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足病診療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足病診療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慎選涼鞋防足患(下)




長期受壓易出事

若本身患有扁平足、高弓足、拇趾外翻、腳趾變形、足底筋膜發炎等問題的人士,在選擇涼鞋時,要更加小心。林醫師說︰「患有腳趾變形者,穿着鞋頭太窄或鞋跟太高的鞋,或會增加腳趾所受的壓力,加上與鞋履持續摩擦,可導致骨膜腫脹、發炎和疼痛。若腳上出現厚繭、拇趾外翻等問題,多數因為行路姿勢不正確,導致長期受壓,若再穿鬆垮的涼鞋,這些壓力點會因為沒有足夠支撐,與鞋面摩擦,令問題惡化,因此我建議有足患者可選用加入了矯型鞋墊的涼鞋,幫助紓緩壓力。與此同時,不妨選擇腳跟前後有魔術貼鞋帶包裹的款式,好處是可以調校鬆緊,讓雙腳有活動空間之餘,又不會在鬆垮的鞋中晃動。

足跟後必定要有鞋帶包裹,以鞏固足跟位置,增加行路的穩定性。切勿選擇幼身鞋帶的款式,因難以全面包裹足跟。鞋底方面,太薄或太硬都會增加足部壓力,一般人可選擇具吸震功能的鞋底,若有扁平足、高弓足等足部問題的人,則要揀選足弓位置有厚墊支撐的鞋底,以紓緩足部壓力。」


提防真菌侵襲

林醫師特別提醒大家注意個人衞生,尤其在潮濕炎熱的天氣,最適合真菌生長。穿着涼鞋時,有機會接觸公眾場所的真菌,加上長期穿着,涼鞋物料吸收的汗水會成為真菌的溫床,繼而觸發香港腳、灰甲等問題。平時着涼鞋,盡可能穿上棉襪,亦應勤加清潔涼鞋,避免真菌積聚。


足部紓壓運動示範







資料來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70331/00298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7月10日 星期三

慎選涼鞋防足患(上)



暮春三月,天氣晴和,透氣又易穿的涼鞋是時候出場了!不過,穿着涼鞋都有其學問,除了要因應腳部狀況作出適當選擇,亦要避免長期穿着,否則有可能損害足部健康——起初是小腿肌肉拉緊,行路時足跟後端位置有點疼痛,繼而出現紅腫發炎的徵狀,甚至可演變成阿基里斯肌腱發炎,實在不容忽視!

 
鞋跟勿超過2吋

今時今日,涼鞋已是時尚鞋款,除了平底款,還有高跟款與鬆糕款,而後兩者或會影響足部健康。足病診療師林喜民說:「穿着高跟涼鞋行走,易將壓力聚焦於前掌位置,久而久之,可能會令該位置發炎。再者,由於行路傾向不穩定,小腿肌肉會嚴重拉緊,甚至造成足裹附近的筋腱發炎。建議不要選高跟涼鞋,即使要穿着,鞋跟也不要超過2吋高。另外,厚底鬆糕鞋的着地點太高,後跟位置加高,同樣會令人行路不穩定,重心過分傾前,易令小腿肌肉繃緊,嚴重的話有可能影響膝蓋,導致腰骨疼痛等問題。即使是平底款鬆糕鞋,也因為離地太高,可導致行路時腳掌的屈摺未如理想,而不良的行路姿勢,可能會觸發腳筋膜拉傷或發炎。」






......續



資料來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70331/00298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慎選涼鞋防足患(下)




長期受壓易出事

若本身患有扁平足、高弓足、拇趾外翻、腳趾變形、足底筋膜發炎等問題的人士,在選擇涼鞋時,要更加小心。林醫師說︰「患有腳趾變形者,穿着鞋頭太窄或鞋跟太高的鞋,或會增加腳趾所受的壓力,加上與鞋履持續摩擦,可導致骨膜腫脹、發炎和疼痛。若腳上出現厚繭、拇趾外翻等問題,多數因為行路姿勢不正確,導致長期受壓,若再穿鬆垮的涼鞋,這些壓力點會因為沒有足夠支撐,與鞋面摩擦,令問題惡化,因此我建議有足患者可選用加入了矯型鞋墊的涼鞋,幫助紓緩壓力。與此同時,不妨選擇腳跟前後有魔術貼鞋帶包裹的款式,好處是可以調校鬆緊,讓雙腳有活動空間之餘,又不會在鬆垮的鞋中晃動。

足跟後必定要有鞋帶包裹,以鞏固足跟位置,增加行路的穩定性。切勿選擇幼身鞋帶的款式,因難以全面包裹足跟。鞋底方面,太薄或太硬都會增加足部壓力,一般人可選擇具吸震功能的鞋底,若有扁平足、高弓足等足部問題的人,則要揀選足弓位置有厚墊支撐的鞋底,以紓緩足部壓力。」


提防真菌侵襲

林醫師特別提醒大家注意個人衞生,尤其在潮濕炎熱的天氣,最適合真菌生長。穿着涼鞋時,有機會接觸公眾場所的真菌,加上長期穿着,涼鞋物料吸收的汗水會成為真菌的溫床,繼而觸發香港腳、灰甲等問題。平時着涼鞋,盡可能穿上棉襪,亦應勤加清潔涼鞋,避免真菌積聚。


足部紓壓運動示範







資料來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70331/00298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

慎選涼鞋防足患(上)



暮春三月,天氣晴和,透氣又易穿的涼鞋是時候出場了!不過,穿着涼鞋都有其學問,除了要因應腳部狀況作出適當選擇,亦要避免長期穿着,否則有可能損害足部健康——起初是小腿肌肉拉緊,行路時足跟後端位置有點疼痛,繼而出現紅腫發炎的徵狀,甚至可演變成阿基里斯肌腱發炎,實在不容忽視!

 
鞋跟勿超過2吋

今時今日,涼鞋已是時尚鞋款,除了平底款,還有高跟款與鬆糕款,而後兩者或會影響足部健康。足病診療師林喜民說:「穿着高跟涼鞋行走,易將壓力聚焦於前掌位置,久而久之,可能會令該位置發炎。再者,由於行路傾向不穩定,小腿肌肉會嚴重拉緊,甚至造成足裹附近的筋腱發炎。建議不要選高跟涼鞋,即使要穿着,鞋跟也不要超過2吋高。另外,厚底鬆糕鞋的着地點太高,後跟位置加高,同樣會令人行路不穩定,重心過分傾前,易令小腿肌肉繃緊,嚴重的話有可能影響膝蓋,導致腰骨疼痛等問題。即使是平底款鬆糕鞋,也因為離地太高,可導致行路時腳掌的屈摺未如理想,而不良的行路姿勢,可能會觸發腳筋膜拉傷或發炎。」






......續



資料來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70331/00298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趾間神經瘤 / 足底筋膜炎

 

趾間神經瘤是由於趾間神經附近的骨或其他組織互相摩擦,刺激神經線,導致腫脹,常於第 三及四隻腳趾之間出現。成因可以是因為不正常的骨骼結構或穿着不合適的鞋履,而引致腳部受壓,形成神經瘤。

患者會感到足底或腳趾之間有麻痺、灼痛、刺痛的 感覺。保守治療包括使用軟墊、足部治療用品、度腳訂做矯型鞋墊等。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部過度受壓,導致足底筋膜(連接足跟到前腳掌的軟組織)發炎所致。正常情況下,足底筋膜有避震及支撐足弓的作用,不過若足底筋膜拉得太緊, 會造成微細的撕裂,這情況便會令到筋膜發炎。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會感到足底刺痛或灼痛,情況於早上較嚴重。


當足部舒展過後痛楚便會減輕,但長時間站立或坐下 後,痛楚有可能再出現。治療方法 – 包括物理治療、足科減壓鞋墊及鞋履。





資料來源:   http://podi.com.hk/plantar-fasciitis.html#topic2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慎選涼鞋防足患(下)



長期受壓易出事

若本身患有扁平足、高弓足、拇趾外翻、腳趾變形、足底筋膜發炎等問題的人士,在選擇涼鞋時,要更加小心。林醫師說︰「患有腳趾變形者,穿着鞋頭太窄或鞋跟太高的鞋,或會增加腳趾所受的壓力,加上與鞋履持續摩擦,可導致骨膜腫脹、發炎和疼痛。若腳上出現厚繭、拇趾外翻等問題,多數因為行路姿勢不正確,導致長期受壓,若再穿鬆垮的涼鞋,這些壓力點會因為沒有足夠支撐,與鞋面摩擦,令問題惡化,因此我建議有足患者可選用加入了矯型鞋墊的涼鞋,幫助紓緩壓力。與此同時,不妨選擇腳跟前後有魔術貼鞋帶包裹的款式,好處是可以調校鬆緊,讓雙腳有活動空間之餘,又不會在鬆垮的鞋中晃動。

足跟後必定要有鞋帶包裹,以鞏固足跟位置,增加行路的穩定性。切勿選擇幼身鞋帶的款式,因難以全面包裹足跟。鞋底方面,太薄或太硬都會增加足部壓力,一般人可選擇具吸震功能的鞋底,若有扁平足、高弓足等足部問題的人,則要揀選足弓位置有厚墊支撐的鞋底,以紓緩足部壓力。」


提防真菌侵襲

林醫師特別提醒大家注意個人衞生,尤其在潮濕炎熱的天氣,最適合真菌生長。穿着涼鞋時,有機會接觸公眾場所的真菌,加上長期穿着,涼鞋物料吸收的汗水會成為真菌的溫床,繼而觸發香港腳、灰甲等問題。平時着涼鞋,盡可能穿上棉襪,亦應勤加清潔涼鞋,避免真菌積聚。


足部紓壓運動示範







資料來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70331/00298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慎選涼鞋防足患(上)



暮春三月,天氣晴和,透氣又易穿的涼鞋是時候出場了!不過,穿着涼鞋都有其學問,除了要因應腳部狀況作出適當選擇,亦要避免長期穿着,否則有可能損害足部健康——起初是小腿肌肉拉緊,行路時足跟後端位置有點疼痛,繼而出現紅腫發炎的徵狀,甚至可演變成阿基里斯肌腱發炎,實在不容忽視!

 
鞋跟勿超過2吋

今時今日,涼鞋已是時尚鞋款,除了平底款,還有高跟款與鬆糕款,而後兩者或會影響足部健康。足病診療師林喜民說:「穿着高跟涼鞋行走,易將壓力聚焦於前掌位置,久而久之,可能會令該位置發炎。再者,由於行路傾向不穩定,小腿肌肉會嚴重拉緊,甚至造成足裹附近的筋腱發炎。建議不要選高跟涼鞋,即使要穿着,鞋跟也不要超過2吋高。另外,厚底鬆糕鞋的着地點太高,後跟位置加高,同樣會令人行路不穩定,重心過分傾前,易令小腿肌肉繃緊,嚴重的話有可能影響膝蓋,導致腰骨疼痛等問題。即使是平底款鬆糕鞋,也因為離地太高,可導致行路時腳掌的屈摺未如理想,而不良的行路姿勢,可能會觸發腳筋膜拉傷或發炎。」






......續



資料來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70331/00298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慎選涼鞋防足患(下)



長期受壓易出事

若本身患有扁平足、高弓足、拇趾外翻、腳趾變形、足底筋膜發炎等問題的人士,在選擇涼鞋時,要更加小心。林醫師說︰「患有腳趾變形者,穿着鞋頭太窄或鞋跟太高的鞋,或會增加腳趾所受的壓力,加上與鞋履持續摩擦,可導致骨膜腫脹、發炎和疼痛。若腳上出現厚繭、拇趾外翻等問題,多數因為行路姿勢不正確,導致長期受壓,若再穿鬆垮的涼鞋,這些壓力點會因為沒有足夠支撐,與鞋面摩擦,令問題惡化,因此我建議有足患者可選用加入了矯型鞋墊的涼鞋,幫助紓緩壓力。與此同時,不妨選擇腳跟前後有魔術貼鞋帶包裹的款式,好處是可以調校鬆緊,讓雙腳有活動空間之餘,又不會在鬆垮的鞋中晃動。

足跟後必定要有鞋帶包裹,以鞏固足跟位置,增加行路的穩定性。切勿選擇幼身鞋帶的款式,因難以全面包裹足跟。鞋底方面,太薄或太硬都會增加足部壓力,一般人可選擇具吸震功能的鞋底,若有扁平足、高弓足等足部問題的人,則要揀選足弓位置有厚墊支撐的鞋底,以紓緩足部壓力。」


提防真菌侵襲

林醫師特別提醒大家注意個人衞生,尤其在潮濕炎熱的天氣,最適合真菌生長。穿着涼鞋時,有機會接觸公眾場所的真菌,加上長期穿着,涼鞋物料吸收的汗水會成為真菌的溫床,繼而觸發香港腳、灰甲等問題。平時着涼鞋,盡可能穿上棉襪,亦應勤加清潔涼鞋,避免真菌積聚。


足部紓壓運動示範







資料來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70331/00298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慎選涼鞋防足患(上)



暮春三月,天氣晴和,透氣又易穿的涼鞋是時候出場了!不過,穿着涼鞋都有其學問,除了要因應腳部狀況作出適當選擇,亦要避免長期穿着,否則有可能損害足部健康——起初是小腿肌肉拉緊,行路時足跟後端位置有點疼痛,繼而出現紅腫發炎的徵狀,甚至可演變成阿基里斯肌腱發炎,實在不容忽視!

 
鞋跟勿超過2吋

今時今日,涼鞋已是時尚鞋款,除了平底款,還有高跟款與鬆糕款,而後兩者或會影響足部健康。足病診療師林喜民說:「穿着高跟涼鞋行走,易將壓力聚焦於前掌位置,久而久之,可能會令該位置發炎。再者,由於行路傾向不穩定,小腿肌肉會嚴重拉緊,甚至造成足裹附近的筋腱發炎。建議不要選高跟涼鞋,即使要穿着,鞋跟也不要超過2吋高。另外,厚底鬆糕鞋的着地點太高,後跟位置加高,同樣會令人行路不穩定,重心過分傾前,易令小腿肌肉繃緊,嚴重的話有可能影響膝蓋,導致腰骨疼痛等問題。即使是平底款鬆糕鞋,也因為離地太高,可導致行路時腳掌的屈摺未如理想,而不良的行路姿勢,可能會觸發腳筋膜拉傷或發炎。」






......續



資料來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70331/00298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