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主動脈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主動脈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7月24日 星期五

微創手術配合新技術 治療複雜腹部主動脈瘤

我們的身體滿布血管,當中最大的要算主動脈,位於人體的胸腔及腹部,不停地隨着心跳擴張收縮,運送血液由心臟到全身各器官。若主動脈壁不正常地擴張,便會形成主動脈瘤,較常出現於腹部主動脈。其風險是一旦主動脈瘤破裂,便會大量出血,病人會於短時間內失血致死。


因此,大多數患者會接受微創血管腔內手術,醫治腹部主動脈瘤,但一些形狀較複雜的血管瘤則未必適合使用微創手術而需接受開放式手術,但開放式手術創傷性較大,一些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未必能承得住。幸而,現時有些鞏固儀器能於微創血管腔內手術時使用,令一些本來既不能使用微創手術,又不適合開放式手術的患者受惠。


腹部主動脈瘤患者多為年長人士,男性及有家族史的人士患病風險亦較高。現時,醫學界仍未真正了解腹部主動脈瘤的成因,但主要與血管退化有關,年齡增長、動脈粥樣硬化及主動脈壁產生過多的溶解酵素等,都會令血管壁失去彈性而慢慢擴張,最終血管壁會抵受不住正常血壓而破裂。


一般而言,大部分腹部主動脈瘤患者都沒有任何徵狀,多數於接受超聲波或電腦掃描檢查時偶然發現,若出現腹部及背部痛楚則可能是爆破的先兆,患者應立即求醫。


現年六十多歲的何先生(化名)曾患有肺癆及接受「心臟通波仔」手術,所以肺功能及整體身體狀況都較差。他於身體檢查時意外發現一個頗大的腹部主動脈瘤,而且有爆裂的風險。理論上他需要盡快接受手術,但由於其血管瘤形狀不能穩固地放置支架,故不適合微創手術,但他身體狀況又接受不了開刀手術,實在進退兩難。


幸好,醫學科技一日千里,以前不可能的,在新技術配合下,如今也有辦法。醫生首先在血管內植入支架,即使血管瘤的形狀不理想,支架不穩固;但新穎的血管腔內鞏固裝置,就好像螺絲釘般把支架固定於血管壁,何先生於術後3日已出院。醫療技術又一突破。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1)




動脈瘤是惡性腫瘤?

腹主動脈瘤雖然稱為「瘤」,但並不是惡性腫瘤,動脈瘤只是血管壁脹大所致而非細胞轉變成為會擴散至其他器官組織的惡性細胞,與坊間所理解的「瘤」等如癌症並不相同,不過,殺傷力卻一點也不遜於癌症。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後會大量出血,可以短時間內奪命。


症狀

事 實上在未破裂之前,腹主動脈瘤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常被患者忽略,要察覺腹主動脈瘤很大程度需要患者自我警覺。當腹主動脈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有些患者是 可以在腹部肚臍附近用手觸摸得到,最常見是晚間靜止時候,平躺在床上時可發現一個隨著心臟速度跳動的硬塊,但若是主動脈瘤的體積只有3-4cm的話,則較難察覺。而且,身形若是較為肥胖的患者,通常都是觸摸不到。除或可能摸得到之外,主動脈瘤沒有其他特異症狀,只有在接近破裂之前,患者會出現肚痛或是背痛。


半急症與急症

香 港的急症室通常分急症與分急症,腹主動脈瘤可說是急中之急,由破裂出血而至死亡的時間非常短。急症室對緊急病症,例如腹主動脈瘤這一類疾病具有相當高的警 覺,病人若出現腹部劇痛﹑低血壓暈厥這些主動脈瘤破裂症狀,急症人員會即時為病人做超聲波檢查,其中包括主動脈,若發現主動脈大於正常,便會立即安排檢查 或手術。

若是患者已經有確診腹主動脈瘤的病史而出現肚痛﹑背痛症狀,在醫療處理上會判別為半急症,需盡快處理。如果已開始出血,患者會感到劇痛,則是非常緊急的急症。
不過,當病人被送到急症室,就算醫護人員如何爭分奪秒,過程如何毫無耽誤,病人被送進手術室,可能都需要半個小時,有些病人很可能已經等不及。

曾經有調查研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的存活率,發現部分患者根本來不及送院便已死亡,而能夠到達醫院且趕及送進手術室的,就算手術完善進行,死亡率仍高達40-50%
*腦血管瘤:腦血管瘤亦很常見,但發病群組與腹主動脈瘤並不一樣,腦血管瘤與血管硬化關係不大,與年齡關係亦不大,故此腦血管發病的病人群組與腹主動脈瘤的並不相同。


高危因素

臨床上,腹主動脈瘤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醫生才有可能抉到,但如果沒有症狀的話,無論病人或是醫生都很難從表面偵察它的存在。想知道是否有腹主動脈瘤很白簡單,只要做個超聲波檢查便可知道,如果具有以下高危因素就應做檢查了。

高齡(60歲以上)
高血壓 
 高膽固醇 
 糖尿病
 抽煙

對於腹主動脈瘤的預防,香港較為落後,英國很早已實行全民篩檢,條件是60歲以上男性,有吸煙習慣,建議進行超聲波檢查望動脈。這是因為英國政府認為與其投放資源在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挽救生命,不如投放資源作為預防,減低死亡率之餘亦減少命失去對社會造成損失。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1)



 
動脈瘤是惡性腫瘤?
腹主動脈瘤雖然稱為「瘤」,但並不是惡性腫瘤,動脈瘤只是血管壁脹大所致而非細胞轉變成為會擴散至其他器官組織的惡性細胞,與坊間所理解的「瘤」等如癌症並不相同,不過,殺傷力卻一點也不遜於癌症。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後會大量出血,可以短時間內奪命。

 
症狀
事 實上在未破裂之前,腹主動脈瘤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常被患者忽略,要察覺腹主動脈瘤很大程度需要患者自我警覺。當腹主動脈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有些患者是 可以在腹部肚臍附近用手觸摸得到,最常見是晚間靜止時候,平躺在床上時可發現一個隨著心臟速度跳動的硬塊,但若是主動脈瘤的體積只有3-4cm的話,則較難察覺。而且,身形若是較為肥胖的患者,通常都是觸摸不到。除或可能摸得到之外,主動脈瘤沒有其他特異症狀,只有在接近破裂之前,患者會出現肚痛或是背痛。

 
半急症與急症
香 港的急症室通常分急症與分急症,腹主動脈瘤可說是急中之急,由破裂出血而至死亡的時間非常短。急症室對緊急病症,例如腹主動脈瘤這一類疾病具有相當高的警 覺,病人若出現腹部劇痛﹑低血壓暈厥這些主動脈瘤破裂症狀,急症人員會即時為病人做超聲波檢查,其中包括主動脈,若發現主動脈大於正常,便會立即安排檢查 或手術。

若是患者已經有確診腹主動脈瘤的病史而出現肚痛﹑背痛症狀,在醫療處理上會判別為半急症,需盡快處理。如果已開始出血,患者會感到劇痛,則是非常緊急的急症。
不過,當病人被送到急症室,就算醫護人員如何爭分奪秒,過程如何毫無耽誤,病人被送進手術室,可能都需要半個小時,有些病人很可能已經等不及。

曾經有調查研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的存活率,發現部分患者根本來不及送院便已死亡,而能夠到達醫院且趕及送進手術室的,就算手術完善進行,死亡率仍高達40-50%
*腦血管瘤:腦血管瘤亦很常見,但發病群組與腹主動脈瘤並不一樣,腦血管瘤與血管硬化關係不大,與年齡關係亦不大,故此腦血管發病的病人群組與腹主動脈瘤的並不相同。

 
高危因素
臨床上,腹主動脈瘤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醫生才有可能抉到,但如果沒有症狀的話,無論病人或是醫生都很難從表面偵察它的存在。想知道是否有腹主動脈瘤很白簡單,只要做個超聲波檢查便可知道,如果具有以下高危因素就應做檢查了。

高齡(60歲以上)
高血壓 
 高膽固醇 
 糖尿病
 抽煙

對於腹主動脈瘤的預防,香港較為落後,英國很早已實行全民篩檢,條件是60歲以上男性,有吸煙習慣,建議進行超聲波檢查望動脈。這是因為英國政府認為與其投放資源在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挽救生命,不如投放資源作為預防,減低死亡率之餘亦減少命失去對社會造成損失。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1)



 
動脈瘤是惡性腫瘤?
腹主動脈瘤雖然稱為「瘤」,但並不是惡性腫瘤,動脈瘤只是血管壁脹大所致而非細胞轉變成為會擴散至其他器官組織的惡性細胞,與坊間所理解的「瘤」等如癌症並不相同,不過,殺傷力卻一點也不遜於癌症。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後會大量出血,可以短時間內奪命。

 
症狀
事 實上在未破裂之前,腹主動脈瘤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常被患者忽略,要察覺腹主動脈瘤很大程度需要患者自我警覺。當腹主動脈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有些患者是 可以在腹部肚臍附近用手觸摸得到,最常見是晚間靜止時候,平躺在床上時可發現一個隨著心臟速度跳動的硬塊,但若是主動脈瘤的體積只有3-4cm的話,則較難察覺。而且,身形若是較為肥胖的患者,通常都是觸摸不到。除或可能摸得到之外,主動脈瘤沒有其他特異症狀,只有在接近破裂之前,患者會出現肚痛或是背痛。

 
半急症與急症
香 港的急症室通常分急症與分急症,腹主動脈瘤可說是急中之急,由破裂出血而至死亡的時間非常短。急症室對緊急病症,例如腹主動脈瘤這一類疾病具有相當高的警 覺,病人若出現腹部劇痛﹑低血壓暈厥這些主動脈瘤破裂症狀,急症人員會即時為病人做超聲波檢查,其中包括主動脈,若發現主動脈大於正常,便會立即安排檢查 或手術。

若是患者已經有確診腹主動脈瘤的病史而出現肚痛﹑背痛症狀,在醫療處理上會判別為半急症,需盡快處理。如果已開始出血,患者會感到劇痛,則是非常緊急的急症。
不過,當病人被送到急症室,就算醫護人員如何爭分奪秒,過程如何毫無耽誤,病人被送進手術室,可能都需要半個小時,有些病人很可能已經等不及。

曾經有調查研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的存活率,發現部分患者根本來不及送院便已死亡,而能夠到達醫院且趕及送進手術室的,就算手術完善進行,死亡率仍高達40-50%
*腦血管瘤:腦血管瘤亦很常見,但發病群組與腹主動脈瘤並不一樣,腦血管瘤與血管硬化關係不大,與年齡關係亦不大,故此腦血管發病的病人群組與腹主動脈瘤的並不相同。

 
高危因素
臨床上,腹主動脈瘤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醫生才有可能抉到,但如果沒有症狀的話,無論病人或是醫生都很難從表面偵察它的存在。想知道是否有腹主動脈瘤很白簡單,只要做個超聲波檢查便可知道,如果具有以下高危因素就應做檢查了。

高齡(60歲以上)
高血壓 
 高膽固醇 
 糖尿病
 抽煙

對於腹主動脈瘤的預防,香港較為落後,英國很早已實行全民篩檢,條件是60歲以上男性,有吸煙習慣,建議進行超聲波檢查望動脈。這是因為英國政府認為與其投放資源在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挽救生命,不如投放資源作為預防,減低死亡率之餘亦減少命失去對社會造成損失。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有「救」無類?

陳伯年屆九十多歲,但身體仍不錯,因「腹部主動脈瘤」突爆裂,家人緊急將其送院。主動脈是人體最大血管,負責供應血液至肚腹及下肢;隨著年齡漸長,血管開始退化,主動脈會變得脆弱並開始膨脹,猶如被撐大的氣球一樣,形成主動脈瘤。當主動脈瘤爆裂,便會流血不止,若無適當治療,死亡率是百分百!即使進行緊急手術,在此不穩定情況下,成功機會亦只有五成,術後還可出現各種併發症!


陳伯及家人經短暫考慮後,覺得即使只是一線生機,也不想放棄,於是請醫生立刻動手術,經一整晚手術後,醫護團隊終成功挽救陳伯的性命,數天後他醒來,家人及病人都非常感激醫護人員的救助。


可惜,陳伯在3周後,因肺炎併發症令病情急轉直下,最後在家人陪伴下,安詳離去。類似的個案,並不罕見。若某醫院經常有這類個案,它的整體手術存活率必定會被拖低。人們不其然會問:「花這麼多人力物力和資源,值得嗎?況且,努力亦未必獲認同。」不同階層、身份及崗位的人,價值觀和取態可能有所不同。作為讀者的你,又有甚麼看法呢?


筆者頭腦比較簡單,覺得做醫護的,還是單純點好;太多計算,只會不必要地令事情複雜化。「有救無類」大概是我們的宗旨吧!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新聞來源: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94033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1)




動脈瘤是惡性腫瘤?
腹主動脈瘤雖然稱為「瘤」,但並不是惡性腫瘤,動脈瘤只是血管壁脹大所致而非細胞轉變成為會擴散至其他器官組織的惡性細胞,與坊間所理解的「瘤」等如癌症並不相同,不過,殺傷力卻一點也不遜於癌症。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後會大量出血,可以短時間內奪命。

症狀
事 實上在未破裂之前,腹主動脈瘤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常被患者忽略,要察覺腹主動脈瘤很大程度需要患者自我警覺。當腹主動脈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有些患者是 可以在腹部肚臍附近用手觸摸得到,最常見是晚間靜止時候,平躺在床上時可發現一個隨著心臟速度跳動的硬塊,但若是主動脈瘤的體積只有3-4cm的話,則較難察覺。而且,身形若是較為肥胖的患者,通常都是觸摸不到。除或可能摸得到之外,主動脈瘤沒有其他特異症狀,只有在接近破裂之前,患者會出現肚痛或是背痛。

半急症與急症
香 港的急症室通常分急症與分急症,腹主動脈瘤可說是急中之急,由破裂出血而至死亡的時間非常短。急症室對緊急病症,例如腹主動脈瘤這一類疾病具有相當高的警 覺,病人若出現腹部劇痛﹑低血壓暈厥這些主動脈瘤破裂症狀,急症人員會即時為病人做超聲波檢查,其中包括主動脈,若發現主動脈大於正常,便會立即安排檢查 或手術。

若是患者已經有確診腹主動脈瘤的病史而出現肚痛﹑背痛症狀,在醫療處理上會判別為半急症,需盡快處理。如果已開始出血,患者會感到劇痛,則是非常緊急的急症。
不過,當病人被送到急症室,就算醫護人員如何爭分奪秒,過程如何毫無耽誤,病人被送進手術室,可能都需要半個小時,有些病人很可能已經等不及。

曾經有調查研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的存活率,發現部分患者根本來不及送院便已死亡,而能夠到達醫院且趕及送進手術室的,就算手術完善進行,死亡率仍高達40-50%
*腦血管瘤:腦血管瘤亦很常見,但發病群組與腹主動脈瘤並不一樣,腦血管瘤與血管硬化關係不大,與年齡關係亦不大,故此腦血管發病的病人群組與腹主動脈瘤的並不相同。

高危因素
臨床上,腹主動脈瘤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醫生才有可能抉到,但如果沒有症狀的話,無論病人或是醫生都很難從表面偵察它的存在。想知道是否有腹主動脈瘤很白簡單,只要做個超聲波檢查便可知道,如果具有以下高危因素就應做檢查了。

高齡(60歲以上)
高血壓 
 高膽固醇 
 糖尿病
 抽煙

對於腹主動脈瘤的預防,香港較為落後,英國很早已實行全民篩檢,條件是60歲以上男性,有吸煙習慣,建議進行超聲波檢查望動脈。這是因為英國政府認為與其投放資源在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挽救生命,不如投放資源作為預防,減低死亡率之餘亦減少命失去對社會造成損失。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1)



動脈瘤是惡性腫瘤?
腹主動脈瘤雖然稱為「瘤」,但並不是惡性腫瘤,動脈瘤只是血管壁脹大所致而非細胞轉變成為會擴散至其他器官組織的惡性細胞,與坊間所理解的「瘤」等如癌症並不相同,不過,殺傷力卻一點也不遜於癌症。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後會大量出血,可以短時間內奪命。

症狀
事 實上在未破裂之前,腹主動脈瘤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常被患者忽略,要察覺腹主動脈瘤很大程度需要患者自我警覺。當腹主動脈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有些患者是 可以在腹部肚臍附近用手觸摸得到,最常見是晚間靜止時候,平躺在床上時可發現一個隨著心臟速度跳動的硬塊,但若是主動脈瘤的體積只有3-4cm的話,則較難察覺。而且,身形若是較為肥胖的患者,通常都是觸摸不到。除或可能摸得到之外,主動脈瘤沒有其他特異症狀,只有在接近破裂之前,患者會出現肚痛或是背痛。

半急症與急症
香 港的急症室通常分急症與分急症,腹主動脈瘤可說是急中之急,由破裂出血而至死亡的時間非常短。急症室對緊急病症,例如腹主動脈瘤這一類疾病具有相當高的警 覺,病人若出現腹部劇痛﹑低血壓暈厥這些主動脈瘤破裂症狀,急症人員會即時為病人做超聲波檢查,其中包括主動脈,若發現主動脈大於正常,便會立即安排檢查 或手術。

若是患者已經有確診腹主動脈瘤的病史而出現肚痛﹑背痛症狀,在醫療處理上會判別為半急症,需盡快處理。如果已開始出血,患者會感到劇痛,則是非常緊急的急症。
不過,當病人被送到急症室,就算醫護人員如何爭分奪秒,過程如何毫無耽誤,病人被送進手術室,可能都需要半個小時,有些病人很可能已經等不及。

曾經有調查研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的存活率,發現部分患者根本來不及送院便已死亡,而能夠到達醫院且趕及送進手術室的,就算手術完善進行,死亡率仍高達40-50%
*腦血管瘤:腦血管瘤亦很常見,但發病群組與腹主動脈瘤並不一樣,腦血管瘤與血管硬化關係不大,與年齡關係亦不大,故此腦血管發病的病人群組與腹主動脈瘤的並不相同。

高危因素
臨床上,腹主動脈瘤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醫生才有可能抉到,但如果沒有症狀的話,無論病人或是醫生都很難從表面偵察它的存在。想知道是否有腹主動脈瘤很白簡單,只要做個超聲波檢查便可知道,如果具有以下高危因素就應做檢查了。

高齡(60歲以上)
高血壓 
 高膽固醇 
 糖尿病
 抽煙

對於腹主動脈瘤的預防,香港較為落後,英國很早已實行全民篩檢,條件是60歲以上男性,有吸煙習慣,建議進行超聲波檢查望動脈。這是因為英國政府認為與其投放資源在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挽救生命,不如投放資源作為預防,減低死亡率之餘亦減少命失去對社會造成損失。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主動脈瘤爆破前有徵狀

步行時突感腹背痛、走路及說話困難甚至頭暈,或是主動脈瘤爆破徵狀。主動脈瘤可出現在胸腔或腹腔,九成個案由血管硬化引起,令動脈如氣球般膨脹,當承受不 住血流而爆破,死亡率高達八成。有血管外科醫生指本港每年約有一千宗新症,可透過手術醫治,但港人對該症欠認知,有六成個案到主動脈瘤爆裂才緊急入院,大 大減低生還機會。

主動脈是人體最大血管,負責將帶氧血液傳送全身,年齡增長、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及吸煙等因素,會令主動脈變得脆弱及硬化,部分血管可膨脹如氣球,形成主動脈瘤,兩至三成屬胸主動脈瘤,其餘為腹主動脈瘤。

美國梅約醫療中心(Mayo Clinic)血管微創中心教授William Stone指,主動脈瘤會令血管壁變薄及失去彈性,一旦無法承受血液流通便會爆破,死亡率達八成。

 

 

本港每年千宗新症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血管外科主任鄭永強表示,本港每年約有一千宗主動脈瘤新症及一百五十至二百宗死亡個案。隨着港人壽命延長,預計此類血管退化疾病會趨升,而港人飲食西化,糖尿病及高血壓年輕化,可能使主動脈瘤發病年齡下降。





伊利沙伯醫院血管外科副顧問醫生謝卓華指,小部分個案可感到腹部有腫塊「跳跳下」,但多數初時無徵狀,到接近爆破邊緣才感腹背痛及頭暈。本港未如歐美般推行主動脈瘤超聲波普查,因巿民缺乏認識及長者害怕做手術,不少個案均在爆破後才送院。

該院由一九九八至二○○七年共有二百五十三宗病例,急症個案佔六成,立刻做手術仍有三至四成病人死亡,非急症個案的手術死亡率則近乎零。

鄭永強補充,主動脈瘤每年增長約五毫米,當直徑大於五厘米,一年內爆破風險為一成,便應做手術。

醫生會視乎血管瘤形狀及大小,才決定採取開刀或微創手術,前者以人工血管取代血管瘤的動脈,術後需留醫五至九日;微創手術只需在大腿兩側開啟小洞,將支架置入主動脈,以「通波仔」原理令血液流通,只需留院三日,四至六星期可恢復正常活動,但價錢較昂貴,約需九至十萬元。




資料來源:  東方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1)



動脈瘤是惡性腫瘤?
腹主動脈瘤雖然稱為「瘤」,但並不是惡性腫瘤,動脈瘤只是血管壁脹大所致而非細胞轉變成為會擴散至其他器官組織的惡性細胞,與坊間所理解的「瘤」等如癌症並不相同,不過,殺傷力卻一點也不遜於癌症。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後會大量出血,可以短時間內奪命。


症狀
事 實上在未破裂之前,腹主動脈瘤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常被患者忽略,要察覺腹主動脈瘤很大程度需要患者自我警覺。當腹主動脈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有些患者是 可以在腹部肚臍附近用手觸摸得到,最常見是晚間靜止時候,平躺在床上時可發現一個隨著心臟速度跳動的硬塊,但若是主動脈瘤的體積只有3-4cm的話,則較難察覺。而且,身形若是較為肥胖的患者,通常都是觸摸不到。除或可能摸得到之外,主動脈瘤沒有其他特異症狀,只有在接近破裂之前,患者會出現肚痛或是背痛。


半急症與急症
香 港的急症室通常分急症與分急症,腹主動脈瘤可說是急中之急,由破裂出血而至死亡的時間非常短。急症室對緊急病症,例如腹主動脈瘤這一類疾病具有相當高的警 覺,病人若出現腹部劇痛﹑低血壓暈厥這些主動脈瘤破裂症狀,急症人員會即時為病人做超聲波檢查,其中包括主動脈,若發現主動脈大於正常,便會立即安排檢查 或手術。

若是患者已經有確診腹主動脈瘤的病史而出現肚痛﹑背痛症狀,在醫療處理上會判別為半急症,需盡快處理。如果已開始出血,患者會感到劇痛,則是非常緊急的急症。
不過,當病人被送到急症室,就算醫護人員如何爭分奪秒,過程如何毫無耽誤,病人被送進手術室,可能都需要半個小時,有些病人很可能已經等不及。

曾經有調查研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的存活率,發現部分患者根本來不及送院便已死亡,而能夠到達醫院且趕及送進手術室的,就算手術完善進行,死亡率仍高達40-50%
*腦血管瘤:腦血管瘤亦很常見,但發病群組與腹主動脈瘤並不一樣,腦血管瘤與血管硬化關係不大,與年齡關係亦不大,故此腦血管發病的病人群組與腹主動脈瘤的並不相同。


高危因素
臨床上,腹主動脈瘤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醫生才有可能抉到,但如果沒有症狀的話,無論病人或是醫生都很難從表面偵察它的存在。想知道是否有腹主動脈瘤很白簡單,只要做個超聲波檢查便可知道,如果具有以下高危因素就應做檢查了。

高齡(60歲以上)
高血壓 
 高膽固醇 
 糖尿病
 抽煙

對於腹主動脈瘤的預防,香港較為落後,英國很早已實行全民篩檢,條件是60歲以上男性,有吸煙習慣,建議進行超聲波檢查望動脈。這是因為英國政府認為與其投放資源在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挽救生命,不如投放資源作為預防,減低死亡率之餘亦減少命失去對社會造成損失。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主動脈瘤爆破前有徵狀

步行時突感腹背痛、走路及說話困難甚至頭暈,或是主動脈瘤爆破徵狀。主動脈瘤可出現在胸腔或腹腔,九成個案由血管硬化引起,令動脈如氣球般膨脹,當承受不住血流而爆破,死亡率高達八成。有血管外科醫生指本港每年約有一千宗新症,可透過手術醫治,但港人對該症欠認知,有六成個案到主動脈瘤爆裂才緊急入院,大大減低生還機會。

主動脈是人體最大血管,負責將帶氧血液傳送全身,年齡增長、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及吸煙等因素,會令主動脈變得脆弱及硬化,部分血管可膨脹如氣球,形成主動脈瘤,兩至三成屬胸主動脈瘤,其餘為腹主動脈瘤。

美國梅約醫療中心(Mayo Clinic)血管微創中心教授William Stone指,主動脈瘤會令血管壁變薄及失去彈性,一旦無法承受血液流通便會爆破,死亡率達八成。

本港每年千宗新症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血管外科主任鄭永強表示,本港每年約有一千宗主動脈瘤新症及一百五十至二百宗死亡個案。隨着港人壽命延長,預計此類血管退化疾病會趨升,而港人飲食西化,糖尿病及高血壓年輕化,可能使主動脈瘤發病年齡下降。

伊利沙伯醫院血管外科副顧問醫生謝卓華指,小部分個案可感到腹部有腫塊「跳跳下」,但多數初時無徵狀,到接近爆破邊緣才感腹背痛及頭暈。本港未如歐美般推行主動脈瘤超聲波普查,因巿民缺乏認識及長者害怕做手術,不少個案均在爆破後才送院。

該院由一九九八至二○○七年共有二百五十三宗病例,急症個案佔六成,立刻做手術仍有三至四成病人死亡,非急症個案的手術死亡率則近乎零。


鄭永強補充,主動脈瘤每年增長約五毫米,當直徑大於五厘米,一年內爆破風險為一成,便應做手術。

醫生會視乎血管瘤形狀及大小,才決定採取開刀或微創手術,前者以人工血管取代血管瘤的動脈,術後需留醫五至九日;微創手術只需在大腿兩側開啟小洞,將支架置入主動脈,以「通波仔」原理令血液流通,只需留院三日,四至六星期可恢復正常活動,但價錢較昂貴,約需九至十萬元。



資料來源:  東方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4)



如果有個動脈瘤……
超聲波檢查主動脈若是正常,不需要年年做,因為血管瘤不是一天長成的,可以隔5年,甚至10年再做,但若是檢查腹主動脈時發現有個小血管瘤,也不必恐慌,只要小於5cm,便沒有太大的破裂危險。醫學定義主動脈膨脹超過3cm才能稱為血管瘤,而血管瘤大約每年增大10%,舉例說現時是4cm,一年後便大約4.4CM,兩年便接近5cm

預防
腹主動脈瘤是倨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通常動脈瘤要膨脹至一定的大小才有機會摸得到。我們的主動脈直徑大約只有2-3cm,血管瘤的直徑若是高於5cm的話便有破裂可能,醫學界常以此為分界線,即是說超過5cm以上的血管瘤便需要醫療處理,而5cm以下則以監察為主。

治療腹主動脈瘤主要是手術,雖然現時的手術風險很低,但再安全的手術都存在一定風險。大部份人(尤其長者)都會認為主動脈瘤並非癌症,在身體內沒有危險性,不切冒險手術。

問題是,腹主動脈瘤是會隨著時間增大,大於5cm的腹主動脈瘤每年平均破裂率約為15%,醫生認為,平衡利害後,應考慮先做手術治療。

如果能早作預防,在破裂前手術,在良好醫療監控下,風險是可控的,亦免破裂時救治不及而迥成遺憾。


絕對值得的超聲波檢查
面對腹主動脈瘤的威脅,謝卓華醫生認為,以個人健康角度來考慮,反正我們每年都會做健康檢查,不妨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
「香港人對腹主動脈瘤的認識較少,所以警覺性不高,又因為沒有特別不適症狀,沒有對生活造成困擾,故此沒有主動做檢查的意欲。若是50歲以上,每年都會做簡單身體檢查,可以多做一個腹部的超聲波,檢查並不是只為看看有沒有腹主動脈瘤,亦可以看看肝膽情況,一舉多得。」
謝卓華醫生認為,做腹部的超聲波檢查可排除一些可以早期發現﹑致命卻又能根治的疾病。
腹主動脈瘤隱蔽性強,殺傷力高。超聲波檢查花費不大卻可有效檢測,是擁有高危因素,或是年紀不輕的人士,絕對值得做的檢查。

(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3)



動脈瘤是惡性腫瘤?
腹主動脈瘤雖然稱為「瘤」,但並不是惡性腫瘤,動脈瘤只是血管壁脹大所致而非細胞轉變成為會擴散至其他器官組織的惡性細胞,與坊間所理解的「瘤」等如癌症並不相同,不過,殺傷力卻一點也不遜於癌症。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後會大量出血,可以短時間內奪命。


症狀
事實上在未破裂之前,腹主動脈瘤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常被患者忽略,要察覺腹主動脈瘤很大程度需要患者自我警覺。當腹主動脈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有些患者是可以在腹部肚臍附近用手觸摸得到,最常見是晚間靜止時候,平躺在床上時可發現一個隨著心臟速度跳動的硬塊,但若是主動脈瘤的體積只有3-4cm的話,則較難察覺。而且,身形若是較為肥胖的患者,通常都是觸摸不到。除或可能摸得到之外,主動脈瘤沒有其他特異症狀,只有在接近破裂之前,患者會出現肚痛或是背痛。


半急症與急症
香港的急症室通常分急症與分急症,腹主動脈瘤可說是急中之急,由破裂出血而至死亡的時間非常短。急症室對緊急病症,例如腹主動脈瘤這一類疾病具有相當高的警覺,病人若出現腹部劇痛﹑低血壓暈厥這些主動脈瘤破裂症狀,急症人員會即時為病人做超聲波檢查,其中包括主動脈,若發現主動脈大於正常,便會立即安排檢查或手術。

若是患者已經有確診腹主動脈瘤的病史而出現肚痛﹑背痛症狀,在醫療處理上會判別為半急症,需盡快處理。如果已開始出血,患者會感到劇痛,則是非常緊急的急症。

不過,當病人被送到急症室,就算醫護人員如何爭分奪秒,過程如何毫無耽誤,病人被送進手術室,可能都需要半個小時,有些病人很可能已經等不及。

曾經有調查研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的存活率,發現部分患者根本來不及送院便已死亡,而能夠到達醫院且趕及送進手術室的,就算手術完善進行,死亡率仍高達40-50%
*腦血管瘤:腦血管瘤亦很常見,但發病群組與腹主動脈瘤並不一樣,腦血管瘤與血管硬化關係不大,與年齡關係亦不大,故此腦血管發病的病人群組與腹主動脈瘤的並不相同。


高危因素
臨床上,腹主動脈瘤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醫生才有可能抉到,但如果沒有症狀的話,無論病人或是醫生都很難從表面偵察它的存在。想知道是否有腹主動脈瘤很白簡單,只要做個超聲波檢查便可知道,如果具有以下高危因素就應做檢查了。
l   高齡(60歲以上)
l   高血壓
l   高膽固醇
l   糖尿病
l   抽煙

對於腹主動脈瘤的預防,香港較為落後,英國很早已實行全民篩檢,條件是60歲以上男性,有吸煙習慣,建議進行超聲波檢查望動脈。這是因為英國政府認為與其投放資源在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挽救生命,不如投放資源作為預防,減低死亡率之餘亦減少命失去對社會造成損失。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隱蔽的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2)




甚麼是腹主動脈瘤?
全身的血管都有機會出現血管瘤,其中最常見的是腹部和胸腔,這是因為主動脈較粗,承受的壓力較大。長長的一條主動脈按不同位置分成幾個部分,例如主動脈弓﹑升主動脈﹑降主動脈及腹主動脈。腹主動脈大概在肚臍附近,然後分成兩條血管進入大腿,在此段血管產生的動脈瘤稱為腹主動脈瘤。有此研究認為,由於腹主動脈在進入大腿時由原本3cm縮窄成1-2cm,管徑的差異產生血流壓力差,故較容易出現病變。因為關係著很多內臟系統的血液循環供應,腹主動脈瘤破裂的後果可以相當嚴重。


流行率:
腹主動脈瘤流行率,香港的數據不多,根據香港中文大學20112月所發表為期三年共10100名沒有腹主動脈瘤病歷的香港市民參與的普查研究,在接受腹部超聲檢查後共發現96人患有腹主動脈瘤,半數患者的腹主動脈瘤是3-3.9cm,而5cm以上的亦佔17%。外國資料統計,60歲以上人士若是照腹部超聲波的話,約有百分之五會發現腹部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瘤問題。





成因

至於腹主動脈瘤的成因,主要是與血管老化有關。
在正常狀態下,血管應是具有彈性且平滑,可承受一般血液的流動及輕微的壓力,當年紀漸長或種種原因,血管的彈性變差,血管瘤便有機會形成。由此可見,血管硬化是血管瘤的重要誘因,故此除了高齡(年齡在50歲以上)之外,凡是與血管硬化相關的疾病都有潛在患腹主動脈瘤的可能,例如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抽煙等等,簡單來說,腹主動脈瘤的誘因與心臟病相當類似,發病的群組亦相同。其中以男性的發病多於女刎性,主要是因為此病可由吸煙引起,一般相信吸煙人口男性多於女性。

(續)

謝卓華 外科專科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資料來源:醫藥人 ISSUE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