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壓力襪表現參差 三款難預防靜脈曲張 呢款物美價廉…(上)

長期站立工作的上班族及少活動或是靜脈瓣膜老化的長者,都是罹患靜脈曲張的高危族群。為了緩解腿部不適症狀,預防靜脈曲張,不少人會選擇穿著壓力襪。消委會今日(15日)出版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檢視市面上10款壓力襪在壓力、耐用性、舒適性、標籤資料等方面的表現,發現有三款未能有效促進血液回流、一款洗濯後嚴重縮水變形,而且大部分型號未提供詳盡的尺碼資料,變相令消費者難以選擇適合的尺碼。

此次共測試10款壓力襪,當中SLIMWALK表現最佳,總體得分達5星,售價只有148元,物美價廉;而售價139元、sk ANGEL的一款壓力襪在壓力表現及耐用程度方面都表現欠佳,總評只有1星。消委會並提醒,壓力襪並不是越緊越好,若無嚴重的靜脈曲張,自行穿上壓力過大的壓力襪,反而影響血液循環、造成反效果。

今次消委會的測試由本港獨立實驗室進行,參考國際ISO標準、英國BS標準、美過紡織化學師協會AATCC標準、美國材料及實驗協會ASTM標準及日本JIS標準進行。其中SLIMWALK(PH652)、CAROLON(Health Support Medical Compression/Knee C)以及Gloria(Lady Gloria 18 Support Stockings/G-140-PS4)綜合表現較好。

因中高壓及高壓級別的壓力襪須經由醫生或專業人士診斷後處方購買,是次消委會測試的10款壓力襪均為非處方、可公開購買到的產品,主要用作預防靜脈曲張或防止症狀惡化。10款當中,有3款為襪褲款,7款為膝襪款式,售價介乎於139元至468元之間。









3款壓力比例不合要求 或不能有效促進血液回流


消委會指,壓力襪所提供的壓力必須平均分布,且需要下緊上鬆,才能達到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向上推進至心臟的功效。售價達468元的德國產「ofa bamberg」膝襪(gilofa 2000 Support and travel stockings)、165元「旅行家KOOLFREE」(醫用輔助健康壓力襪/28901)、以及「sk ANGEL」(保健舒適壓力褲/8002)在小腿提供的壓力位足踝壓力的88.8%至90.4%,壓力比例不符合要求,或許未能有效將靜脈血液向上推進。

sk ANGEL受測試的襪褲大腿所有壓力只有小腿的35.3%,低於標準下限,同樣未能有效將靜脈血液向上推進。





.........續



資料來源: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323505/%E6%B6%88%E5%A7%94%E6%9C%83-%E5%A3%93%E5%8A%9B%E8%A5%AA%E8%A1%A8%E7%8F%BE%E5%8F%83%E5%B7%AE-%E4%B8%89%E6%AC%BE%E9%9B%A3%E9%A0%90%E9%98%B2%E9%9D%9C%E8%84%88%E6%9B%B2%E5%BC%B5-%E5%91%A2%E6%AC%BE%E7%89%A9%E7%BE%8E%E5%83%B9%E5%BB%89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放血」有用嗎?

在治病的過程,要根治病情,必須要對症下藥,從問題的源頭着手,否則,病情只會不斷復發,甚至惡化,影響健康。

李女士患有靜脈曲張問題多年,下肢的一組靜脈血管失去正常功能,令血液由上而下倒流至小腿及足踝,本已習以為常,一直沒有認真求診,但近年不適的感覺越來越嚴重,腫脹、酸軟、抽筋等症狀每天都出現。

由於小腿的靜脈血管總是脹脹的,她以為那便是問題所在,殊不知血液倒流的源頭,是隱藏於一些看不到的地方,有人建議把小腿脹起靜脈血管裏面的血液釋放出來,便能解決問題,她亦深信不疑。

於是她真的去接受「放血」治療,把小腿上脹起靜脈血管刺破,每次放出數十到數百毫升的血液。放血過後, 症狀初時是有舒緩的,原本脹起來的血管看來亦退了些 ,但可惜數星期後又再故態復萌,經過十多次的放血治療,仍然看不到曲張的靜脈消失,反而多了頭暈氣喘的症狀,而曾經放血的位置甚至出現傷口。

後來經過專科醫生檢查,發現頭暈氣喘的症狀,是因反覆放血引致貧血而起的,而放血亦只是短暫舒緩症狀 並沒有觸及根源的靜脈曲張問題,故復發是必然的。

後來他接受了超聲波檢查,找出了隱藏着有血液倒流的靜脈,再以微創血管手術,從根源着手把有問題的靜脈清除,以改善腿部的靜脈血液循環,這樣才可以從根源着手解決問題,以保持身體健康。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