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動脈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動脈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2)

 


如果有個動脈瘤……

超聲波檢查主動脈若是正常,不需要年年做,因為血管瘤不是一天長成的,可以隔5年,甚至10年再做,但若是檢查腹主動脈時發現有個小血管瘤,也不必恐慌,只要小於5cm,便沒有太大的破裂危險。醫學定義主動脈膨脹超過3cm才能稱為血管瘤,而血管瘤大約每年增大10%,舉例說現時是4cm,一年後便大約4.4CM,兩年便接近5cm。



預防

腹主動脈瘤是倨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通常動脈瘤要膨脹至一定的大小才有機會摸得到。我們的主動脈直徑大約只有2-3cm,血管瘤的直徑若是高於5cm的話便有破裂可能,醫學界常以此為分界線,即是說超過5cm以上的血管瘤便需要醫療處理,而5cm以下則以監察為主。

治療腹主動脈瘤主要是手術,雖然現時的手術風險很低,但再安全的手術都存在一定風險。大部份人(尤其長者)都會認為主動脈瘤並非癌症,在身體內沒有危險性,不切冒險手術。
問題是,腹主動脈瘤是會隨著時間增大,大於5cm的腹主動脈瘤每年平均破裂率約為15%,醫生認為,平衡利害後,應考慮先做手術治療。

如果能早作預防,在破裂前手術,在良好醫療監控下,風險是可控的,亦免破裂時救治不及而迥成遺憾。



絕對值得的超聲波檢查

面對腹主動脈瘤的威脅,謝卓華醫生認為,以個人健康角度來考慮,反正我們每年都會做健康檢查,不妨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

「香港人對腹主動脈瘤的認識較少,所以警覺性不高,又因為沒有特別不適症狀,沒有對生活造成困擾,故此沒有主動做檢查的意欲。若是50歲以上,每年都會做簡單身體檢查,可以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檢查並不是只為看看有沒有腹主動脈瘤,亦可以看看肝膽情況,一舉多得。」

謝卓華醫生認為,做腹部的超聲波檢查可排除一些可以早期發現﹑致命卻又能根治的疾病。
腹主動脈瘤隱蔽性強,殺傷力高。超聲波檢查花費不大卻可有效檢測,是擁有高危因素,或是年紀不輕的人士,絕對值得做的檢查。

(完)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1)




動脈瘤是惡性腫瘤?

腹主動脈瘤雖然稱為「瘤」,但並不是惡性腫瘤,動脈瘤只是血管壁脹大所致而非細胞轉變成為會擴散至其他器官組織的惡性細胞,與坊間所理解的「瘤」等如癌症並不相同,不過,殺傷力卻一點也不遜於癌症。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後會大量出血,可以短時間內奪命。


症狀

事 實上在未破裂之前,腹主動脈瘤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常被患者忽略,要察覺腹主動脈瘤很大程度需要患者自我警覺。當腹主動脈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有些患者是 可以在腹部肚臍附近用手觸摸得到,最常見是晚間靜止時候,平躺在床上時可發現一個隨著心臟速度跳動的硬塊,但若是主動脈瘤的體積只有3-4cm的話,則較難察覺。而且,身形若是較為肥胖的患者,通常都是觸摸不到。除或可能摸得到之外,主動脈瘤沒有其他特異症狀,只有在接近破裂之前,患者會出現肚痛或是背痛。


半急症與急症

香 港的急症室通常分急症與分急症,腹主動脈瘤可說是急中之急,由破裂出血而至死亡的時間非常短。急症室對緊急病症,例如腹主動脈瘤這一類疾病具有相當高的警 覺,病人若出現腹部劇痛﹑低血壓暈厥這些主動脈瘤破裂症狀,急症人員會即時為病人做超聲波檢查,其中包括主動脈,若發現主動脈大於正常,便會立即安排檢查 或手術。

若是患者已經有確診腹主動脈瘤的病史而出現肚痛﹑背痛症狀,在醫療處理上會判別為半急症,需盡快處理。如果已開始出血,患者會感到劇痛,則是非常緊急的急症。
不過,當病人被送到急症室,就算醫護人員如何爭分奪秒,過程如何毫無耽誤,病人被送進手術室,可能都需要半個小時,有些病人很可能已經等不及。

曾經有調查研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的存活率,發現部分患者根本來不及送院便已死亡,而能夠到達醫院且趕及送進手術室的,就算手術完善進行,死亡率仍高達40-50%
*腦血管瘤:腦血管瘤亦很常見,但發病群組與腹主動脈瘤並不一樣,腦血管瘤與血管硬化關係不大,與年齡關係亦不大,故此腦血管發病的病人群組與腹主動脈瘤的並不相同。


高危因素

臨床上,腹主動脈瘤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醫生才有可能抉到,但如果沒有症狀的話,無論病人或是醫生都很難從表面偵察它的存在。想知道是否有腹主動脈瘤很白簡單,只要做個超聲波檢查便可知道,如果具有以下高危因素就應做檢查了。

高齡(60歲以上)
高血壓 
 高膽固醇 
 糖尿病
 抽煙

對於腹主動脈瘤的預防,香港較為落後,英國很早已實行全民篩檢,條件是60歲以上男性,有吸煙習慣,建議進行超聲波檢查望動脈。這是因為英國政府認為與其投放資源在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挽救生命,不如投放資源作為預防,減低死亡率之餘亦減少命失去對社會造成損失。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2)




 
 
如果有個動脈瘤……
超聲波檢查主動脈若是正常,不需要年年做,因為血管瘤不是一天長成的,可以隔5年,甚至10年再做,但若是檢查腹主動脈時發現有個小血管瘤,也不必恐慌,只要小於5cm,便沒有太大的破裂危險。醫學定義主動脈膨脹超過3cm才能稱為血管瘤,而血管瘤大約每年增大10%,舉例說現時是4cm,一年後便大約4.4CM,兩年便接近5cm


 
預防
腹主動脈瘤是倨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通常動脈瘤要膨脹至一定的大小才有機會摸得到。我們的主動脈直徑大約只有2-3cm,血管瘤的直徑若是高於5cm的話便有破裂可能,醫學界常以此為分界線,即是說超過5cm以上的血管瘤便需要醫療處理,而5cm以下則以監察為主。

治療腹主動脈瘤主要是手術,雖然現時的手術風險很低,但再安全的手術都存在一定風險。大部份人(尤其長者)都會認為主動脈瘤並非癌症,在身體內沒有危險性,不切冒險手術。
問題是,腹主動脈瘤是會隨著時間增大,大於5cm的腹主動脈瘤每年平均破裂率約為15%,醫生認為,平衡利害後,應考慮先做手術治療。

如果能早作預防,在破裂前手術,在良好醫療監控下,風險是可控的,亦免破裂時救治不及而迥成遺憾。


 
絕對值得的超聲波檢查
面對腹主動脈瘤的威脅,謝卓華醫生認為,以個人健康角度來考慮,反正我們每年都會做健康檢查,不妨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

「香港人對腹主動脈瘤的認識較少,所以警覺性不高,又因為沒有特別不適症狀,沒有對生活造成困擾,故此沒有主動做檢查的意欲。若是50歲以上,每年都會做簡單身體檢查,可以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檢查並不是只為看看有沒有腹主動脈瘤,亦可以看看肝膽情況,一舉多得。」

謝卓華醫生認為,做腹部的超聲波檢查可排除一些可以早期發現﹑致命卻又能根治的疾病。
腹主動脈瘤隱蔽性強,殺傷力高。超聲波檢查花費不大卻可有效檢測,是擁有高危因素,或是年紀不輕的人士,絕對值得做的檢查。

(完)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1)



 
動脈瘤是惡性腫瘤?
腹主動脈瘤雖然稱為「瘤」,但並不是惡性腫瘤,動脈瘤只是血管壁脹大所致而非細胞轉變成為會擴散至其他器官組織的惡性細胞,與坊間所理解的「瘤」等如癌症並不相同,不過,殺傷力卻一點也不遜於癌症。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後會大量出血,可以短時間內奪命。

 
症狀
事 實上在未破裂之前,腹主動脈瘤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常被患者忽略,要察覺腹主動脈瘤很大程度需要患者自我警覺。當腹主動脈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有些患者是 可以在腹部肚臍附近用手觸摸得到,最常見是晚間靜止時候,平躺在床上時可發現一個隨著心臟速度跳動的硬塊,但若是主動脈瘤的體積只有3-4cm的話,則較難察覺。而且,身形若是較為肥胖的患者,通常都是觸摸不到。除或可能摸得到之外,主動脈瘤沒有其他特異症狀,只有在接近破裂之前,患者會出現肚痛或是背痛。

 
半急症與急症
香 港的急症室通常分急症與分急症,腹主動脈瘤可說是急中之急,由破裂出血而至死亡的時間非常短。急症室對緊急病症,例如腹主動脈瘤這一類疾病具有相當高的警 覺,病人若出現腹部劇痛﹑低血壓暈厥這些主動脈瘤破裂症狀,急症人員會即時為病人做超聲波檢查,其中包括主動脈,若發現主動脈大於正常,便會立即安排檢查 或手術。

若是患者已經有確診腹主動脈瘤的病史而出現肚痛﹑背痛症狀,在醫療處理上會判別為半急症,需盡快處理。如果已開始出血,患者會感到劇痛,則是非常緊急的急症。
不過,當病人被送到急症室,就算醫護人員如何爭分奪秒,過程如何毫無耽誤,病人被送進手術室,可能都需要半個小時,有些病人很可能已經等不及。

曾經有調查研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的存活率,發現部分患者根本來不及送院便已死亡,而能夠到達醫院且趕及送進手術室的,就算手術完善進行,死亡率仍高達40-50%
*腦血管瘤:腦血管瘤亦很常見,但發病群組與腹主動脈瘤並不一樣,腦血管瘤與血管硬化關係不大,與年齡關係亦不大,故此腦血管發病的病人群組與腹主動脈瘤的並不相同。

 
高危因素
臨床上,腹主動脈瘤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醫生才有可能抉到,但如果沒有症狀的話,無論病人或是醫生都很難從表面偵察它的存在。想知道是否有腹主動脈瘤很白簡單,只要做個超聲波檢查便可知道,如果具有以下高危因素就應做檢查了。

高齡(60歲以上)
高血壓 
 高膽固醇 
 糖尿病
 抽煙

對於腹主動脈瘤的預防,香港較為落後,英國很早已實行全民篩檢,條件是60歲以上男性,有吸煙習慣,建議進行超聲波檢查望動脈。這是因為英國政府認為與其投放資源在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挽救生命,不如投放資源作為預防,減低死亡率之餘亦減少命失去對社會造成損失。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2)




 
 
如果有個動脈瘤……
超聲波檢查主動脈若是正常,不需要年年做,因為血管瘤不是一天長成的,可以隔5年,甚至10年再做,但若是檢查腹主動脈時發現有個小血管瘤,也不必恐慌,只要小於5cm,便沒有太大的破裂危險。醫學定義主動脈膨脹超過3cm才能稱為血管瘤,而血管瘤大約每年增大10%,舉例說現時是4cm,一年後便大約4.4CM,兩年便接近5cm


 
預防
腹主動脈瘤是倨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通常動脈瘤要膨脹至一定的大小才有機會摸得到。我們的主動脈直徑大約只有2-3cm,血管瘤的直徑若是高於5cm的話便有破裂可能,醫學界常以此為分界線,即是說超過5cm以上的血管瘤便需要醫療處理,而5cm以下則以監察為主。

治療腹主動脈瘤主要是手術,雖然現時的手術風險很低,但再安全的手術都存在一定風險。大部份人(尤其長者)都會認為主動脈瘤並非癌症,在身體內沒有危險性,不切冒險手術。
問題是,腹主動脈瘤是會隨著時間增大,大於5cm的腹主動脈瘤每年平均破裂率約為15%,醫生認為,平衡利害後,應考慮先做手術治療。

如果能早作預防,在破裂前手術,在良好醫療監控下,風險是可控的,亦免破裂時救治不及而迥成遺憾。


 
絕對值得的超聲波檢查
面對腹主動脈瘤的威脅,謝卓華醫生認為,以個人健康角度來考慮,反正我們每年都會做健康檢查,不妨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

「香港人對腹主動脈瘤的認識較少,所以警覺性不高,又因為沒有特別不適症狀,沒有對生活造成困擾,故此沒有主動做檢查的意欲。若是50歲以上,每年都會做簡單身體檢查,可以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檢查並不是只為看看有沒有腹主動脈瘤,亦可以看看肝膽情況,一舉多得。」

謝卓華醫生認為,做腹部的超聲波檢查可排除一些可以早期發現﹑致命卻又能根治的疾病。
腹主動脈瘤隱蔽性強,殺傷力高。超聲波檢查花費不大卻可有效檢測,是擁有高危因素,或是年紀不輕的人士,絕對值得做的檢查。

(完)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1)



 
動脈瘤是惡性腫瘤?
腹主動脈瘤雖然稱為「瘤」,但並不是惡性腫瘤,動脈瘤只是血管壁脹大所致而非細胞轉變成為會擴散至其他器官組織的惡性細胞,與坊間所理解的「瘤」等如癌症並不相同,不過,殺傷力卻一點也不遜於癌症。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後會大量出血,可以短時間內奪命。

 
症狀
事 實上在未破裂之前,腹主動脈瘤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常被患者忽略,要察覺腹主動脈瘤很大程度需要患者自我警覺。當腹主動脈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有些患者是 可以在腹部肚臍附近用手觸摸得到,最常見是晚間靜止時候,平躺在床上時可發現一個隨著心臟速度跳動的硬塊,但若是主動脈瘤的體積只有3-4cm的話,則較難察覺。而且,身形若是較為肥胖的患者,通常都是觸摸不到。除或可能摸得到之外,主動脈瘤沒有其他特異症狀,只有在接近破裂之前,患者會出現肚痛或是背痛。

 
半急症與急症
香 港的急症室通常分急症與分急症,腹主動脈瘤可說是急中之急,由破裂出血而至死亡的時間非常短。急症室對緊急病症,例如腹主動脈瘤這一類疾病具有相當高的警 覺,病人若出現腹部劇痛﹑低血壓暈厥這些主動脈瘤破裂症狀,急症人員會即時為病人做超聲波檢查,其中包括主動脈,若發現主動脈大於正常,便會立即安排檢查 或手術。

若是患者已經有確診腹主動脈瘤的病史而出現肚痛﹑背痛症狀,在醫療處理上會判別為半急症,需盡快處理。如果已開始出血,患者會感到劇痛,則是非常緊急的急症。
不過,當病人被送到急症室,就算醫護人員如何爭分奪秒,過程如何毫無耽誤,病人被送進手術室,可能都需要半個小時,有些病人很可能已經等不及。

曾經有調查研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的存活率,發現部分患者根本來不及送院便已死亡,而能夠到達醫院且趕及送進手術室的,就算手術完善進行,死亡率仍高達40-50%
*腦血管瘤:腦血管瘤亦很常見,但發病群組與腹主動脈瘤並不一樣,腦血管瘤與血管硬化關係不大,與年齡關係亦不大,故此腦血管發病的病人群組與腹主動脈瘤的並不相同。

 
高危因素
臨床上,腹主動脈瘤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醫生才有可能抉到,但如果沒有症狀的話,無論病人或是醫生都很難從表面偵察它的存在。想知道是否有腹主動脈瘤很白簡單,只要做個超聲波檢查便可知道,如果具有以下高危因素就應做檢查了。

高齡(60歲以上)
高血壓 
 高膽固醇 
 糖尿病
 抽煙

對於腹主動脈瘤的預防,香港較為落後,英國很早已實行全民篩檢,條件是60歲以上男性,有吸煙習慣,建議進行超聲波檢查望動脈。這是因為英國政府認為與其投放資源在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挽救生命,不如投放資源作為預防,減低死亡率之餘亦減少命失去對社會造成損失。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2)




如果有個動脈瘤……
超聲波檢查主動脈若是正常,不需要年年做,因為血管瘤不是一天長成的,可以隔5年,甚至10年再做,但若是檢查腹主動脈時發現有個小血管瘤,也不必恐慌,只要小於5cm,便沒有太大的破裂危險。醫學定義主動脈膨脹超過3cm才能稱為血管瘤,而血管瘤大約每年增大10%,舉例說現時是4cm,一年後便大約4.4CM,兩年便接近5cm


預防
腹主動脈瘤是倨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通常動脈瘤要膨脹至一定的大小才有機會摸得到。我們的主動脈直徑大約只有2-3cm,血管瘤的直徑若是高於5cm的話便有破裂可能,醫學界常以此為分界線,即是說超過5cm以上的血管瘤便需要醫療處理,而5cm以下則以監察為主。

治療腹主動脈瘤主要是手術,雖然現時的手術風險很低,但再安全的手術都存在一定風險。大部份人(尤其長者)都會認為主動脈瘤並非癌症,在身體內沒有危險性,不切冒險手術。
問題是,腹主動脈瘤是會隨著時間增大,大於5cm的腹主動脈瘤每年平均破裂率約為15%,醫生認為,平衡利害後,應考慮先做手術治療。

如果能早作預防,在破裂前手術,在良好醫療監控下,風險是可控的,亦免破裂時救治不及而迥成遺憾。


絕對值得的超聲波檢查
面對腹主動脈瘤的威脅,謝卓華醫生認為,以個人健康角度來考慮,反正我們每年都會做健康檢查,不妨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

「香港人對腹主動脈瘤的認識較少,所以警覺性不高,又因為沒有特別不適症狀,沒有對生活造成困擾,故此沒有主動做檢查的意欲。若是50歲以上,每年都會做簡單身體檢查,可以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檢查並不是只為看看有沒有腹主動脈瘤,亦可以看看肝膽情況,一舉多得。」

謝卓華醫生認為,做腹部的超聲波檢查可排除一些可以早期發現﹑致命卻又能根治的疾病。
腹主動脈瘤隱蔽性強,殺傷力高。超聲波檢查花費不大卻可有效檢測,是擁有高危因素,或是年紀不輕的人士,絕對值得做的檢查。

(完)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1)




動脈瘤是惡性腫瘤?
腹主動脈瘤雖然稱為「瘤」,但並不是惡性腫瘤,動脈瘤只是血管壁脹大所致而非細胞轉變成為會擴散至其他器官組織的惡性細胞,與坊間所理解的「瘤」等如癌症並不相同,不過,殺傷力卻一點也不遜於癌症。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後會大量出血,可以短時間內奪命。

症狀
事 實上在未破裂之前,腹主動脈瘤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常被患者忽略,要察覺腹主動脈瘤很大程度需要患者自我警覺。當腹主動脈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有些患者是 可以在腹部肚臍附近用手觸摸得到,最常見是晚間靜止時候,平躺在床上時可發現一個隨著心臟速度跳動的硬塊,但若是主動脈瘤的體積只有3-4cm的話,則較難察覺。而且,身形若是較為肥胖的患者,通常都是觸摸不到。除或可能摸得到之外,主動脈瘤沒有其他特異症狀,只有在接近破裂之前,患者會出現肚痛或是背痛。

半急症與急症
香 港的急症室通常分急症與分急症,腹主動脈瘤可說是急中之急,由破裂出血而至死亡的時間非常短。急症室對緊急病症,例如腹主動脈瘤這一類疾病具有相當高的警 覺,病人若出現腹部劇痛﹑低血壓暈厥這些主動脈瘤破裂症狀,急症人員會即時為病人做超聲波檢查,其中包括主動脈,若發現主動脈大於正常,便會立即安排檢查 或手術。

若是患者已經有確診腹主動脈瘤的病史而出現肚痛﹑背痛症狀,在醫療處理上會判別為半急症,需盡快處理。如果已開始出血,患者會感到劇痛,則是非常緊急的急症。
不過,當病人被送到急症室,就算醫護人員如何爭分奪秒,過程如何毫無耽誤,病人被送進手術室,可能都需要半個小時,有些病人很可能已經等不及。

曾經有調查研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的存活率,發現部分患者根本來不及送院便已死亡,而能夠到達醫院且趕及送進手術室的,就算手術完善進行,死亡率仍高達40-50%
*腦血管瘤:腦血管瘤亦很常見,但發病群組與腹主動脈瘤並不一樣,腦血管瘤與血管硬化關係不大,與年齡關係亦不大,故此腦血管發病的病人群組與腹主動脈瘤的並不相同。

高危因素
臨床上,腹主動脈瘤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醫生才有可能抉到,但如果沒有症狀的話,無論病人或是醫生都很難從表面偵察它的存在。想知道是否有腹主動脈瘤很白簡單,只要做個超聲波檢查便可知道,如果具有以下高危因素就應做檢查了。

高齡(60歲以上)
高血壓 
 高膽固醇 
 糖尿病
 抽煙

對於腹主動脈瘤的預防,香港較為落後,英國很早已實行全民篩檢,條件是60歲以上男性,有吸煙習慣,建議進行超聲波檢查望動脈。這是因為英國政府認為與其投放資源在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挽救生命,不如投放資源作為預防,減低死亡率之餘亦減少命失去對社會造成損失。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2)




如果有個動脈瘤……
超聲波檢查主動脈若是正常,不需要年年做,因為血管瘤不是一天長成的,可以隔5年,甚至10年再做,但若是檢查腹主動脈時發現有個小血管瘤,也不必恐慌,只要小於5cm,便沒有太大的破裂危險。醫學定義主動脈膨脹超過3cm才能稱為血管瘤,而血管瘤大約每年增大10%,舉例說現時是4cm,一年後便大約4.4CM,兩年便接近5cm


預防
腹主動脈瘤是倨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通常動脈瘤要膨脹至一定的大小才有機會摸得到。我們的主動脈直徑大約只有2-3cm,血管瘤的直徑若是高於5cm的話便有破裂可能,醫學界常以此為分界線,即是說超過5cm以上的血管瘤便需要醫療處理,而5cm以下則以監察為主。

治療腹主動脈瘤主要是手術,雖然現時的手術風險很低,但再安全的手術都存在一定風險。大部份人(尤其長者)都會認為主動脈瘤並非癌症,在身體內沒有危險性,不切冒險手術。
問題是,腹主動脈瘤是會隨著時間增大,大於5cm的腹主動脈瘤每年平均破裂率約為15%,醫生認為,平衡利害後,應考慮先做手術治療。

如果能早作預防,在破裂前手術,在良好醫療監控下,風險是可控的,亦免破裂時救治不及而迥成遺憾。


絕對值得的超聲波檢查
面對腹主動脈瘤的威脅,謝卓華醫生認為,以個人健康角度來考慮,反正我們每年都會做健康檢查,不妨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

「香港人對腹主動脈瘤的認識較少,所以警覺性不高,又因為沒有特別不適症狀,沒有對生活造成困擾,故此沒有主動做檢查的意欲。若是50歲以上,每年都會做簡單身體檢查,可以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檢查並不是只為看看有沒有腹主動脈瘤,亦可以看看肝膽情況,一舉多得。」

謝卓華醫生認為,做腹部的超聲波檢查可排除一些可以早期發現﹑致命卻又能根治的疾病。
腹主動脈瘤隱蔽性強,殺傷力高。超聲波檢查花費不大卻可有效檢測,是擁有高危因素,或是年紀不輕的人士,絕對值得做的檢查。

(完)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1)



動脈瘤是惡性腫瘤?
腹主動脈瘤雖然稱為「瘤」,但並不是惡性腫瘤,動脈瘤只是血管壁脹大所致而非細胞轉變成為會擴散至其他器官組織的惡性細胞,與坊間所理解的「瘤」等如癌症並不相同,不過,殺傷力卻一點也不遜於癌症。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後會大量出血,可以短時間內奪命。

症狀
事 實上在未破裂之前,腹主動脈瘤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常被患者忽略,要察覺腹主動脈瘤很大程度需要患者自我警覺。當腹主動脈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有些患者是 可以在腹部肚臍附近用手觸摸得到,最常見是晚間靜止時候,平躺在床上時可發現一個隨著心臟速度跳動的硬塊,但若是主動脈瘤的體積只有3-4cm的話,則較難察覺。而且,身形若是較為肥胖的患者,通常都是觸摸不到。除或可能摸得到之外,主動脈瘤沒有其他特異症狀,只有在接近破裂之前,患者會出現肚痛或是背痛。

半急症與急症
香 港的急症室通常分急症與分急症,腹主動脈瘤可說是急中之急,由破裂出血而至死亡的時間非常短。急症室對緊急病症,例如腹主動脈瘤這一類疾病具有相當高的警 覺,病人若出現腹部劇痛﹑低血壓暈厥這些主動脈瘤破裂症狀,急症人員會即時為病人做超聲波檢查,其中包括主動脈,若發現主動脈大於正常,便會立即安排檢查 或手術。

若是患者已經有確診腹主動脈瘤的病史而出現肚痛﹑背痛症狀,在醫療處理上會判別為半急症,需盡快處理。如果已開始出血,患者會感到劇痛,則是非常緊急的急症。
不過,當病人被送到急症室,就算醫護人員如何爭分奪秒,過程如何毫無耽誤,病人被送進手術室,可能都需要半個小時,有些病人很可能已經等不及。

曾經有調查研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的存活率,發現部分患者根本來不及送院便已死亡,而能夠到達醫院且趕及送進手術室的,就算手術完善進行,死亡率仍高達40-50%
*腦血管瘤:腦血管瘤亦很常見,但發病群組與腹主動脈瘤並不一樣,腦血管瘤與血管硬化關係不大,與年齡關係亦不大,故此腦血管發病的病人群組與腹主動脈瘤的並不相同。

高危因素
臨床上,腹主動脈瘤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醫生才有可能抉到,但如果沒有症狀的話,無論病人或是醫生都很難從表面偵察它的存在。想知道是否有腹主動脈瘤很白簡單,只要做個超聲波檢查便可知道,如果具有以下高危因素就應做檢查了。

高齡(60歲以上)
高血壓 
 高膽固醇 
 糖尿病
 抽煙

對於腹主動脈瘤的預防,香港較為落後,英國很早已實行全民篩檢,條件是60歲以上男性,有吸煙習慣,建議進行超聲波檢查望動脈。這是因為英國政府認為與其投放資源在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挽救生命,不如投放資源作為預防,減低死亡率之餘亦減少命失去對社會造成損失。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腹主動脈瘤治療 (上)

   


開腹手術VS腔內手術

腹主動脈瘤在初期並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但是當長大至一定程度時,就會有破裂危險,一旦主動脈瘤破裂,會造成大量失血,若未及送院,死亡率高達90%,即使在主動脈瘤破裂後即時就醫,仍有機會產生呼吸衰竭﹑中風等併發症,死亡機率亦高達40-50%。
腹主動脈瘤我危害相當高,有人稱之為腹中的定時炸彈,一般無病徵,只在瀕臨破裂時才見腹痛﹑背痛。
 
現時沒有藥物可作預防,治療亦只有手術一途。如果在普通檢查中早已發現主動脈瘤,患者必須戒煙,如有高血壓﹑高膽固醇及糖尿病之類,必須使用相關藥物治療,控制誘發腹主動脈瘤的底因。

如果腹主動脈瘤的直徑大於5cm﹑主動脈已經破裂﹑主動脈即將破裂,或是患者持續性地出現胸痛﹑背痛或腹痛等等,必須手術治療。
若準備手術,醫生需要關於患者動脈瘤更多詳盡的資料來幫助手術進行,患者除了要做超聲波檢查之外,亦需要做電腦掃描。治療手術分開腹式及微創兩大類。


傳統開腹手術

傳統開腹手術是治療腹主動脈瘤的標準手術,亦是最廣為使用的手術。
一般由腹部中央進入,先在腹部切開一道約20公分長度的切口,在主動脈上找出血管瘤,然後切除,再換上口徑大小及長度適合的人造血管,用以代替切除的主動脈血管,重建動脈血流之後縫合傷口。簡單來說,就是把舊血管移除,換上人造血管,如手術良好,人造血管可供多年使用。

傳統開腹手術的好處是重置新血管,避免主動脈瘤繼續擴大或是破裂的危險,缺點是手術創傷大,病人需要接受深度麻醉及剖腹,而且手術時間長,復原期亦長,對患者的身體要求較高,長者或是體弱患者的風險較大,就是可以手術,亦容易出現併發症。
現時傳統的開腹手術已經非常完善,死亡率大約為4%。


血管腔內手術

血管腔內手術(Endovascular Surgery),亦稱為主動脈瘤修復手術(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是較新的微創手術,即是在動脈血管腔內放進支架,目的是隔阻血流進入動脈瘤,使動脈瘤不再脹大。手術需全身麻醉,不需開腔剖腹,只要在病患者的大腿(腹股 溝位置)切開一個切口,從股動脈進入,注射顯影劑,再放進導線與導管等儀器,在X光引導下在動脈血管瘤內置入支架,並固定在血管腔內。
血管腔內手術並沒有移除動脈瘤,而是把人造血管(支架)奪在血管之內,這樣血流便不會衝擊動脈血管,血流不經過動脈瘤,便不會有膨脹破裂的危險,假以時日,動脈瘤或會變小。

血管腔內手術的優點是無需開腹,傷口小,失血量亦小,疼痛亦較輕,大幅降低手術併發症的風險,死亡率約為1%,康復及住院時間亦大大縮短。

微 創手術因為創口小,減低病人內臟器官產生併發症的可能,對高齡長者又兼有慢性疾病者尤有助益。在腹主動脈瘤患者來說,微創手術是較為優先的考慮。但是,亦 並非所有患者皆可以或適合做微創手術,有個別情況是不能放置支架的,例如動脈血管太過彎曲,或動脈瘤的形狀不能鞏固支架或不適宜罝入支架等便不適合使用, 否則可能有滲漏或不穩問題。


(續...)


資料來源: veno.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