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靜脈曲張治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靜脈曲張治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靜脈曲張是什麼?

 


靜脈負責把血液帶回到心臟,而靜脈曲張則是指一些接近皮膚表層、肉眼可見出現異常及擴張的靜脈。至於顯現於皮膚的細小靜脈曲張,經常被稱為微絲血管擴張或蜘蛛網狀血管,部分蜘蛛網狀血管可能是底層靜脈曲張引起的徵狀。患有靜脈曲張的人士應盡早尋求醫學意見,治理有關的問題,以免受到併發症的困擾。



靜脈曲張的成因是什麼?


靜脈出現曲張是由於血管壁變弱及擴大,令靜脈內維持血液流血的瓣膜失去效用。正常的瓣膜只容許血液由腿部流回心臟的單向流動,但若瓣膜有毛病及閉鎖不全時,血液便會隨着身體站立而向反方向逆流。這種血液逆流會令靜脈血管的血壓上升,久而久之靜脈便會慢慢腫脹彎曲。

經常要長時間站立的職業,以及身體負重大的人,腿部靜脈長期受壓,較容易出現曲張的毛病,例如懷孕的婦女,當其分娩後曲張的問題會有所減退,卻不會完全消失。另外,靜脈曲張有遺傳性;而年紀愈大亦愈容易出現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是否很常見?

醫學界估計,近五成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靜脈毛病,而靜脈曲張可影響多達15-20%的成年人。靜脈曲張並非女士的專利,男士亦有機會受此問題困擾。


靜脈曲張會引起什麼問題?


靜脈血管瓣膜閉鎖不全會導致靜脈系統的血壓上升,令患者出現腳痛、心悸、皮膚痕癢及有「腳重重」的感覺,而曲張的靜脈亦容易受傷出血及發炎。此外,靜脈血壓上升亦可引致濕疹、啡斑形成、皮膚潰爛 及結疤等問題。




以上内容由醫生提供僅供教育用途。如有不適,請諮詢您的醫生的有關治療方法。(資料由謝卓華醫生提供)

2023年2月15日 星期三

靜脈曲張是什麽如何診斷?

 

靜脈曲張是什麼?

varicose vein cause varicose vein cause

靜脈負責把血液帶回到心臟,而靜脈曲張則是指一些接近皮膚表層、肉眼可見出現異常及擴張的靜脈。至於顯現於皮膚的細小靜脈曲張,經常被稱為微絲血管擴張或蜘蛛網狀血管,部分蜘蛛網狀血管可能是底層靜脈曲張引起的徵狀。患有靜脈曲張的人士應盡早尋求醫學意見,治理有關的問題,以免受到併發症的困擾。



如何診斷靜脈曲張?


診斷靜脈曲張除了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歷,由經驗豐富的專科醫生為患者進行臨床檢查亦十分重要,至於超聲波血管掃描(Duplex Ultrasound Scan)則更能準確顯示功能不良的靜脈血管,有助醫生為病人制訂合適的治療方案。 病人於掃描期間只需要站立,而過程亦不會引起任何痛楚或不適。



參考資料https://veno.com.hk/varicose-vein-examination.html/

https://veno.com.hk/varicose-veins-symptoms.html

2021年8月6日 星期五

截肢的恐懼

失去一條腿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非常恐怖的事情;但比它更恐怖的是,當已經失去了一條腿,還要面對有可能再失去餘下的另一條腿!

七十多歲的A婆婆,患有糖尿病多年,十多年前由於右腿出現傷口處理不當,引致傷口發炎,壞死組織惡化蔓延,為避免病情惡化引起生命危險,惟有「棄肢保命」,忍痛做截肢手術,把膝蓋以下的小腿切除。

雖然失去一條腿,但婆婆仍然非常積極,學習使用義肢,仍可來去自如,自給自足。但數個月前,左腿其中一隻腳趾出現傷口,並且慢慢變黑,經骨科醫生診斷,認為腳趾已經壞死,需要把腳趾切除。

手術後,腳趾的傷口清洗了數個月仍然不能愈合,醫生警告婆婆,由於下肢血液循環並不理想,組織壞死的情況有可能向上蔓延,並有截肢的風險!

婆婆聽到「截肢」二字,嚇得魂飛魄散,終日誠惶誠恐,更向家人表示要與僅餘的左腿「共存亡」!

婆婆後來被轉介至血管外科,經檢查後發現,左腿的動脈血管嚴重收窄及閉塞,而引致腳趾壞死,截肢的風險確實存在!醫生為病人做微創血管腔內成形術(Endovascular Angioplasty),在腹股溝處的動脈刺一個小洞,再放入細小的儀器,把收窄及閉塞的血管打通擴闊,並植入支架。術後婆婆足部的脈搏再次重現,久久不愈的腳趾傷口,數星期後便慢慢愈合,而最重要是截肢的風險得以避免!



外科專科醫生
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6%88%AA%E8%82%A2%E7%9A%84%E6%81%90%E6%87%BC-278163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新舊交替 醫學常態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一些曾經盛極一時,被認為是金科玉律的治療技術,隨着時間及科技的發展,是可以被完全取代的。

就以血管外科手術為例,把壞了的靜脈曲張血管切除、以「搭條繞道」處理堵塞了的動脈血管或切除快要爆破的血管瘤,而再縫上人造血管等,這些都曾經是標準手術方法。但隨着「血管腔內手術」的面世,研究發覺,與其大費周章地開大傷口,去把血管找出來做手術,為何不只在皮膚及血管刺穿一個小洞,再經這個洞放入幼細的儀器,在血管裡動手術?這樣便大大減低手術的創傷性,把傷口變小、減輕痛楚、加速康復,而最重要的是並沒有因此而犧牲治療效果。

陳女士患有靜脈曲張多年,十多年前曾接受傳統開放式的手術,初時效果理想,但由於她須長期站立工作,慢慢又發現有彎彎曲曲的靜脈血管再浮現出來,令到腿部疼痛不適,皮膚變黑,曾有醫生建議再次做手術,但她因害怕開刀痛楚,及手術後的漫長康復,一直拒絕,令病情惡化。

後來家人找到血管外科醫生處,經超聲波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另一組靜脈血管出現問題,並可以微創方法處理,不需要開傳統的大傷口,只需局部麻醉進行,陳女士才勉強願意接受手術。最後手術傷口只有以幾個細小的洞,並以日間手術完成,術後數小時已正常走動,與她十多年前的經歷,實在是天與地之別。她才驚覺,之前不必要地把病情拖延,實在是非常無知。

現時的血管外科手術,以微創方法去做「血管腔內手術」,已經成為標準。當然,也有些情況「微創」是不適合的,故開放式手術仍是有其需要的。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9月3日 星期四

貨員左腳靜脈曲張腫成2倍 主診醫生指飲水過量形成血栓

喝水有助身體代謝,但台灣一名患有靜脈曲張的售貨員,因疑因每天飲太多水,導致左腳出現血栓,腫成2倍大,更險致腳部壞死。不過,有本港外科專科醫生指出,除非本身有其他原因形成血栓,正常情況多飲水不會導到腳部腫上加腫,反而飲水太少會令血栓出現,嚴重可引發肺栓塞致死。

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案例,指一名約40歲的女售貨員,因為工作關係需要長時間站立,經常出現腳腫和腳部冰冷。有次她因左腳腫成右腳2倍大而求醫,問診後發現她因長期站立而患有靜脈曲張,但她相信「多喝水,循環才會好」,每天飲3、4升水,加上又自行購買可造成水腫的藥物服食,導致代謝更差,水腫得更厲害,在左腿造成血栓,導致出現嚴重腳腫,情況嚴重的話可導致腳部壞死外。他趕緊安排女子注射血栓溶解劑,並要求她停止胡亂自行服藥。

飲水少反而會令血栓出現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過度飲水形成血栓屬於極端例子,「正常即使飲水多,身體都能排走多餘水份,不會形成血栓,除非該名靜脈曲張患者本身有其他原因,如心衰竭、腎衰竭會導致腳部腫上加腫,才有機會形成血栓。」

他提醒,靜脈曲張的患者不要有錯誤觀念,以為飲水會令病情惡化,「飲水少反而會令血栓出現,當血栓剝落,隨著循環回流並卡在肺部血管時,會引發肺栓塞致死。」

謝醫生指,從事服務性行業,如侍應、售貨員、廚師因經常站立,較易出現靜脈曲張,故提醒高危一族切勿輕視病徵,「第1階段和第2階段只影響外觀,對健康沒有影響。但當到第3階段出現腳部不適、皮膚變色,就應求醫接受治療。」

    靜脈曲張臨床6個階段:

    1. 出現蜘蛛網狀靜脈;

    2. 血管凸出、彎曲;

    3. 腳腫、腳部疲累、腳部易抽筋;

    4. 腳眼附近皮膚顏色變深、變啡、變黑;

    5. 腳部皮膚出現濕疹、痕癢、細傷口;

    6. 腳部有潰瘍

謝醫生建議靜脈曲張患者出現腳部腫脹就要休息,平時亦可以穿著醫療用壓力襪和保持腳掌上下郁動緩解症狀。他解釋,壓力襪腳踝部位的壓力最高,再順着腿部向上漸漸遞減,這設計可令腳部靜脈血液較易回流至心臟;而保持腳掌上下郁動,可以讓小腿肌肉放鬆收縮,保持靜脈血液流動,以免形成血栓。

一般而言,治療靜脈曲張,可透過4種途徑, 包括傳統外科手術切除壞血管、微創手術放入導管透過射頻或激光封閉壞血管、注射黏合劑直接將靜脈的內壁黏合及用藥物封閉壞血管。





資料來源: 晴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7月28日 星期二

「放血」有用嗎?

在治病的過程,要根治病情,必須要對症下藥,從問題的源頭着手,否則,病情只會不斷復發,甚至惡化,影響健康。

李女士患有靜脈曲張問題多年,下肢的一組靜脈血管失去正常功能,令血液由上而下倒流至小腿及足踝,本已習以為常,一直沒有認真求診,但近年不適的感覺越來越嚴重,腫脹、酸軟、抽筋等症狀每天都出現。

由於小腿的靜脈血管總是脹脹的,她以為那便是問題所在,殊不知血液倒流的源頭,是隱藏於一些看不到的地方,有人建議把小腿脹起靜脈血管裏面的血液釋放出來,便能解決問題,她亦深信不疑。

於是她真的去接受「放血」治療,把小腿上脹起靜脈血管刺破,每次放出數十到數百毫升的血液。放血過後, 症狀初時是有舒緩的,原本脹起來的血管看來亦退了些 ,但可惜數星期後又再故態復萌,經過十多次的放血治療,仍然看不到曲張的靜脈消失,反而多了頭暈氣喘的症狀,而曾經放血的位置甚至出現傷口。

後來經過專科醫生檢查,發現頭暈氣喘的症狀,是因反覆放血引致貧血而起的,而放血亦只是短暫舒緩症狀 並沒有觸及根源的靜脈曲張問題,故復發是必然的。

後來他接受了超聲波檢查,找出了隱藏着有血液倒流的靜脈,再以微創血管手術,從根源着手把有問題的靜脈清除,以改善腿部的靜脈血液循環,這樣才可以從根源着手解決問題,以保持身體健康。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7月16日 星期四

可以讓他們坐坐嗎?

大家走進食肆、百貨公司、酒店時,有沒有留意那些侍應、售貨員、服務員等,全都是站著工作的。你是否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他們需要招呼客人,怎可以坐下!坐著工作,太沒禮貌了!給客人看到,成何體統!


那麼,總有一些非繁忙的時間,客人比較少,可以坐坐嗎?


對不起,地方淺窄,沒有凳提供!一旦坐下來,他們會變得疏懶的!站著工作,是行規,不能改!


在香港,二十多萬從事飲食業、服務業、零售業等的員工,就是這樣為著生計,一天復一天地不停站立。大家乘地鐵、巴士時,站上半小時,也會覺得渾身不舒服,想找地方坐坐;可想而知,若要站上一整天,還要天天地站,是何等的痛苦!


在醫學角度,長期站立,亦肯定會對健康有壞影響,如肌肉、筋膜、血管等,其中對血液循環的影響最為明顯。當我們站著的時候,靜脈血管裡的血液,基於水向低流的原理,是會傾向流向腿部的,但靜脈裡的單向閥門,在正常情況下,是會阻擋著這倒流,把血液保持向心臟方向流動,避免血液過量積聚於腿部。但若站立的時間太長,這些閥門便有可能因受壓太大而決堤,血液從上而下如瀑布一樣湧向小腿,其後果是,輕者腳腫疼痛、血管突起、經常抽筋,重者皮膚變黑、濕疹痕癢、潰爛不愈。


當大家走進食肆商舖時,殷勤地招待你的員工,很多時就是強忍著這些痛苦,犧牲著自己的健康去為顧客提供服務。但整件事最荒謬的,就是這些犧牲毫無必要,亦完全可以避免。我們到食肆是要吃美味的食物;到商舖是買需要的貨物,員工們站或坐,根本影響不到食物或貨物的本質。


那為何給他們坐坐會這麼困難?下回再談。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積極面對 化禍為福

疫情進入第二波,戰事拖長了,停學、封關、封球場、關辦公室等非常措施,陸續出籠,暫時還未看到終點。市民日常生活大受影響,有人因而惶恐不安,終日抱怨;也有人積極面對,善用時間,化危為機!

陳小姐為人師表,勞心勞力,平日學校的工作忙得要命,上課時又要長期站立,弄得雙腿都出現彎彎曲曲的靜脈血管,每天放工後小腿總是脹痛的,晚上亦經常抽筋。雖然家人多番勸告她去看醫生,但她自覺不太嚴重,亦不介意外觀,更不想離開工作崗位,故此拖拖拉拉便是數年,眼巴巴看着小腿的靜脈血管愈來愈粗壯,最近並發現足踝啲皮膚變得深色。

自從農曆新年後,便開始停課,復課遙遙無期,雖然仍是忙着製作教材,供網上授課,但她想通了,與其天天忍痛,何不利用這段「悠長假期」,把困擾多年的健康問題徹底根治?經檢查後,她患的是靜脈曲張第4期,這次她不再猶豫,一星期後接受微創手術,幾個細小的傷口,便把問題根治。她才驚覺,以前那樣拖延病情,實在是毫無必要。現在不適的感覺已經慢慢消退,顯眼的青筋亦已清除,但足踝皮膚的色素卻是揮之不去,留下一點小遺憾。但陳小姐並不介懷,反而非常感恩,以正面的態度面對,慶幸自己可以有意義地利用這特殊的「假期」!

生命中總有些情況,不是我們能控制的,與其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倒不如換個角度,積極面對,看看能否化禍為福。剛才新聞報道,疫情令全球工商業活動大減,二氧化碳排放量驟降,污染前所未有地減少,地球的空氣頓時清新了。這也算因禍得福吧,只是這個「禍」似乎大了點!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5月27日 星期三

靜脈腔內激光治療

提起靜脈曲張,當患者經外科醫生評估,認為一般保守性治療(例如壓力襪等),已不足以處理有關的病徵時,可能會安排他們接受手術治療。除了傳統的外科手術外,「靜脈腔內激光」亦是一種新的微創治療選擇。

靜脈腔內激光治療程序可以日間手術方式,在診所進行,病人在過程中完全清醒,而醫生亦會利用超聲波儀器監察血管狀況。手術時,醫生先在病人的大腿注射局部麻醉藥物,並在大腿開一個比針孔略大的小切口,然後把光纖導管從傷口進入靜脈,穿越患病的靜脈時,光纖便會發放激光能量,燒灼靜脈壁令其萎縮,最終令整條靜脈被消融,徹底解決靜脈曲張的問題。


與傳統手術比較,靜脈腔內激光治療的創傷性較低,病人亦不必全身麻醉,康復時間較短,術後疼痛、傷口紅腫等情況亦較輕微。病人在治療後,稍經休息已經可以落地行走,日常生活基本上不受大影響,約兩星期後可逐步恢復運動。


靜脈腔內激光治療一般只需作局部麻醉,適合大多數的病人使用,即使本身患有疾病或服食藥物而不能全身麻醉的病人,亦可以接受此治療。而治療的傷口較全統手術小,傷口腫脹及痛楚等後遺症亦較輕,大部分人完成治療後即日可恢復正常活動。


讀者亦須留意,這種技術主要針對較大的靜脈曲張,並不適合用於處理較幼細、過於彎曲或異常的血管。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9%9D%9C%E8%84%88%E8%85%94%E5%85%A7%E6%BF%80%E5%85%89%E6%B2%BB%E7%99%82-19237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積極面對 化禍為福

疫情進入第二波,戰事拖長了,停學、封關、封球場、關辦公室等非常措施,陸續出籠,暫時還未看到終點。市民日常生活大受影響,有人因而惶恐不安,終日抱怨;也有人積極面對,善用時間,化危為機!


陳小姐為人師表,勞心勞力,平日學校的工作忙得要命,上課時又要長期站立,弄得雙腿都出現彎彎曲曲的靜脈血管,每天放工後小腿總是脹痛的,晚上亦經常抽筋。雖然家人多番勸告她去看醫生,但她自覺不太嚴重,亦不介意外觀,更不想離開工作崗位,故此拖拖拉拉便是數年,眼巴巴看着小腿的靜脈血管愈來愈粗壯,最近並發現足踝啲皮膚變得深色。


自從農曆新年後,便開始停課,復課遙遙無期,雖然仍是忙着製作教材,供網上授課,但她想通了,與其天天忍痛,何不利用這段「悠長假期」,把困擾多年的健康問題徹底根治?經檢查後,她患的是靜脈曲張第4期,這次她不再猶豫,一星期後接受微創手術,幾個細小的傷口,便把問題根治。她才驚覺,以前那樣拖延病情,實在是毫無必要。現在不適的感覺已經慢慢消退,顯眼的青筋亦已清除,但足踝皮膚的色素卻是揮之不去,留下一點小遺憾。但陳小姐並不介懷,反而非常感恩,以正面的態度面對,慶幸自己可以有意義地利用這特殊的「假期」!


生命中總有些情況,不是我們能控制的,與其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倒不如換個角度,積極面對,看看能否化禍為福。剛才新聞報道,疫情令全球工商業活動大減,二氧化碳排放量驟降,污染前所未有地減少,地球的空氣頓時清新了。這也算因禍得福吧,只是這個「禍」似乎大了點!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 謝卓華









資料來源: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香港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3月18日 星期三

壓力襪表現參差 三款難預防靜脈曲張 呢款物美價廉…(上)

長期站立工作的上班族及少活動或是靜脈瓣膜老化的長者,都是罹患靜脈曲張的高危族群。為了緩解腿部不適症狀,預防靜脈曲張,不少人會選擇穿著壓力襪。消委會今日(15日)出版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檢視市面上10款壓力襪在壓力、耐用性、舒適性、標籤資料等方面的表現,發現有三款未能有效促進血液回流、一款洗濯後嚴重縮水變形,而且大部分型號未提供詳盡的尺碼資料,變相令消費者難以選擇適合的尺碼。

此次共測試10款壓力襪,當中SLIMWALK表現最佳,總體得分達5星,售價只有148元,物美價廉;而售價139元、sk ANGEL的一款壓力襪在壓力表現及耐用程度方面都表現欠佳,總評只有1星。消委會並提醒,壓力襪並不是越緊越好,若無嚴重的靜脈曲張,自行穿上壓力過大的壓力襪,反而影響血液循環、造成反效果。

今次消委會的測試由本港獨立實驗室進行,參考國際ISO標準、英國BS標準、美過紡織化學師協會AATCC標準、美國材料及實驗協會ASTM標準及日本JIS標準進行。其中SLIMWALK(PH652)、CAROLON(Health Support Medical Compression/Knee C)以及Gloria(Lady Gloria 18 Support Stockings/G-140-PS4)綜合表現較好。

因中高壓及高壓級別的壓力襪須經由醫生或專業人士診斷後處方購買,是次消委會測試的10款壓力襪均為非處方、可公開購買到的產品,主要用作預防靜脈曲張或防止症狀惡化。10款當中,有3款為襪褲款,7款為膝襪款式,售價介乎於139元至468元之間。










3款壓力比例不合要求 或不能有效促進血液回流


消委會指,壓力襪所提供的壓力必須平均分布,且需要下緊上鬆,才能達到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向上推進至心臟的功效。售價達468元的德國產「ofa bamberg」膝襪(gilofa 2000 Support and travel stockings)、165元「旅行家KOOLFREE」(醫用輔助健康壓力襪/28901)、以及「sk ANGEL」(保健舒適壓力褲/8002)在小腿提供的壓力位足踝壓力的88.8%至90.4%,壓力比例不符合要求,或許未能有效將靜脈血液向上推進。

sk ANGEL受測試的襪褲大腿所有壓力只有小腿的35.3%,低於標準下限,同樣未能有效將靜脈血液向上推進。





.........續



資料來源: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323505/%E6%B6%88%E5%A7%94%E6%9C%83-%E5%A3%93%E5%8A%9B%E8%A5%AA%E8%A1%A8%E7%8F%BE%E5%8F%83%E5%B7%AE-%E4%B8%89%E6%AC%BE%E9%9B%A3%E9%A0%90%E9%98%B2%E9%9D%9C%E8%84%88%E6%9B%B2%E5%BC%B5-%E5%91%A2%E6%AC%BE%E7%89%A9%E7%BE%8E%E5%83%B9%E5%BB%89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1月21日 星期二

髮型師連企9小時地上全是血 揭右腿靜脈曲張潰瘍致大出血


靜脈曲張勿輕視!內地一名髮型師連站9小時後右腿突然大量出血,緊急送醫揭發是靜脈曲張復發並出現潰瘍所致。有外科專科醫生指出,靜脈曲張患者出現腳部腫脹就要休息,平時亦可以穿著醫療用壓力襪紓緩症狀。

據《武漢晚報》報道,本月14日,內地一名李姓髮型師連續站著理髮9小時後,突然發現地上全是血,送院檢查發現是右腿靜脈曲張潰瘍,導致靜脈大出血,經治療後成功止血。

李男從事美髮行業7年,平時每天站5至6個小時。 2年前因雙腿出現青筋求醫,確診患上靜脈曲張,去年底再度復發,更出現潰瘍。不過因過年前生意忙碌,故沒有看診。主診的血管科醫生何娟娟分析,李男很可能是因長時間站立,無意中弄破右腿上的潰瘍面導致大出血。

久坐久站易致靜脈曲張


何娟娟解釋,靜脈曲張是因為靜脈壁薄弱和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液倒流、停滯,血液長時間積在下肢,會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血管突出皮膚表面,出現「蚯蚓腿」,引起皮膚瘙癢、搔抓出血,導致局部皮膚糜爛、潰瘍。「潰瘍侵犯靜脈會引起無痛性靜脈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且經久不癒的潰瘍有癌變風險。」

預防及紓緩靜脈曲張

何娟娟指久坐、久站、重體力勞動,都會導致下肢血液回流困難,引起靜脈內壓力升高而誘發該病。提醒平時應避免久站或久坐,多做足背伸展動作,每隔一段時間起身活動。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曾接受《晴報》訪問時就建議,靜脈曲張患者出現腳部腫脹就要休息,平時亦可以穿著醫療用壓力襪和保持腳掌上下郁動緩解症狀。他解釋,壓力襪腳踝部位的壓力最高,再順着腿部向上漸漸遞減,這設計可令腳部靜脈血液較易回流至心臟;而保持腳掌上下郁動,可以讓小腿肌肉放鬆收縮,保持靜脈血液流動,以免形成血栓。








資料來源: 睛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1月10日 星期五

貨員左腳靜脈曲張腫成2倍 主診醫生指飲水過量形成血栓

喝水有助身體代謝,但台灣一名患有靜脈曲張的售貨員,因疑因每天飲太多水,導致左腳出現血栓,腫成2倍大,更險致腳部壞死。不過,有本港外科專科醫生指出,除非本身有其他原因形成血栓,正常情況多飲水不會導到腳部腫上加腫,反而飲水太少會令血栓出現,嚴重可引發肺栓塞致死。

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案例,指一名約40歲的女售貨員,因為工作關係需要長時間站立,經常出現腳腫和腳部冰冷。有次她因左腳腫成右腳2倍大而求醫,問診後發現她因長期站立而患有靜脈曲張,但她相信「多喝水,循環才會好」,每天飲3、4升水,加上又自行購買可造成水腫的藥物服食,導致代謝更差,水腫得更厲害,在左腿造成血栓,導致出現嚴重腳腫,情況嚴重的話可導致腳部壞死外。他趕緊安排女子注射血栓溶解劑,並要求她停止胡亂自行服藥。

飲水少反而會令血栓出現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過度飲水形成血栓屬於極端例子,「正常即使飲水多,身體都能排走多餘水份,不會形成血栓,除非該名靜脈曲張患者本身有其他原因,如心衰竭、腎衰竭會導致腳部腫上加腫,才有機會形成血栓。」

他提醒,靜脈曲張的患者不要有錯誤觀念,以為飲水會令病情惡化,「飲水少反而會令血栓出現,當血栓剝落,隨著循環回流並卡在肺部血管時,會引發肺栓塞致死。」

謝醫生指,從事服務性行業,如侍應、售貨員、廚師因經常站立,較易出現靜脈曲張,故提醒高危一族切勿輕視病徵,「第1階段和第2階段只影響外觀,對健康沒有影響。但當到第3階段出現腳部不適、皮膚變色,就應求醫接受治療。」

    靜脈曲張臨床6個階段:

    1. 出現蜘蛛網狀靜脈;

    2. 血管凸出、彎曲;

    3. 腳腫、腳部疲累、腳部易抽筋;

    4. 腳眼附近皮膚顏色變深、變啡、變黑;

    5. 腳部皮膚出現濕疹、痕癢、細傷口;

    6. 腳部有潰瘍

謝醫生建議靜脈曲張患者出現腳部腫脹就要休息,平時亦可以穿著醫療用壓力襪和保持腳掌上下郁動緩解症狀。他解釋,壓力襪腳踝部位的壓力最高,再順着腿部向上漸漸遞減,這設計可令腳部靜脈血液較易回流至心臟;而保持腳掌上下郁動,可以讓小腿肌肉放鬆收縮,保持靜脈血液流動,以免形成血栓。

一般而言,治療靜脈曲張,可透過4種途徑, 包括傳統外科手術切除壞血管、微創手術放入導管透過射頻或激光封閉壞血管、注射黏合劑直接將靜脈的內壁黏合及用藥物封閉壞血管。




資料來源: 晴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小腿痕抓破皮傷口3年不癒 婦人小腿發黑揭患靜脈曲張

長期久站的人士,如出現腳部痕癢、傷口久久不癒,可能是患靜脈曲張的徵兆。內地一名56歲婦人因工作需長期站立,3年前抓癢時小腿不慎抓破皮,傷口不斷潰爛不癒、小腿變黑,求診揭患靜脈曲張。有外科專科醫生表示,血液長期積聚腿部靜脈,會使靜脈血管變形,形成靜脈曲張,惡化後皮膚或會變黑、痕癢,甚至潰爛。

患靜脈曲張 傷口潰爛小腿發黑 


據《武漢晚報》報道,一名56歲的王姓婦人在河南做早餐生意,每天凌晨3、4時至下午4、5時一直站立工作。10年前她突然小腿痕癢,曾被診斷患皮膚瘙癢症。而3年前王婦在抓癢時抓破皮,原本針眼大小的傷口不斷潰爛,形成一個如鵪鶉蛋大小的坑,整隻腳亦開始變黑,有如穿上黑色皮靴。

至上月王婦求診揭患上靜脈曲張,醫生指她雖沒出現典型的「蚯蚓腿」症狀,但檢查顯示出現血液嚴重倒流。王婦於本月15日進行微創手術,透過射頻將有問題的靜脈消融封閉,腿部現已癒合結疤。

主診的肝膽胰及血管外科醫生鐘若雷表示:「皮膚痕癢潰爛是靜脈曲張引起足部供血不足所致。」又提醒腿部色素沉着、痕癢、傷口久久不癒,除了糖尿病外,還有可能患上靜脈曲張,尤其因職業需經常久站和有靜脈曲張家族史的人士。

4種治療方法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表示,當表層靜脈無法發揮正常功能,瓣膜出現問題不能正常閉合造成血液倒流,血液長期積聚於腿部靜脈,便會使靜脈血管變形,形成靜脈曲張。典型患者早期會出現腳血管突起、彎曲腫脹,惡化後皮膚會變黑、痕癢,甚至潰爛。一般而言,醫生會清除「壞血管」(影響血液循環之血管)治療靜脈曲張,例如:

(1)傳統外科手術:透過開刀切除整條壞血管

(2)微創手術:將導管放入壞血管,透過釋放射頻或激光封閉壞血管

(3)注射黏合劑:像利用膠水直接將靜脈的內壁黏合

(4)藥物治療:封閉壞血管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06151/%E5%B0%8F%E8%85%BF%E7%97%95%E6%8A%93%E7%A0%B4%E7%9A%AE%E5%82%B7%E5%8F%A33%E5%B9%B4%E4%B8%8D%E7%99%92%20%E5%A9%A6%E4%BA%BA%E5%B0%8F%E8%85%BF%E7%99%BC%E9%BB%91%E6%8F%AD%E6%82%A3%E9%9D%9C%E8%84%88%E6%9B%B2%E5%BC%B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香港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靜脈曲張 診斷與治療新知 (下)


患者兩難

不過,即使已經確診,許多患此症人士都常面對一個「兩難」:他們既擔心病情繼續惡化會進一步影響活動能力,但另一方面,又憂慮手術後需要長時間休息,影響工作,在考慮接受治療與否,猶豫不決,結果不必要地長時間承受病症帶來的不適與不便,又耽誤了及早治療的黃金時機。

建議病人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在病情持續惡化前及早介入。現時治療靜脈曲張,無論是傳統的外科切割手術、微創的射頻或激光消融術,以至較新的黏合劑注射等,其原理都是用不同方法把有問題的靜脈清除或堵塞。被清除或堵塞的靜脈都是已失去正常功能甚至是有害的靜脈,即使留在身體,對血液循環已幫不上忙,反而令功能更差。

再者,下肢的靜脈血管像一個網絡般錯綜複雜,其功能是把血液由腿部帶回心臟,但當其中一組靜脈發生血液逆流時,血液便會過量地積聚在小腿,要靠健康的靜脈努力地把積聚的血液帶回心臟。久而久之,本來健康的靜脈,亦會因負荷過重而變壞,加入靜脈曲張的「行列」。

醫生透過超聲波,找出已損壞的靜脈血管,並透過各種方法將之清除、封閉,不但可把血液逆流消除,更可減輕其他正常靜脈的負荷,痛症減少,患者的活動能力亦得以改善。

治療後復發機會高嗎?

不少病人擔心靜脈曲張治療後的復發機會。當然,任何手術若不正確地進行,復發率可以很高。因此,有血管外科訓練及經驗的醫生,現時都會於手術前以超聲波作詳細檢查,準確找出有問題的靜脈,以適當方法清除,留下功能正常的靜脈,把復發機會降至最低。以現時之科技,已處理的靜脈再出現一模一樣狀況的機會,可說微乎其微,要知道,我們下次的靜脈血管,並非只有一條或數條,而是個錯綜複雜的網絡系統,即使手術後,餘下本是正常的靜脈,亦可因保養不當而慢慢變壞。無論之前的手術怎樣成功,總也不能保證腿上所有靜脈以後不會出問題。

因此,患者在手術後仍要小心避免風險因素,例如避免長時間站立、做適量的運動、多穿壓力襪等,以減少下肢靜脈長期受壓。無論復發原因是什麼,所有復發的個案都是複雜的,若要醫治,手術前的詳細檢查、全面血管外科技術,以及醫生豐富的臨床經驗,都是少不了的。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香港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靜脈曲張 診斷與治療新知 (上)

靜脈曲張是都市人常見的血管毛病。醫學界曾估計,現時約兩成的成年人口,受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問題困擾。此症雖不會直接致命,但對患者帶來的種種不適和不便,以至對他們生活質素的影響,卻往往非常深遠,臨床上亦有不少患者習慣「死忍」而致病情嚴重惡化,因此有必要為讀者闡釋各種診治資訊。

人體的下肢靜脈有點像活塞的瓣膜,功能是阻止血液倒流,使靜脈像單程路,血液只能流向心臟,不能返向流動。若腿部靜脈瓣膜功能正常,血液便會隨地心吸力向下回流,令靜脈血壓增加,隨之而來的,是腿部靜脈慢慢腫脹彎曲及變形,最終導致下肢靜脈曲張。

分為6期

此病臨床上分為6期,第1至3期為早至中期,主要徵狀包括下肢皮膚出現明顯可見的蜘蛛網,或彎彎曲曲的「青筋」,甚至感到小腿腫脹、痠痛,但此階段患者並非一定要動手術。當病情發展至第3期以上,即腳眼位置皮膚變深色,出現痕癢及傷口等病徵,屆時便需及早接受手術,阻止病情惡化。現時的靜脈曲張治療已有很多微創選擇,但臨床上最重要的是,病人必須於治療前接受準確的診斷,讓醫生為不同程度的個案提供相關的治療及護理建議。

要作出準確診斷,醫生要先了解患者病歷,並做臨床檢查,而「多普勒超聲波血管掃描」(Duplex Ultrasound Scan),能準確顯示功能不良的靜脈血管,有助醫生為病人制訂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現時大部分病人在接受治療前,都會以超聲波作詳盡檢查,患者接受掃描期間須站立不動,醫生會在病人腿部不同位置按壓,使靜脈血液流動,以找出有問題的靜脈。現時這類檢查已可在診所內進行,醫生由問症、檢查、掃描到診斷可「一站式」地完成,不用像舊日般,病人要另外到別處掃描,再等候報告。

這種診斷方式其中一個好處是,醫生可第一身地因應出現問題的血管情況,即時計劃治療方案,大大提高治療效果。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 續















資料來源: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靜脈腔內激光治療

提起靜脈曲張,當患者經外科醫生評估,認為一般保守性治療(例如壓力襪等),已不足以處理有關的病徵時,可能會安排他們接受手術治療。除了傳統的外科手術外,「靜脈腔內激光」亦是一種新的微創治療選擇。

靜脈腔內激光治療程序可以日間手術方式,在診所進行,病人在過程中完全清醒,而醫生亦會利用超聲波儀器監察血管狀況。手術時,醫生先在病人的大腿注射局部麻醉藥物,並在大腿開一個比針孔略大的小切口,然後把光纖導管從傷口進入靜脈,穿越患病的靜脈時,光纖便會發放激光能量,燒灼靜脈壁令其萎縮,最終令整條靜脈被消融,徹底解決靜脈曲張的問題。


與傳統手術比較,靜脈腔內激光治療的創傷性較低,病人亦不必全身麻醉,康復時間較短,術後疼痛、傷口紅腫等情況亦較輕微。病人在治療後,稍經休息已經可以落地行走,日常生活基本上不受大影響,約兩星期後可逐步恢復運動。


靜脈腔內激光治療一般只需作局部麻醉,適合大多數的病人使用,即使本身患有疾病或服食藥物而不能全身麻醉的病人,亦可以接受此治療。而治療的傷口較全統手術小,傷口腫脹及痛楚等後遺症亦較輕,大部分人完成治療後即日可恢復正常活動。


讀者亦須留意,這種技術主要針對較大的靜脈曲張,並不適合用於處理較幼細、過於彎曲或異常的血管。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9%9D%9C%E8%84%88%E8%85%94%E5%85%A7%E6%BF%80%E5%85%89%E6%B2%BB%E7%99%82-19237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壓力襪表現參差 三款難預防靜脈曲張 呢款物美價廉…(上)

長期站立工作的上班族及少活動或是靜脈瓣膜老化的長者,都是罹患靜脈曲張的高危族群。為了緩解腿部不適症狀,預防靜脈曲張,不少人會選擇穿著壓力襪。消委會今日(15日)出版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檢視市面上10款壓力襪在壓力、耐用性、舒適性、標籤資料等方面的表現,發現有三款未能有效促進血液回流、一款洗濯後嚴重縮水變形,而且大部分型號未提供詳盡的尺碼資料,變相令消費者難以選擇適合的尺碼。

此次共測試10款壓力襪,當中SLIMWALK表現最佳,總體得分達5星,售價只有148元,物美價廉;而售價139元、sk ANGEL的一款壓力襪在壓力表現及耐用程度方面都表現欠佳,總評只有1星。消委會並提醒,壓力襪並不是越緊越好,若無嚴重的靜脈曲張,自行穿上壓力過大的壓力襪,反而影響血液循環、造成反效果。

今次消委會的測試由本港獨立實驗室進行,參考國際ISO標準、英國BS標準、美過紡織化學師協會AATCC標準、美國材料及實驗協會ASTM標準及日本JIS標準進行。其中SLIMWALK(PH652)、CAROLON(Health Support Medical Compression/Knee C)以及Gloria(Lady Gloria 18 Support Stockings/G-140-PS4)綜合表現較好。

因中高壓及高壓級別的壓力襪須經由醫生或專業人士診斷後處方購買,是次消委會測試的10款壓力襪均為非處方、可公開購買到的產品,主要用作預防靜脈曲張或防止症狀惡化。10款當中,有3款為襪褲款,7款為膝襪款式,售價介乎於139元至468元之間。









3款壓力比例不合要求 或不能有效促進血液回流


消委會指,壓力襪所提供的壓力必須平均分布,且需要下緊上鬆,才能達到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向上推進至心臟的功效。售價達468元的德國產「ofa bamberg」膝襪(gilofa 2000 Support and travel stockings)、165元「旅行家KOOLFREE」(醫用輔助健康壓力襪/28901)、以及「sk ANGEL」(保健舒適壓力褲/8002)在小腿提供的壓力位足踝壓力的88.8%至90.4%,壓力比例不符合要求,或許未能有效將靜脈血液向上推進。

sk ANGEL受測試的襪褲大腿所有壓力只有小腿的35.3%,低於標準下限,同樣未能有效將靜脈血液向上推進。





.........續



資料來源: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323505/%E6%B6%88%E5%A7%94%E6%9C%83-%E5%A3%93%E5%8A%9B%E8%A5%AA%E8%A1%A8%E7%8F%BE%E5%8F%83%E5%B7%AE-%E4%B8%89%E6%AC%BE%E9%9B%A3%E9%A0%90%E9%98%B2%E9%9D%9C%E8%84%88%E6%9B%B2%E5%BC%B5-%E5%91%A2%E6%AC%BE%E7%89%A9%E7%BE%8E%E5%83%B9%E5%BB%89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放血」有用嗎?

在治病的過程,要根治病情,必須要對症下藥,從問題的源頭着手,否則,病情只會不斷復發,甚至惡化,影響健康。

李女士患有靜脈曲張問題多年,下肢的一組靜脈血管失去正常功能,令血液由上而下倒流至小腿及足踝,本已習以為常,一直沒有認真求診,但近年不適的感覺越來越嚴重,腫脹、酸軟、抽筋等症狀每天都出現。

由於小腿的靜脈血管總是脹脹的,她以為那便是問題所在,殊不知血液倒流的源頭,是隱藏於一些看不到的地方,有人建議把小腿脹起靜脈血管裏面的血液釋放出來,便能解決問題,她亦深信不疑。

於是她真的去接受「放血」治療,把小腿上脹起靜脈血管刺破,每次放出數十到數百毫升的血液。放血過後, 症狀初時是有舒緩的,原本脹起來的血管看來亦退了些 ,但可惜數星期後又再故態復萌,經過十多次的放血治療,仍然看不到曲張的靜脈消失,反而多了頭暈氣喘的症狀,而曾經放血的位置甚至出現傷口。

後來經過專科醫生檢查,發現頭暈氣喘的症狀,是因反覆放血引致貧血而起的,而放血亦只是短暫舒緩症狀 並沒有觸及根源的靜脈曲張問題,故復發是必然的。

後來他接受了超聲波檢查,找出了隱藏着有血液倒流的靜脈,再以微創血管手術,從根源着手把有問題的靜脈清除,以改善腿部的靜脈血液循環,這樣才可以從根源着手解決問題,以保持身體健康。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8月23日 星期四

外科手術治療





1. 手術的過程是怎樣?

外科手術是一個有效及可以提供持久療效的治療選擇,而過程亦十分安全,病人一般會在全身或半身麻醉的情況下接受手術。 以最多人採用的大隱靜脈抽除手為例,醫生首先在大腿近腹部或膝蓋旁邊的位置,切開一個數厘米長的開口,然後將有問題的靜脈抽出,至於血液則可繼續透過,系統如常流動。 醫生會縫合傷口及以繃帶妥善包扎,病人在手術後數小時已經可以走動,數天後醫生會拆掉繃帶,並為病人戴上度身訂造的壓力套,以減低傷口出問題的機會,維時大約兩星期。手術傷口及大腿可能有一些瘀腫及疼痛等不適,一般在兩至三星期內會逐漸減退。


2. 手術有何用處?

傳統手術可以處理大部份靜脈曲張問題, 對於不適合微創治療, 如靜脈過於扭曲或異常等,便需要以傳統的手術方法處理。外科專科醫生會因應病人的狀況,建議最適切的治療方案。






資料來源: http://veno.com.hk/varicose-vein-surgery.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