高。

事實上,該症緊急個案的死亡率甚高,但不少人認為沒有病徵便毋須求醫,若發覺腹部有異常跳動,可能主動脈瘤已大至一定程度,隨時有爆裂的危機,一旦血管瘤爆裂,死亡率高達五成,而由於形成主動脈瘤至爆裂,可能只需3至4年。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血管外科主任鄭永強教授指出, 根據醫管局數據,每年約有1000宗主動脈瘤新症,每年死亡個案亦有150至200宗,情況實在不容忽視。

以前很多病人不希望接受手術,因為是採用開放式手術,在腹腔開大刀,取出主動脈瘤,手術風險甚高。



預料患者數目不斷增加

近年出現微創手術,在大腿開兩個小洞,放入支架,把血管瘤隔絕,支架成為一條新管道讓血液流通,病人可在3天出院,但並非所有患者適合接受治療,部分病人在放入支架後,可能會出現移位等情況,支架亦十分昂貴,在公立醫院進行手術,病人亦要付近10萬元。

預料該症患者會愈來愈多,因為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不斷增加,而且有年輕化趨勢,他們的血管會提早老化,另方面,現時的人口老化,市民普遍較長壽,故患者數目亦會上升。

主動脈是人體最大血管,負責供應血液至全身,但隨着年齡漸長,血管開始退化,主動脈會變得脆弱並開始膨脹,血管猶如被撐大的氣球一樣,形成主動脈瘤。




主動脈瘤徵狀

大部分患者沒有病徵,部分病人腹部、背部或胸腔感到痛楚,亦有患者感到血管瘤跳動或有硬物在腹內震動。

突然同時出現頭暈、走路及說話困難。

當血管瘤體積大至直徑5.5厘米,就有爆裂危險。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新聞來源: www.metrohk.com.hk/

變黑的腳趾




逾70歲的金婆婆(化名),安享清福,與子女同住,有傭人照顧。以前每天都有晨運的習慣,最近因腳痛愈來愈嚴重,已被迫放棄。本以為只是關節老化,多休息便沒事。怎知兩個月前,她感到右邊拇趾有點疼痛,痛楚逐漸由趾尖蔓延至整個腳掌,腳趾更慢慢變黑。

婆婆的子女發覺,也不敢怠慢,馬上帶她找醫生檢查,經多番轉介,發現她患的,原來是因動脈血管阻塞而引起的「壞疽」。壞疽常見於糖尿病或動脈血管硬化等情況下,由於失去血液供給而造成的。受影響的身體組織,會因缺血而死亡或腐爛。




「醫生,那麼你會不會把我的腳也斬去?」
金婆婆一聽到自己的右腳有壞疽,馬上嚇得面色大變,生怕被切去右腳。的確,一些壞死情況嚴重個案中,醫生需要將已完全腐爛的肢體切除,幸好因金婆婆的子女發覺及時,經血管外科醫生檢查後,再安排微創血管腔內手術,擺放支架將閉塞的血管打通後,其壞疽情況沒有再惡化。

在此呼籲各位子女,多點留意年長父母的健康狀況,遇到像金婆婆那樣的腳痛及變黑的腳趾,若及早診治,有機會可避過截肢之苦的。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新聞來源: am730專欄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糖尿足





早前有位病人在修剪腳甲時,因全神貫注在看電視,一不小心「啪」的一聲剪傷了左邊拇趾,奇怪的是,傷口整整兩個多月仍未能愈合,甚致有傷勢惡化的跡象,她在家人陪同下求診,最終證實她一直患上糖尿病而不自知,而腳傷不愈,則是因併發出「糖尿足」所致。


處理不當或要截肢

「糖尿足」是糖尿病後期經常發生的併發症。起因是糖尿病導致血管硬化,令腿部動脈血管閉塞,血液難以流到患者下肢,因此患者一旦腳部出現損傷,在供血不足下,傷口難以愈合;而糖尿病本身亦會增加傷口受感染的機會。若處理不當,甚致有截肢的風險。

現時,血管外科醫生可透過微創血管腔內手術,將患者閉塞的血管打通,增加腿部血液流量,甚至植入支架,減少復發。當然,糖尿病仍是需要控制得好的。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新聞來源: am730專欄

靜脈曲張可致流血不止


靜脈曲張在港十分普遍,常常站立工作、過重的人士均是高危一族,由於此症傷害性不大,故大部分患者可能會置之不理,因而延醫。但有醫生指,不能忽視靜脈曲張,一名老翁患病多年,但一直沒有接受治療,一天他抓癢時大量流血,醫生發現該名老翁左腳靜脈破損。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表示,全球約有兩至三成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靜脈是把血帶回心臟的血管,若下肢靜脈脹大及扭曲,靜脈瓣膜無法阻止血液倒流,血液會滯留於腿部靜脈,令靜脈變形。



患者腳踝會變黑
曾有家人患靜脈曲張、長時間站立、多次懷孕、長期負重、超重也是高危一族。患者的大腿和小腿會出現青筋,腳部肌肉疲倦、痠痛,亦會經常抽筋,腳下半部色素沉積、腳踝水腫、痕癢和潰爛等徵狀。

69歲的李伯,左腳靜脈曲張逾10年,左腳靜脈愈來愈凸出,開始感到痕癢之餘,亦出現色素沉澱,但由於他以為治療靜脈曲張屬大手術,故延醫多年,未有尋求治療。
一天李伯在家看電視,突然感到痕癢,便用手抓癢,過了一會兒後,李伯感到床單濕了,以為有人向他的床潑水,醒來後,發現整張床也沾滿了鮮血。



李伯左腳靜脈破損
醫生發現李伯的左腳靜脈破損,導致大量出血,醫生為李伯施行局部麻醉後,以微創脈內手術,治療其靜脈曲張。

謝卓華指,若靜脈曲張治理不當,腳踝位置的表面靜脈壓力會上升,令靜脈逐漸膨脹,破壞到周圍的皮膚,如膨脹的靜脈和皮膚受損,便會流血。此症現時可用微創治療。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新聞來源: www.metrohk.com.hk/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靜脈曲張復發怎處理?




問﹕
本人今年78歲,雙腳患有靜脈曲張20年,患處在大腿膝蓋後、小腿及踝部等,十幾年前左右腳已接受過手術,右腳在手術後效果很好,唯獨日前左腳表面曾爆血管數次,流過半公升血,天氣寒冷時
腳面更有緊繃感覺,請問原因何在,要如何處理?-- 婆婆上




答﹕就閣下提供的信息來看,左腳的情可能屬於靜脈曲張復發,原因不外乎三種﹕
第一,就是之前接受手術的血管再生,引致血液倒流;
第二、就是有新的血管生長,亦引致血液倒流;
第三、則是腳部深層靜脈出現問題。
其中最普遍的情
,便是第一種。

在此情下,應該徵詢外科專科醫生的意見,利用超聲波檢測腿部血管情況,查出原因,對症下藥。若屬第一和第二種情,一般可利用外科手術與超聲波導引注射(Ultrasound Guided Sclerotherapy)來治療。

若屬第三類深層血管出現病變,情則較為複雜,可利用「壓力繃帶治療」,有助靜脈的傷口癒合。一般來說,若長者腿部時常流血,不是好事,宜盡快處理。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新聞來源: www.mingpaohealth.com/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腳現青筋 防血管塞











不少市民雙腿都有凸出的青筋,即「靜脈曲張」的現象,有外科醫生指出,若靜脈曲張病情持續,有機會在短時間內惡化成 「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導致血塊栓塞深層靜脈,出現致命風險。而乘坐長途飛機和車會令病情惡化,令假期後求診者增加。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解釋,靜脈屬於血液循環系統一部分,靜脈腔內有很多呈「倒V」狀的瓣膜,健康的瓣膜有閉合功能,阻止血液往下肢反流。一旦靜脈內的瓣膜失靈,不能緊緊閉合,血液便有機會倒流向下肢,令下肢靜脈長期受壓變得腫脹 。

初期通常不會感到痕癢,後來開始腫脹,並皮膚表面呈現蚯蚓狀凸起,用手能觸摸到突出的靜脈, 嚴重時出現皮膚變黑、變紅、痕癢 ,甚至潰瘍問題。

若不妥善處理靜脈曲張,血液有機會在擴張的靜脈中凝固,形成血栓,演變成「淺表血栓性靜脈炎」。輕則下肢腫脹及皮膚病變潰爛;少數嚴重者,血栓沿着靜脈血液被沖到肺部,引起肺部靜脈血管栓塞,出現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甚至有生命危險。

 旅行時乘坐長途班機或火車會令靜脈曲張惡化,而病人又抗拒在假期求診,結果病情迅速惡化,形成血栓性靜脈炎,呼籲患者在復活節外遊前準備好病情管理。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新聞來源: www.metrohk.com.hk

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全球三成人患靜脈曲張




全球三成人患靜脈曲張
及早治療免破患處流血不止


醫學界估計全球約有兩至三成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靜脈曲張,患者的腿部靜脈會突出「青筋暴現」,皮膚並會發癢、燥及潰爛,嚴重者更會出現流血不止的情況。有外科專科醫生指出,曾有患病近20年的病人在睡夢中「損」靜脈曲張患處,令血液大量流出,暈倒送院救治,故建議病人應及早治療。


靜脈曲張是指下肢靜脈血管內的活瓣膜,無有效阻止血液倒流,令血液滯留在腿部靜脈,導致該部位的靜脈因血液積聚而脹大變形,在皮膚上像蚯蚓般突出。除肉眼可見的青筋外,患者還會感到痠痛、腫脹及抽筋,令雙腿變得更沉重,血液循環越差,曲張情況越嚴重。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表示,曾治療過逾十名靜脈曲張患者因患處受損而流血不止,其中一名69歲病人,已患病近20年,左腳靜脈突出,皮膚色素沉澱並感到痕癢。由於患者害怕做手術,故一直拖延醫治,只塗上止痕藥膏。但有一天病人在睡夢中癢患處,及至感到床單濕了,才赫然醒來發現床單沾滿鮮血,驚慌中高呼求救,但因流血過多而不支暈倒,由家人送院急救,其間仍血流不止。

謝指出,該名病人病情嚴重,患處皮膚已開始潰瘍,由於他抓損了左腳靜脈導致大量出血,經微創手術將患有靜脈曲張的靜脈血管消融後,病情已大為改善。



去瘀藥膏不能控制病情


但若靜脈曲張治理不當,會令腳踝位置的表面靜脈壓力上升,靜脈脹大並破壞周遭皮膚。由於靜脈的壓力較大,當受到破損後流血情況會更嚴重。患者遇到流血不止情況,應按下傷口施壓,並將身體躺平及放高雙腳,盡早尋求醫治。

臨床數據顯示,八成患者都只得一條靜脈血管出現問題,通常在清除有問題血管後,只有約一至兩成人會於其他靜脈復發。謝卓華解釋,初期患者可穿壓力襪抑制病情,但嚴重者則需以手術切除血管或以微創方法,包括靜脈腔內消融術和超聲波導引脈內注射治療。坊間流傳以緊身波襪及去瘀藥膏治療並不能控制病情。

有靜脈曲張家族病史、長時間站立、多次懷孕及過重人士是高危患者,應避免長期站立和交叉腳坐下,女士則應減少穿高跟鞋。


避免加劇靜脈曲張病情方法

●避免長期站立
●坐低時不要交叉腳
●減輕體重
●避免坐太高椅子,選擇坐下時雙腳可觸地的椅子
●避免穿高跟鞋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新聞來源: hk.apple.nextmedia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腿部「靜脈曲張」惡化可奪命



「靜脈曲張」除了影響外觀,亦會引致併發症,嚴重的靜脈曲張可演變為「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即急性非化膿炎症,引致紅腫及疼痛,甚至有生命危險。專科醫生謝卓華指,不少病人因假期關係拖延病情,「平時一年只有兩至三個宗,但今年在聖誕及新年長假後,接獲的『淺表血栓塞性靜脈炎』已有四宗!」

  六十多歲的林女士受「靜脈曲張」困擾已有約十年,去年患上「淺表血栓性靜脈炎」,接受外科手術後已經康復。

  她說:「我的大腿忽然出現『一大舊筋』,一直向上移,但我沒多加理會,新年時還去了俄羅斯,坐飛機時覺得不舒服,返港後情況更嚴重了。」




長期站立者風險較高

  謝卓華醫生指,靜脈內的瓣膜有閉合的功能,協助體內的血液向上流,但若瓣膜不能緊緊閉合,血液便有機會流向下肢,「這令下肢因長期受壓而變得腫脹,皮膚表面亦會呈現如蚯蚓狀的青筋。如情況持續,靜脈會被壓脹及拉長,需透過改變其形態來適應長度,因而變得彎曲。」

  他表示,長期站立人士、孕婦及肥胖人士患「靜脈曲張」的風險較高,「長期站立會增加血液的壓力,令瓣膜受壓,造成破壞。」他又指,如不妥善處理,血液或會在擴張的靜脈內凝固,演變成「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引致紅腫及疼痛,「如血栓沿着靜脈血液被沖到肺部,引起肺部靜脈血管栓塞,患者更可能會有呼吸困難及發燒,甚至有生命危險。」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新聞來源: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