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靜脈曲張徵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靜脈曲張徵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靜脈曲張 診斷與治療新知 (下)


患者兩難

不過,即使已經確診,許多患此症人士都常面對一個「兩難」:他們既擔心病情繼續惡化會進一步影響活動能力,但另一方面,又憂慮手術後需要長時間休息,影響工作,在考慮接受治療與否,猶豫不決,結果不必要地長時間承受病症帶來的不適與不便,又耽誤了及早治療的黃金時機。

建議病人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在病情持續惡化前及早介入。現時治療靜脈曲張,無論是傳統的外科切割手術、微創的射頻或激光消融術,以至較新的黏合劑注射等,其原理都是用不同方法把有問題的靜脈清除或堵塞。被清除或堵塞的靜脈都是已失去正常功能甚至是有害的靜脈,即使留在身體,對血液循環已幫不上忙,反而令功能更差。

再者,下肢的靜脈血管像一個網絡般錯綜複雜,其功能是把血液由腿部帶回心臟,但當其中一組靜脈發生血液逆流時,血液便會過量地積聚在小腿,要靠健康的靜脈努力地把積聚的血液帶回心臟。久而久之,本來健康的靜脈,亦會因負荷過重而變壞,加入靜脈曲張的「行列」。

醫生透過超聲波,找出已損壞的靜脈血管,並透過各種方法將之清除、封閉,不但可把血液逆流消除,更可減輕其他正常靜脈的負荷,痛症減少,患者的活動能力亦得以改善。

治療後復發機會高嗎?

不少病人擔心靜脈曲張治療後的復發機會。當然,任何手術若不正確地進行,復發率可以很高。因此,有血管外科訓練及經驗的醫生,現時都會於手術前以超聲波作詳細檢查,準確找出有問題的靜脈,以適當方法清除,留下功能正常的靜脈,把復發機會降至最低。以現時之科技,已處理的靜脈再出現一模一樣狀況的機會,可說微乎其微,要知道,我們下次的靜脈血管,並非只有一條或數條,而是個錯綜複雜的網絡系統,即使手術後,餘下本是正常的靜脈,亦可因保養不當而慢慢變壞。無論之前的手術怎樣成功,總也不能保證腿上所有靜脈以後不會出問題。

因此,患者在手術後仍要小心避免風險因素,例如避免長時間站立、做適量的運動、多穿壓力襪等,以減少下肢靜脈長期受壓。無論復發原因是什麼,所有復發的個案都是複雜的,若要醫治,手術前的詳細檢查、全面血管外科技術,以及醫生豐富的臨床經驗,都是少不了的。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香港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靜脈曲張 診斷與治療新知 (上)

靜脈曲張是都市人常見的血管毛病。醫學界曾估計,現時約兩成的成年人口,受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問題困擾。此症雖不會直接致命,但對患者帶來的種種不適和不便,以至對他們生活質素的影響,卻往往非常深遠,臨床上亦有不少患者習慣「死忍」而致病情嚴重惡化,因此有必要為讀者闡釋各種診治資訊。

人體的下肢靜脈有點像活塞的瓣膜,功能是阻止血液倒流,使靜脈像單程路,血液只能流向心臟,不能返向流動。若腿部靜脈瓣膜功能正常,血液便會隨地心吸力向下回流,令靜脈血壓增加,隨之而來的,是腿部靜脈慢慢腫脹彎曲及變形,最終導致下肢靜脈曲張。

分為6期

此病臨床上分為6期,第1至3期為早至中期,主要徵狀包括下肢皮膚出現明顯可見的蜘蛛網,或彎彎曲曲的「青筋」,甚至感到小腿腫脹、痠痛,但此階段患者並非一定要動手術。當病情發展至第3期以上,即腳眼位置皮膚變深色,出現痕癢及傷口等病徵,屆時便需及早接受手術,阻止病情惡化。現時的靜脈曲張治療已有很多微創選擇,但臨床上最重要的是,病人必須於治療前接受準確的診斷,讓醫生為不同程度的個案提供相關的治療及護理建議。

要作出準確診斷,醫生要先了解患者病歷,並做臨床檢查,而「多普勒超聲波血管掃描」(Duplex Ultrasound Scan),能準確顯示功能不良的靜脈血管,有助醫生為病人制訂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現時大部分病人在接受治療前,都會以超聲波作詳盡檢查,患者接受掃描期間須站立不動,醫生會在病人腿部不同位置按壓,使靜脈血液流動,以找出有問題的靜脈。現時這類檢查已可在診所內進行,醫生由問症、檢查、掃描到診斷可「一站式」地完成,不用像舊日般,病人要另外到別處掃描,再等候報告。

這種診斷方式其中一個好處是,醫生可第一身地因應出現問題的血管情況,即時計劃治療方案,大大提高治療效果。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 續















資料來源: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諱疾忌醫的風險

「病向淺中醫」是醫學上的金科玉律,但對不少長者這說法有點矛盾:他們常覺得看醫生不吉利,希望休息一下自行好轉。非每種疾病都能如此「蒙混過關」,如靜脈曲張。


臨床上當病人出現中期徵狀,如足踝變色、皮膚痕癢等,多會主動求醫;但部分年長患者,即使靜脈血管已明顯凸起,足踝皮膚亦變黑,甚至出現傷口、潰爛等情況,仍然諱疾忌醫。


他們不肯就醫,有的以為只是外觀問題;有的是害怕手術,甚至怕麻煩家人。其實,以現今血管外科的技術,即使是病情嚴重,醫治過程既不痛苦也不危險。


曾遇過一名已患靜脈曲張逾二十年的長者,下肢靜脈已明顯凸出,皮膚變黑及痕癢;但仍抗拒做手術,結果有天晚上在熟睡時搔抓患處,竟將傷口抓破而大量出血,在流血不止下,才被家人送院。


經診斷後,發現患者患處皮膚更已逐漸潰爛,透過微創手術將有問題的靜脈消融後,情況才告穩定,但經此一役,他再不敢耽誤求醫了。


外科專科醫生
謝卓華














新聞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靜脈曲張 診斷與治療新知 (下)


患者兩難

不過,即使已經確診,許多患此症人士都常面對一個「兩難」:他們既擔心病情繼續惡化會進一步影響活動能力,但另一方面,又憂慮手術後需要長時間休息,影響工作,在考慮接受治療與否,猶豫不決,結果不必要地長時間承受病症帶來的不適與不便,又耽誤了及早治療的黃金時機。

建議病人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在病情持續惡化前及早介入。現時治療靜脈曲張,無論是傳統的外科切割手術、微創的射頻或激光消融術,以至較新的黏合劑注射等,其原理都是用不同方法把有問題的靜脈清除或堵塞。被清除或堵塞的靜脈都是已失去正常功能甚至是有害的靜脈,即使留在身體,對血液循環已幫不上忙,反而令功能更差。

再者,下肢的靜脈血管像一個網絡般錯綜複雜,其功能是把血液由腿部帶回心臟,但當其中一組靜脈發生血液逆流時,血液便會過量地積聚在小腿,要靠健康的靜脈努力地把積聚的血液帶回心臟。久而久之,本來健康的靜脈,亦會因負荷過重而變壞,加入靜脈曲張的「行列」。

醫生透過超聲波,找出已損壞的靜脈血管,並透過各種方法將之清除、封閉,不但可把血液逆流消除,更可減輕其他正常靜脈的負荷,痛症減少,患者的活動能力亦得以改善。

治療後復發機會高嗎?

不少病人擔心靜脈曲張治療後的復發機會。當然,任何手術若不正確地進行,復發率可以很高。因此,有血管外科訓練及經驗的醫生,現時都會於手術前以超聲波作詳細檢查,準確找出有問題的靜脈,以適當方法清除,留下功能正常的靜脈,把復發機會降至最低。以現時之科技,已處理的靜脈再出現一模一樣狀況的機會,可說微乎其微,要知道,我們下次的靜脈血管,並非只有一條或數條,而是個錯綜複雜的網絡系統,即使手術後,餘下本是正常的靜脈,亦可因保養不當而慢慢變壞。無論之前的手術怎樣成功,總也不能保證腿上所有靜脈以後不會出問題。

因此,患者在手術後仍要小心避免風險因素,例如避免長時間站立、做適量的運動、多穿壓力襪等,以減少下肢靜脈長期受壓。無論復發原因是什麼,所有復發的個案都是複雜的,若要醫治,手術前的詳細檢查、全面血管外科技術,以及醫生豐富的臨床經驗,都是少不了的。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香港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靜脈曲張 診斷與治療新知 (上)

靜脈曲張是都市人常見的血管毛病。醫學界曾估計,現時約兩成的成年人口,受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問題困擾。此症雖不會直接致命,但對患者帶來的種種不適和不便,以至對他們生活質素的影響,卻往往非常深遠,臨床上亦有不少患者習慣「死忍」而致病情嚴重惡化,因此有必要為讀者闡釋各種診治資訊。

人體的下肢靜脈有點像活塞的瓣膜,功能是阻止血液倒流,使靜脈像單程路,血液只能流向心臟,不能返向流動。若腿部靜脈瓣膜功能正常,血液便會隨地心吸力向下回流,令靜脈血壓增加,隨之而來的,是腿部靜脈慢慢腫脹彎曲及變形,最終導致下肢靜脈曲張。

分為6期

此病臨床上分為6期,第1至3期為早至中期,主要徵狀包括下肢皮膚出現明顯可見的蜘蛛網,或彎彎曲曲的「青筋」,甚至感到小腿腫脹、痠痛,但此階段患者並非一定要動手術。當病情發展至第3期以上,即腳眼位置皮膚變深色,出現痕癢及傷口等病徵,屆時便需及早接受手術,阻止病情惡化。現時的靜脈曲張治療已有很多微創選擇,但臨床上最重要的是,病人必須於治療前接受準確的診斷,讓醫生為不同程度的個案提供相關的治療及護理建議。

要作出準確診斷,醫生要先了解患者病歷,並做臨床檢查,而「多普勒超聲波血管掃描」(Duplex Ultrasound Scan),能準確顯示功能不良的靜脈血管,有助醫生為病人制訂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現時大部分病人在接受治療前,都會以超聲波作詳盡檢查,患者接受掃描期間須站立不動,醫生會在病人腿部不同位置按壓,使靜脈血液流動,以找出有問題的靜脈。現時這類檢查已可在診所內進行,醫生由問症、檢查、掃描到診斷可「一站式」地完成,不用像舊日般,病人要另外到別處掃描,再等候報告。

這種診斷方式其中一個好處是,醫生可第一身地因應出現問題的血管情況,即時計劃治療方案,大大提高治療效果。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 續














資料來源: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5月5日 星期五

諱疾忌醫的風險

「病向淺中醫」是醫學上的金科玉律,但對不少長者這說法有點矛盾:他們常覺得看醫生不吉利,希望休息一下自行好轉。非每種疾病都能如此「蒙混過關」,如靜脈曲張。


臨床上當病人出現中期徵狀,如足踝變色、皮膚痕癢等,多會主動求醫;但部分年長患者,即使靜脈血管已明顯凸起,足踝皮膚亦變黑,甚至出現傷口、潰爛等情況,仍然諱疾忌醫。


他們不肯就醫,有的以為只是外觀問題;有的是害怕手術,甚至怕麻煩家人。其實,以現今血管外科的技術,即使是病情嚴重,醫治過程既不痛苦也不危險。


曾遇過一名已患靜脈曲張逾二十年的長者,下肢靜脈已明顯凸出,皮膚變黑及痕癢;但仍抗拒做手術,結果有天晚上在熟睡時搔抓患處,竟將傷口抓破而大量出血,在流血不止下,才被家人送院。


經診斷後,發現患者患處皮膚更已逐漸潰爛,透過微創手術將有問題的靜脈消融後,情況才告穩定,但經此一役,他再不敢耽誤求醫了。


外科專科醫生
謝卓華













新聞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醫科的壓力

最近發生多宗學生輕生事故,已不局限於中小學生,甚至有大學生,醫科生等。這些悲劇的發生,必有其背後的原因,但或多或少也跟壓力有關,故社會上已有很多討論,去研究怎樣減輕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這是正確方向。但去到大專院校,尤其是醫學院,就不可能沒有壓力了。

第一天踏進醫學院,就注定一生人也要面對無窮無盡的壓力,未畢業時要面對大量的學習及考試壓力,雖說能考進醫學院的,個個都是尖子,但無論你怎樣聰明,要把博大精深的醫學知識都學懂才進試場,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五年的醫科訓練,就是於一個又一個患得患失的考試中渡過,過不了關,便要重讀,甚至退學,你說壓力大不大。

不要以為畢業後便可輕鬆過來,若要成為專科醫生,又要再經過六到八年的專科訓練,期間又是大大小小的考試,但更恐怖的是,這個階段的醫生,大多要輪班當值,他們連睡覺的時間也不夠,更不用說讀書溫習了。 就算不理考試,工作上的壓力也可把你拖垮,門診有看不完的病人在輪候,看得太快,好像有點馬虎;不夠快嗎,又真的完不了。替人家動手術,生死一線,稍有差池,自己不好受,家人會投訴,管理層會怪責。 到成為專科醫生,做手術之餘,又要帶新人、做研究、搞行政,見護士多過見老婆,又輪到妻兒投訴了。

頂住壓力,守住專業精神,其實每個行業也一樣,這便是香港。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靜脈曲張 診斷與治療新知 (下)


患者兩難

不過,即使已經確診,許多患此症人士都常面對一個「兩難」:他們既擔心病情繼續惡化會進一步影響活動能力,但另一方面,又憂慮手術後需要長時間休息,影響工作,在考慮接受治療與否,猶豫不決,結果不必要地長時間承受病症帶來的不適與不便,又耽誤了及早治療的黃金時機。

建議病人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在病情持續惡化前及早介入。現時治療靜脈曲張,無論是傳統的外科切割手術、微創的射頻或激光消融術,以至較新的黏合劑注射等,其原理都是用不同方法把有問題的靜脈清除或堵塞。被清除或堵塞的靜脈都是已失去正常功能甚至是有害的靜脈,即使留在身體,對血液循環已幫不上忙,反而令功能更差。

再者,下肢的靜脈血管像一個網絡般錯綜複雜,其功能是把血液由腿部帶回心臟,但當其中一組靜脈發生血液逆流時,血液便會過量地積聚在小腿,要靠健康的靜脈努力地把積聚的血液帶回心臟。久而久之,本來健康的靜脈,亦會因負荷過重而變壞,加入靜脈曲張的「行列」。

醫生透過超聲波,找出已損壞的靜脈血管,並透過各種方法將之清除、封閉,不但可把血液逆流消除,更可減輕其他正常靜脈的負荷,痛症減少,患者的活動能力亦得以改善。

治療後復發機會高嗎?

不少病人擔心靜脈曲張治療後的復發機會。當然,任何手術若不正確地進行,復發率可以很高。因此,有血管外科訓練及經驗的醫生,現時都會於手術前以超聲波作詳細檢查,準確找出有問題的靜脈,以適當方法清除,留下功能正常的靜脈,把復發機會降至最低。以現時之科技,已處理的靜脈再出現一模一樣狀況的機會,可說微乎其微,要知道,我們下次的靜脈血管,並非只有一條或數條,而是個錯綜複雜的網絡系統,即使手術後,餘下本是正常的靜脈,亦可因保養不當而慢慢變壞。無論之前的手術怎樣成功,總也不能保證腿上所有靜脈以後不會出問題。

因此,患者在手術後仍要小心避免風險因素,例如避免長時間站立、做適量的運動、多穿壓力襪等,以減少下肢靜脈長期受壓。無論復發原因是什麼,所有復發的個案都是複雜的,若要醫治,手術前的詳細檢查、全面血管外科技術,以及醫生豐富的臨床經驗,都是少不了的。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香港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靜脈曲張 診斷與治療新知 (上)

靜脈曲張是都市人常見的血管毛病。醫學界曾估計,現時約兩成的成年人口,受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問題困擾。此症雖不會直接致命,但對患者帶來的種種不適和不便,以至對他們生活質素的影響,卻往往非常深遠,臨床上亦有不少患者習慣「死忍」而致病情嚴重惡化,因此有必要為讀者闡釋各種診治資訊。

人體的下肢靜脈有點像活塞的瓣膜,功能是阻止血液倒流,使靜脈像單程路,血液只能流向心臟,不能返向流動。若腿部靜脈瓣膜功能正常,血液便會隨地心吸力向下回流,令靜脈血壓增加,隨之而來的,是腿部靜脈慢慢腫脹彎曲及變形,最終導致下肢靜脈曲張。

分為6期

此病臨床上分為6期,第1至3期為早至中期,主要徵狀包括下肢皮膚出現明顯可見的蜘蛛網,或彎彎曲曲的「青筋」,甚至感到小腿腫脹、痠痛,但此階段患者並非一定要動手術。當病情發展至第3期以上,即腳眼位置皮膚變深色,出現痕癢及傷口等病徵,屆時便需及早接受手術,阻止病情惡化。現時的靜脈曲張治療已有很多微創選擇,但臨床上最重要的是,病人必須於治療前接受準確的診斷,讓醫生為不同程度的個案提供相關的治療及護理建議。

要作出準確診斷,醫生要先了解患者病歷,並做臨床檢查,而「多普勒超聲波血管掃描」(Duplex Ultrasound Scan),能準確顯示功能不良的靜脈血管,有助醫生為病人制訂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現時大部分病人在接受治療前,都會以超聲波作詳盡檢查,患者接受掃描期間須站立不動,醫生會在病人腿部不同位置按壓,使靜脈血液流動,以找出有問題的靜脈。現時這類檢查已可在診所內進行,醫生由問症、檢查、掃描到診斷可「一站式」地完成,不用像舊日般,病人要另外到別處掃描,再等候報告。

這種診斷方式其中一個好處是,醫生可第一身地因應出現問題的血管情況,即時計劃治療方案,大大提高治療效果。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 續













資料來源: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諱疾忌醫的風險

「病向淺中醫」是醫學上的金科玉律,但對不少長者這說法有點矛盾:他們常覺得看醫生不吉利,希望休息一下自行好轉。非每種疾病都能如此「蒙混過關」,如靜脈曲張。


臨床上當病人出現中期徵狀,如足踝變色、皮膚痕癢等,多會主動求醫;但部分年長患者,即使靜脈血管已明顯凸起,足踝皮膚亦變黑,甚至出現傷口、潰爛等情況,仍然諱疾忌醫。


他們不肯就醫,有的以為只是外觀問題;有的是害怕手術,甚至怕麻煩家人。其實,以現今血管外科的技術,即使是病情嚴重,醫治過程既不痛苦也不危險。


曾遇過一名已患靜脈曲張逾二十年的長者,下肢靜脈已明顯凸出,皮膚變黑及痕癢;但仍抗拒做手術,結果有天晚上在熟睡時搔抓患處,竟將傷口抓破而大量出血,在流血不止下,才被家人送院。


經診斷後,發現患者患處皮膚更已逐漸潰爛,透過微創手術將有問題的靜脈消融後,情況才告穩定,但經此一役,他再不敢耽誤求醫了。


外科專科醫生
謝卓華












新聞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膠水」治療靜脈曲張?



黃婆婆自八十大壽不久,逐漸感到雙腿出現異樣︰雙足常感痕癢,一旦用力搔抓,皮膚被抓損,痕癢又再加劇,渾身不自在。這樣的情況維持差不多十年,子女發現年邁母親受此問題困擾愈來愈明顯,終勸服她接受醫生檢查,結果發現原來已患上嚴重靜脈曲張問題。

現時在處理不同類型及程度的下肢靜脈曲張個案時,外科醫生的治療方案選擇亦變得多元化,各類微創手術包括靜脈腔內消融術、射頻、激光手術等,可因應病情的需要而使用。然而,考慮到黃婆婆年事已高,加上身體狀況並不理想,醫生經考慮後,建議為她安排另一種治療新方案︰醫用結合劑作注射治療。

此種技術俗稱「黏膠水」,將有問題的靜脈黏緊封閉。手術只須輕微的局部麻醉,透過一個微小創口,在超聲波的監測下,將導管放進適當的位置,再注入結合劑。以黃婆婆為例,她在接受治療後不久,過往痕癢不適的感覺漸漸減退,睡眠及生活質素亦因此改善。整體而言,這是一類較新的靜脈曲張治療,短期效果理想,但由於技術應用時間較短,暫仍缺乏對其長遠成效/可能出現之副作用的研究。公仔箱論壇)
`

現時治療靜脈曲張,無論是傳統的外科切割手術、微創的射頻或激光消融術,以至最新近的黏合劑注射等,其原理都是用不同方法把有問題的靜脈清除或堵塞。

被清除或堵塞的靜脈,都是已失去正常功能,甚至是有害的靜脈。即使留在身體,對血液循環已幫不上忙,反而令功能更差。再者,下肢的靜脈血管,像一個網絡般錯綜複雜,其功能是把血液由腿部帶回心臟,但當其中一組靜脈,發生血液逆流時,血液便會過量地積聚在小腿,要靠健康的靜脈努力地把積聚的血液帶回心臟。久而久之,本來健康的靜脈,亦會因負荷過重而變壞,加入靜脈曲張的行列!

因此醫生透過超聲波,找出已損壞的靜脈血管,並透過各種方法將之清除、封閉,不但可把血液逆流消除,更可減輕其他正常靜脈負荷。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