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慢性疾病-周邊血管疾病




周邊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PVD)是由下肢血管收窄、硬化或被脂肪阻塞所致,減少血流到小腿及足部。足部血液循環會最受影響,因為血液循環欠佳,沒有血液把養份(包括氧氣)帶到傷口,妨礙傷口修復。一旦有任何潰瘍、傷口、感染等在足上形成後,若傷口缺乏專業的護理,會需要更長的痊癒時間。徵狀嚴重情度需視乎動脈的大小及血流受阻的程度。

部份徵狀包括:

間歇性跛行(Claudication): 步行一段距離後,小腿會出現輕微抽筋的現像,休息一回便會復原。

  •     腳/腳趾麻痺或刺痛
  •     皮膚變色(變白/藍/紅)
  •     足部皮膚溫度較低
  •     皮膚破損,傷口或感染需要更長時間才痊癒




資料來源:   http://podi.com.hk/peripheral-vascular-disease.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9月29日 星期二

血管超聲波

超聲波檢查(Ultrasonography),在醫學上是一種極為普遍的診斷技術,其原理是以超過人類耳朵可以聽到的高頻率音波,發射向身體器官,可以穿透肌肉及軟組織,再反射回來,電腦把發射及接收的超聲波訊號分析,從而得出影像。醫生便可透視身體,檢查肉眼看不到的器官情況。

由於超聲波技術並不涉及輻射,可以說是絕對安全;亦由於影像是實時性的,毋須等候製作,其方便程度,就好像醫生的聽筒一樣!

以往普羅大眾對超聲波檢查接觸最多的,一定是產科,差不多每位孕婦都會接受此檢查,跟進胎兒的成長。而其他專科醫生,也會經常轉介病人到掃描中心,由診斷科的醫生作超聲波檢查,例如膽石、甲狀腺等;隨着科技進步,超聲波設備日漸普及,有的甚至小如一部平板電腦,現時很多醫生也會在診所自備超聲波機,即時為病人檢查;這種趨勢,在甲狀腺尤為明顯。

由於血管內的血液是流動的,超聲波檢查便可實時看到血液的流動方向及速度,血管外科醫生能即時診斷問題所在,甚至計劃手術的步驟。這些實時的影像,都是單看硬照及文字報告無法提供的,尤其以靜脈的疾病最為明顯。

筆者現時除了在診所內以超聲波機作即時檢查外,甚至會帶著一部流動的超聲波機,方便在醫院巡房時即時為病人在病床檢查。

除了診斷,現時的微創血管治療,例如靜脈曲張手術、血管穿刺等,以超聲波導引去進行,已經是不可缺少的標準技術,甚至手術期間,可以超聲波的導管,在血管內作「血管腔內超聲波」(Intravascular Ultrasound)檢查,準確地看到血管收窄的程度。

當然,超聲波並非萬能,音波並不能穿過骨頭、腸臟或太深的器官,其影像質素也不及一些放射診斷檢查;因此其他診斷技術例如X光、電腦掃描、核磁共振等,基本上是相輔相成的。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9月18日 星期五

常着高跟鞋易靜脈曲張

 

經常穿高跟鞋及長期站立,不但易腰痠背痛,更可致靜脈曲張。不少人以為雙腿有一條條凸出的蚯蚓狀「青筋」才算靜脈曲張,其實早 期靜脈曲張患者的腿部雖無蚯蚓狀青筋,但血管或已過度受壓,「谷壞」微絲血管引起發炎,導致疼痛甚至步行困難。外科專科醫生指,早期靜脈曲張的治療較簡 單,服藥及穿壓力襪已能紓緩病情,但嚴重者要做手術,提醒市民勿延誤醫治,平日應多做運動鍛練小腿肌肉。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表示,靜脈曲張又叫「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靜脈負責把血液運回心臟,如靜脈瓣膜功能受損,血液便會倒流及積聚在腿部,「谷壞」靜脈微血 管,出現發炎或曲張。部分患者病徵輕微,或腿部皮下脂肪厚,遮掩了粗大、曲張的靜脈,因而忽略病情。

他引述外國一項九萬五千人參與的研究指,六成人患靜脈曲張而不自知,需靠超聲波等檢查確診。他在臨床上亦觀察到一至兩成「隱藏 性」患者,大多屬早期個案,血液已有倒流,如不治療會慢慢惡化;另有小部分患者病情已屬嚴重,只是「青筋」埋藏在皮下脂肪無被察覺。患病高危因素包括過 重、工作需長時間站立或坐着,如文職、教師或售貨員等;女士長期穿高跟鞋、曾經懷孕等,均會增加腿部靜脈壓力。

謝卓華指,靜脈曲張按病情分六期,○至一期一般無病徵或腿部只出現網狀微絲血管,二至六期才浮現「青筋」、腳部浮腫、腿內側痕 癢、皮膚色素沉澱或皮膚潰瘍。早期患者可穿醫學壓力襪,壓力度數較高,壓力分布屬漸進式,「足踝位置最緊、小腿至大腿壓力減少,好似一個泵咁推返啲血上 去。」他提醒坊間壓力襪的壓力度數較低,紓緩作用不大。

早期患者可服藥物及利用壓力襪治療,嚴重者便要做手術。他建議,不論安坐家中或坐在辦公室,均可短暫地墊高腿部,或可按摩小腿,有助紓緩早期靜脈曲張。


長時間站立恐傷靜脈
外科專科醫生
謝卓華


 
 
 
資料來源:   太陽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9月11日 星期五

「三高」令周邊血管硬化 新球囊減「翻塞」現象

腦血管或心血管硬化所衍生出來的腦中風或冠心病等嚴重疾病,讓大眾聞之色變。有外科專科醫生表示,隨着都市人「三高」(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日趨嚴重,加上吸煙及年紀老化等風險因素,實際上我們全身血管均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硬化現象,血管逐漸缺乏原有彈性,血管壁逐漸變厚、鈣化甚至閉塞。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表示,臨牀上,最常受影響的是下肢動脈,隨年紀增長,加上上述各高危因素,導致患者下肢血管壁逐漸變厚,血管亦因此變得狹窄,嚴重時甚至可完全閉塞,令血液供應不足,引起「間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後便出現下肢疼痛:「此症最常出現於小腿肌肉,通常休息一會便可紓緩,但隨着病情惡化,走路距離會愈來愈短,甚至連靜止不動下肢亦感痛楚,嚴重者更可出現不愈之潰瘍及壞疽,若仍未有妥善處理,約5%患者最終可能因下肢壞死而截肢。」

統計顯示,60歲以上的人口中,有15%出現間歇性跛行情況,到了70歲,比率更上升至30%。外科醫生可根據患者的病情,安排合適的治療。早期個案,醫生可透過藥物改善病徵,再鼓勵病人透過適量運動,保持外圍並行血管的血流暢順,但已有問題的血管,仍然是閉塞或狹窄的。

微創治療恢復血液供應

因此病情中度至嚴重者需透過介入性治療處理,除傳統開放性手術,醫生亦可通過微創介入治療,以球囊或支架擴張狹窄或已閉塞血管,恢復腿部血液供應。對比於開放式手術,微創介入手術傷口細,可局部麻醉進行,復元較快。一般球囊透過導管進入目標血管內,靠壓力擴張狹窄段,使阻塞的血管恢復下肢血液供應;但因大部分病人血管已產生病變,有報告指約六至七成病人在12個月內會有「翻塞」現象。

現時較新式的「滲藥性球囊」,比一般球囊多一層藥物,會在擴張後在血管內壁內發揮藥效,目的是延長血管暢通及血液流動,從而達到直接改善下肢血液供應目的,減少復發。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http://www.metrohk.com.hk/?cmd=detail&id=303211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9月3日 星期四

貨員左腳靜脈曲張腫成2倍 主診醫生指飲水過量形成血栓

喝水有助身體代謝,但台灣一名患有靜脈曲張的售貨員,因疑因每天飲太多水,導致左腳出現血栓,腫成2倍大,更險致腳部壞死。不過,有本港外科專科醫生指出,除非本身有其他原因形成血栓,正常情況多飲水不會導到腳部腫上加腫,反而飲水太少會令血栓出現,嚴重可引發肺栓塞致死。

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案例,指一名約40歲的女售貨員,因為工作關係需要長時間站立,經常出現腳腫和腳部冰冷。有次她因左腳腫成右腳2倍大而求醫,問診後發現她因長期站立而患有靜脈曲張,但她相信「多喝水,循環才會好」,每天飲3、4升水,加上又自行購買可造成水腫的藥物服食,導致代謝更差,水腫得更厲害,在左腿造成血栓,導致出現嚴重腳腫,情況嚴重的話可導致腳部壞死外。他趕緊安排女子注射血栓溶解劑,並要求她停止胡亂自行服藥。

飲水少反而會令血栓出現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過度飲水形成血栓屬於極端例子,「正常即使飲水多,身體都能排走多餘水份,不會形成血栓,除非該名靜脈曲張患者本身有其他原因,如心衰竭、腎衰竭會導致腳部腫上加腫,才有機會形成血栓。」

他提醒,靜脈曲張的患者不要有錯誤觀念,以為飲水會令病情惡化,「飲水少反而會令血栓出現,當血栓剝落,隨著循環回流並卡在肺部血管時,會引發肺栓塞致死。」

謝醫生指,從事服務性行業,如侍應、售貨員、廚師因經常站立,較易出現靜脈曲張,故提醒高危一族切勿輕視病徵,「第1階段和第2階段只影響外觀,對健康沒有影響。但當到第3階段出現腳部不適、皮膚變色,就應求醫接受治療。」

    靜脈曲張臨床6個階段:

    1. 出現蜘蛛網狀靜脈;

    2. 血管凸出、彎曲;

    3. 腳腫、腳部疲累、腳部易抽筋;

    4. 腳眼附近皮膚顏色變深、變啡、變黑;

    5. 腳部皮膚出現濕疹、痕癢、細傷口;

    6. 腳部有潰瘍

謝醫生建議靜脈曲張患者出現腳部腫脹就要休息,平時亦可以穿著醫療用壓力襪和保持腳掌上下郁動緩解症狀。他解釋,壓力襪腳踝部位的壓力最高,再順着腿部向上漸漸遞減,這設計可令腳部靜脈血液較易回流至心臟;而保持腳掌上下郁動,可以讓小腿肌肉放鬆收縮,保持靜脈血液流動,以免形成血栓。

一般而言,治療靜脈曲張,可透過4種途徑, 包括傳統外科手術切除壞血管、微創手術放入導管透過射頻或激光封閉壞血管、注射黏合劑直接將靜脈的內壁黏合及用藥物封閉壞血管。





資料來源: 晴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