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男星涂磊在機艙抬高雙腳,引來網民批評其行為不雅,隨後他發文解釋自己患上靜脈曲張,為行為道歉才稍為平息風波。有外科專科醫生表示,靜脈曲張患者較正常人容易引發深層靜脈栓塞,一旦血栓隨血液回流至肺部,可導致肺栓塞致死,建議靜脈曲張患者在搭長途機時可以穿着壓力襪及保持腳掌上下郁動,保持小腿靜脈血液流動。
涂磊抬腳踩機艙引來批評
近日,有網民拍到中國知名主持人涂磊走進機艙座位後,把穿著拖鞋的雙腳抬高。影片曝光後,引來網民批評他「沒素質」、「不文明」,他隨後對此事作出回應,稱自己患有輕微靜脈曲張,才依醫生建議把腳抬高促進血液回流。他續指,當下認為座位前方沒有乘客,而且換上了一次性拖鞋,不會影響到別人及弄髒機艙才把腳抬高,但承認作為公眾人物不應該作出此舉,並認錯道歉才稍為平息風波。
深層靜脈栓塞可導肺栓塞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表示,靜脈有分為表淺靜脈和深層靜脈,表淺靜脈栓塞是指表層靜脈無法發揮正常功能,瓣膜出現問題不能正常閉合造成血液倒流,血液長期積聚於腿部靜脈,使靜脈血管變形,形成靜脈曲張。典型患者早期會出現腳血管突起、彎曲腫脹,情況惡化後皮膚會變黑、痕癢,甚至潰爛。若果患者本身情況嚴重,長時間坐着不動(如搭長途機、進行大手術後需在床上休養)靜脈內的血液有機會形成血栓並引發深層靜脈栓塞,患者會因靜脈出現大量血塊而感到腫痛,一旦靜脈將帶有血栓的血液回流至肺部,可導肺栓塞致死。
2招緩解靜脈曲張
謝卓華建議,靜脈曲張患者可以穿著醫療用壓力襪和保持腳掌上下郁動緩解靜脈曲張。「壓力襪腳踝部位的壓力最高,再順着腿部向上漸漸遞減,這設計可令腳部靜脈血液較易回流至心臟。」此外,亦可保持腳掌上下郁動,讓小腿肌肉放鬆收縮,保持靜脈血液流動,以免形成血栓,「抬高雙腳或離開座位走動效果會更好。」以上方法對預防水腫亦有幫助,「任何人長時間坐着不動都會腳腫,只是靜脈曲張患者水腫情況更嚴重,同樣壓力襪和多郁動可助減少水腫發生。」
治療靜脈曲張要找「壞血管」
一般而言,醫生會清除「壞血管」(影響血液循環之血管)治療靜脈曲張,例如(1)傳統外科手術:透過開刀切除整條壞血管;(2)微創手術:將導管放入壞血管,透過釋放射頻或激光封閉壞血管;(3)注射黏合劑:像利用膠水直接將靜脈的內壁黏合;(4)藥物治療:封閉壞血管。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425610/%E9%9D%9C%E8%84%88%E6%9B%B2%E5%BC%B5%E7%96%BC%E7%97%9B%E9%9B%A3%E5%BF%8D%E6%98%93%E6%B0%B4%E8%85%AB%20%20%E9%86%AB%E7%94%9F%E6%95%99%E4%BD%A0%E7%B0%A1%E5%96%AE2%E6%8B%9B%E7%B7%A9%E8%A7%A3%E4%B8%8D%E9%81%A9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It is an educational platform aim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i. veins. How to achieve the possible symptomatic,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outcome by different treatments to the needs of individuals with venous problem. ii. Thyroid diseases, parathyroid, goiter, thyroid cancer, etc... 這是一個教育博客,提供教育關於腿部靜脈曲張及蜘蛛網血管問題,提供各類針對腿部靜脈的治療技術,包括微創靜脈腔內激光及射頻、超聲波導引注射、及外科手術等等。另提供甲狀腺, 甲狀腺亢進, 甲狀腺癌, 甲狀腺腫大, 甲狀腺腫瘤, 甲狀腺素, 甲狀腺 症狀, 甲狀腺素低, 甲狀腺素高,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醫生, 甲狀腺檢查教育
2020年7月10日 星期五
2020年7月6日 星期一
單腿腳腫 不要掉以輕心
「腳腫」是一個很普遍的情況,醫學上有很多原因可引致,通常跟心臟、腎臟或肝臟功能差有關,亦可因營養不良以致血蛋白過低,甚至久坐不動,或藥物副作用等引致,但一般都是雙腿同時腫脹的,而出現的過程,都是比較慢性及反覆的。由於其成因跟長期病患有關,因此很多病人亦習以為常,不覺得有甚麼大問題。
很多人甚至以為單腿腳腫,跟雙腿腳腫的成因差不多,這便大錯特錯。兩者的成因完全不同,單腿腳腫一般都跟靜脈或淋巴系統有關,而靜脈問題遠較常見,如靜脈曲張、靜脈栓塞、髂靜脈壓迫綜合症等。
陳伯(化名)雖然已七十多歲,但仍非常壯健,絕不言休,每天仍然會返舖頭,打理自己的小生意,但數星期前,感覺到左腿有點腫脹,但因未影響行動,不以為意,以為只是過勞,休息一下便會沒事,怎知腫脹情況愈來愈嚴重,行動也開始有困難,家人也發覺左腿明顯暴脹,陳伯便半推半就地被家人帶去看醫生,最後被轉介到血管外科。醫生用超聲波檢查,赫然發現陳伯左腿肌肉內的深層靜脈有大量血栓,甚至已經伸延到腿部以上!
他立刻被安排到醫院接受電腦掃描,發現血栓已伸延到下腹的髂靜脈,而髂靜脈頂部有收窄的情況,醫生診斷陳伯患的是「髂靜脈壓迫綜合症」而引致嚴重深層靜脈栓塞。
這情況非同小可,若血栓被沖到肺部,引致「肺栓塞」,可即時致命。醫生立刻替他注射抗凝固的藥物,避免血栓蔓延;再以血管腔內手術,把大腿的血栓清除,而收窄的髂靜脈,則需要植入支架把它擴張。數天後陳伯出院,左腿的腫脹已大大消除。下次再跟大家解釋甚麼是「髂靜脈壓迫綜合症」。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長途機易有靜脈栓塞 亂按壓可致命
俗稱經濟艙症候群的深層靜脈栓塞(DVT)是因血栓阻塞血液流動引起,與水腫不同,只會單腳腫痛甚至「鴛鴦腳」,除搭長途機久坐不動有機會發病,更有整晚盤腿「煲劇」人士煲出禍!有外科專科醫生提醒,遇到類似症狀要盡快求醫,切勿胡亂按摩或按壓患處,因處理不當有機會令血栓在靜脈脫落,再經血液流走到肺部,引起肺栓塞致命。
動脈負責將血液由心臟送往各器官,靜脈則負責將血液由器官帶回心臟。下肢靜脈主要分表淺靜脈和深層靜脈,前者在表皮與脂肪之間,深層靜脈則位於肌肉間,負責將含二氧化碳及廢物血液,送到肝及腎過濾,再帶回心臟。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指,深層靜脈栓塞是指靜脈中現血塊,最常在小腿位置出現,小腿並因長期積聚血液而紅腫。若病發位置較近大腿或盆腔,栓塞情況或更嚴重,腫痛加劇。更可怕是,一旦靜脈將帶血栓的血液回流至心臟及肺部,可能會塞住肺部血管,病人將呼吸困難、胸口痛及休克,甚至死亡。
除肥胖、懷孕、曾接受手術人士高危,搭長途機久坐不動再加飲水不足,亦有機會形成血栓。謝卓華更透露,曾有臨床個案,患者因整晚盤腿「煲劇」發現腳部腫痛遲久不散,到求診才確定是DVT。此外,癌症患者也高危,因他們的血液較常人凝固,而部分盆腔受壓相關特殊病都可引致嚴重DVT,惟病例較少。
遇上DVT,有病人誤以為只是肌肉腫痛沒有求診。謝提醒,一旦發現只是單腳腫痛,而自己又是曾接受手術或坐過飛機的高危人士,求醫前切勿用任何形式按壓患處,因有機會因按壓刺激血栓脫落,最終引發肺栓塞。
診斷DVT,醫生會透過超聲波或電腦掃描先找出血栓位置,再處方三至六個月的薄血藥,阻止血凝固擴散,令血栓自然分解,一般復發機會微。不過,因癌症或特殊盆腔問題引致的DVT,服薄血藥時間需更長,如發現血管收窄,更需考慮植入支架或以微創手術將血栓吸出體外。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東網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動脈負責將血液由心臟送往各器官,靜脈則負責將血液由器官帶回心臟。下肢靜脈主要分表淺靜脈和深層靜脈,前者在表皮與脂肪之間,深層靜脈則位於肌肉間,負責將含二氧化碳及廢物血液,送到肝及腎過濾,再帶回心臟。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指,深層靜脈栓塞是指靜脈中現血塊,最常在小腿位置出現,小腿並因長期積聚血液而紅腫。若病發位置較近大腿或盆腔,栓塞情況或更嚴重,腫痛加劇。更可怕是,一旦靜脈將帶血栓的血液回流至心臟及肺部,可能會塞住肺部血管,病人將呼吸困難、胸口痛及休克,甚至死亡。
除肥胖、懷孕、曾接受手術人士高危,搭長途機久坐不動再加飲水不足,亦有機會形成血栓。謝卓華更透露,曾有臨床個案,患者因整晚盤腿「煲劇」發現腳部腫痛遲久不散,到求診才確定是DVT。此外,癌症患者也高危,因他們的血液較常人凝固,而部分盆腔受壓相關特殊病都可引致嚴重DVT,惟病例較少。
遇上DVT,有病人誤以為只是肌肉腫痛沒有求診。謝提醒,一旦發現只是單腳腫痛,而自己又是曾接受手術或坐過飛機的高危人士,求醫前切勿用任何形式按壓患處,因有機會因按壓刺激血栓脫落,最終引發肺栓塞。
診斷DVT,醫生會透過超聲波或電腦掃描先找出血栓位置,再處方三至六個月的薄血藥,阻止血凝固擴散,令血栓自然分解,一般復發機會微。不過,因癌症或特殊盆腔問題引致的DVT,服薄血藥時間需更長,如發現血管收窄,更需考慮植入支架或以微創手術將血栓吸出體外。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東網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11月13日 星期三
經濟客艙症候群
長假期,港人最愛出國旅行,但坐長途航班動輒要呆坐十多小時,除了長時間坐著找娛樂打發時間,有人甚至為了減少上廁所,連水也少喝,於是雙腿全程垂著不動,這便有機會出現「經濟客艙症候群」。
此症候群成因是腿部肌肉缺乏運動,導致靜脈血液停留不動,形成血塊,出現「深層靜脈栓塞」,典型症狀是小腿腫脹疼痛,但亦有小部分沒有徵狀。不過,若血塊脫落,隨血液沖到肺部,便可引發致命的「肺栓塞」。
雖然醫學上稱為「經濟客艙」症候群,但也不代表商務或頭等艙免疫,本人便遇過頭等艙乘客出現此情況,關鍵是腿部全程垂著不動,肥胖、孕婦或本身已有靜脈曲張人士,風險亦較高。
許多人應該試過下機時雙腳脹脹的,或擔心會有事,其實坐了數小時,有此情況亦屬正常。有研究指,在5,000名沒有患靜脈曲張的長途機(航程4小時或以上)乘客中,經超聲波掃描後,當中約4%會出現深層靜脈栓塞,但大部分情況輕微,至於出現肺栓塞的機會,更屬少數中的少數。
不過,無論機會多微,這不幸情況仍有可能出現,所以坐飛機時,應間中站立、步行,或在座位上伸展腿部,讓下肢肌肉多活動;並應避免在航程上飲酒;亦可穿壓力襪。若乘機後下肢持續腫脹、疼痛,便應求醫。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7%b6%93%e6%bf%9f%e5%ae%a2%e8%89%99%e7%97%87%e5%80%99%e7%be%a4-128767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此症候群成因是腿部肌肉缺乏運動,導致靜脈血液停留不動,形成血塊,出現「深層靜脈栓塞」,典型症狀是小腿腫脹疼痛,但亦有小部分沒有徵狀。不過,若血塊脫落,隨血液沖到肺部,便可引發致命的「肺栓塞」。
雖然醫學上稱為「經濟客艙」症候群,但也不代表商務或頭等艙免疫,本人便遇過頭等艙乘客出現此情況,關鍵是腿部全程垂著不動,肥胖、孕婦或本身已有靜脈曲張人士,風險亦較高。
許多人應該試過下機時雙腳脹脹的,或擔心會有事,其實坐了數小時,有此情況亦屬正常。有研究指,在5,000名沒有患靜脈曲張的長途機(航程4小時或以上)乘客中,經超聲波掃描後,當中約4%會出現深層靜脈栓塞,但大部分情況輕微,至於出現肺栓塞的機會,更屬少數中的少數。
不過,無論機會多微,這不幸情況仍有可能出現,所以坐飛機時,應間中站立、步行,或在座位上伸展腿部,讓下肢肌肉多活動;並應避免在航程上飲酒;亦可穿壓力襪。若乘機後下肢持續腫脹、疼痛,便應求醫。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7%b6%93%e6%bf%9f%e5%ae%a2%e8%89%99%e7%97%87%e5%80%99%e7%be%a4-128767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
為何搭飛機後會腳腫?
每年聖誕及農曆新年假期,不少港人都喜歡乘飛機外遊。飛機上,很多人喜歡脫掉鞋子屈膝而坐,看書看戲睡覺,各適其適。大家有沒有留意,下機時要把鞋子穿上總是有點困難,腳部老是脹脹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關乎人體的血液循環及結構,下肢的靜脈血管在正常情況下是一條單程路,血液只能單向地向上流,朝心臟的方向走。而靜脈的結構相當奇妙,它有很多單向的活門,只容許靜脈內的血液向心臟方向流動,不能反方向倒流到腳部。而我們小腿的肌肉則是靜脈血液流動的動力泉源,當我們走路時,小腿肌肉反覆地放鬆及收縮,令肌肉內的靜脈受到按壓,形成泵一樣的效應,把血液沿着靜脈泵走。
因此,當我們坐得久,雙腿缺乏郁動,便會感到脹脹累累,很自然地便會起來走走,做點伸展活動,好像想把肌肉泵開動,令下肢靜脈的血液循環得以維持。
但在飛機上的問題是,若坐的是經濟客位,雙腿要全程垂下,由於座位狹窄,大家便傾向減少郁動,即使出來走走也不是那麼方便,於是整個機程除了上廁所,其餘時間雙腿也沒什麼郁動,小腿的肌肉泵便被關掉,下肢的靜脈血液便會隨着地心吸力向下積聚,令雙腳變腫。再者,機艙內的空氣壓力一般比地面低,亦令腳腫的情況更嚴重。
這情況一般在下機後,當下肢的活動回復正常,腫脹的情況便很快消失,但若積聚的血液過多或過久,便有機會於肌肉內凝成血塊,引致深層靜脈栓塞,若血塊被沖到肺部更可能有生命危險!
因此乘飛機後的腳腫請不要掉以輕心,大家應該於機上設法保持雙腿郁動,並穿上壓力襪幫助血液回流,若發覺下機後腳腫持續不退,便要找醫生檢查,確保安全。祝大家旅途愉快!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veno.com.hk/swollen-feet.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這關乎人體的血液循環及結構,下肢的靜脈血管在正常情況下是一條單程路,血液只能單向地向上流,朝心臟的方向走。而靜脈的結構相當奇妙,它有很多單向的活門,只容許靜脈內的血液向心臟方向流動,不能反方向倒流到腳部。而我們小腿的肌肉則是靜脈血液流動的動力泉源,當我們走路時,小腿肌肉反覆地放鬆及收縮,令肌肉內的靜脈受到按壓,形成泵一樣的效應,把血液沿着靜脈泵走。
因此,當我們坐得久,雙腿缺乏郁動,便會感到脹脹累累,很自然地便會起來走走,做點伸展活動,好像想把肌肉泵開動,令下肢靜脈的血液循環得以維持。
但在飛機上的問題是,若坐的是經濟客位,雙腿要全程垂下,由於座位狹窄,大家便傾向減少郁動,即使出來走走也不是那麼方便,於是整個機程除了上廁所,其餘時間雙腿也沒什麼郁動,小腿的肌肉泵便被關掉,下肢的靜脈血液便會隨着地心吸力向下積聚,令雙腳變腫。再者,機艙內的空氣壓力一般比地面低,亦令腳腫的情況更嚴重。
這情況一般在下機後,當下肢的活動回復正常,腫脹的情況便很快消失,但若積聚的血液過多或過久,便有機會於肌肉內凝成血塊,引致深層靜脈栓塞,若血塊被沖到肺部更可能有生命危險!
因此乘飛機後的腳腫請不要掉以輕心,大家應該於機上設法保持雙腿郁動,並穿上壓力襪幫助血液回流,若發覺下機後腳腫持續不退,便要找醫生檢查,確保安全。祝大家旅途愉快!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veno.com.hk/swollen-feet.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靜脈曲張疼痛難忍易水腫 醫生教你簡單2招緩解不適
近日,中國男星涂磊在機艙抬高雙腳,引來網民批評其行為不雅,隨後他發文解釋自己患上靜脈曲張,為行為道歉才稍為平息風波。有外科專科醫生表示,靜脈曲張患者較正常人容易引發深層靜脈栓塞,一旦血栓隨血液回流至肺部,可導致肺栓塞致死,建議靜脈曲張患者在搭長途機時可以穿着壓力襪及保持腳掌上下郁動,保持小腿靜脈血液流動。
涂磊抬腳踩機艙引來批評
近日,有網民拍到中國知名主持人涂磊走進機艙座位後,把穿著拖鞋的雙腳抬高。影片曝光後,引來網民批評他「沒素質」、「不文明」,他隨後對此事作出回應,稱自己患有輕微靜脈曲張,才依醫生建議把腳抬高促進血液回流。他續指,當下認為座位前方沒有乘客,而且換上了一次性拖鞋,不會影響到別人及弄髒機艙才把腳抬高,但承認作為公眾人物不應該作出此舉,並認錯道歉才稍為平息風波。
深層靜脈栓塞可導肺栓塞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表示,靜脈有分為表淺靜脈和深層靜脈,表淺靜脈栓塞是指表層靜脈無法發揮正常功能,瓣膜出現問題不能正常閉合造成血液倒流,血液長期積聚於腿部靜脈,使靜脈血管變形,形成靜脈曲張。典型患者早期會出現腳血管突起、彎曲腫脹,情況惡化後皮膚會變黑、痕癢,甚至潰爛。若果患者本身情況嚴重,長時間坐着不動(如搭長途機、進行大手術後需在床上休養)靜脈內的血液有機會形成血栓並引發深層靜脈栓塞,患者會因靜脈出現大量血塊而感到腫痛,一旦靜脈將帶有血栓的血液回流至肺部,可導肺栓塞致死。
2招緩解靜脈曲張
謝卓華建議,靜脈曲張患者可以穿著醫療用壓力襪和保持腳掌上下郁動緩解靜脈曲張。「壓力襪腳踝部位的壓力最高,再順着腿部向上漸漸遞減,這設計可令腳部靜脈血液較易回流至心臟。」此外,亦可保持腳掌上下郁動,讓小腿肌肉放鬆收縮,保持靜脈血液流動,以免形成血栓,「抬高雙腳或離開座位走動效果會更好。」以上方法對預防水腫亦有幫助,「任何人長時間坐着不動都會腳腫,只是靜脈曲張患者水腫情況更嚴重,同樣壓力襪和多郁動可助減少水腫發生。」
治療靜脈曲張要找「壞血管」
一般而言,醫生會清除「壞血管」(影響血液循環之血管)治療靜脈曲張,例如(1)傳統外科手術:透過開刀切除整條壞血管;(2)微創手術:將導管放入壞血管,透過釋放射頻或激光封閉壞血管;(3)注射黏合劑:像利用膠水直接將靜脈的內壁黏合;(4)藥物治療:封閉壞血管。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425610/%E9%9D%9C%E8%84%88%E6%9B%B2%E5%BC%B5%E7%96%BC%E7%97%9B%E9%9B%A3%E5%BF%8D%E6%98%93%E6%B0%B4%E8%85%AB%20%20%E9%86%AB%E7%94%9F%E6%95%99%E4%BD%A0%E7%B0%A1%E5%96%AE2%E6%8B%9B%E7%B7%A9%E8%A7%A3%E4%B8%8D%E9%81%A9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涂磊抬腳踩機艙引來批評
近日,有網民拍到中國知名主持人涂磊走進機艙座位後,把穿著拖鞋的雙腳抬高。影片曝光後,引來網民批評他「沒素質」、「不文明」,他隨後對此事作出回應,稱自己患有輕微靜脈曲張,才依醫生建議把腳抬高促進血液回流。他續指,當下認為座位前方沒有乘客,而且換上了一次性拖鞋,不會影響到別人及弄髒機艙才把腳抬高,但承認作為公眾人物不應該作出此舉,並認錯道歉才稍為平息風波。
深層靜脈栓塞可導肺栓塞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表示,靜脈有分為表淺靜脈和深層靜脈,表淺靜脈栓塞是指表層靜脈無法發揮正常功能,瓣膜出現問題不能正常閉合造成血液倒流,血液長期積聚於腿部靜脈,使靜脈血管變形,形成靜脈曲張。典型患者早期會出現腳血管突起、彎曲腫脹,情況惡化後皮膚會變黑、痕癢,甚至潰爛。若果患者本身情況嚴重,長時間坐着不動(如搭長途機、進行大手術後需在床上休養)靜脈內的血液有機會形成血栓並引發深層靜脈栓塞,患者會因靜脈出現大量血塊而感到腫痛,一旦靜脈將帶有血栓的血液回流至肺部,可導肺栓塞致死。
2招緩解靜脈曲張
謝卓華建議,靜脈曲張患者可以穿著醫療用壓力襪和保持腳掌上下郁動緩解靜脈曲張。「壓力襪腳踝部位的壓力最高,再順着腿部向上漸漸遞減,這設計可令腳部靜脈血液較易回流至心臟。」此外,亦可保持腳掌上下郁動,讓小腿肌肉放鬆收縮,保持靜脈血液流動,以免形成血栓,「抬高雙腳或離開座位走動效果會更好。」以上方法對預防水腫亦有幫助,「任何人長時間坐着不動都會腳腫,只是靜脈曲張患者水腫情況更嚴重,同樣壓力襪和多郁動可助減少水腫發生。」
治療靜脈曲張要找「壞血管」
一般而言,醫生會清除「壞血管」(影響血液循環之血管)治療靜脈曲張,例如(1)傳統外科手術:透過開刀切除整條壞血管;(2)微創手術:將導管放入壞血管,透過釋放射頻或激光封閉壞血管;(3)注射黏合劑:像利用膠水直接將靜脈的內壁黏合;(4)藥物治療:封閉壞血管。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425610/%E9%9D%9C%E8%84%88%E6%9B%B2%E5%BC%B5%E7%96%BC%E7%97%9B%E9%9B%A3%E5%BF%8D%E6%98%93%E6%B0%B4%E8%85%AB%20%20%E9%86%AB%E7%94%9F%E6%95%99%E4%BD%A0%E7%B0%A1%E5%96%AE2%E6%8B%9B%E7%B7%A9%E8%A7%A3%E4%B8%8D%E9%81%A9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長途機易有靜脈栓塞 亂按壓可致命
俗稱經濟艙症候群的深層靜脈栓塞(DVT)是因血栓阻塞血液流動引起,與水腫不同,只會單腳腫痛甚至「鴛鴦腳」,除搭長途機久坐不動有機會發病,更有整晚盤腿「煲劇」人士煲出禍!有外科專科醫生提醒,遇到類似症狀要盡快求醫,切勿胡亂按摩或按壓患處,因處理不當有機會令血栓在靜脈脫落,再經血液流走到肺部,引起肺栓塞致命。
動脈負責將血液由心臟送往各器官,靜脈則負責將血液由器官帶回心臟。下肢靜脈主要分表淺靜脈和深層靜脈,前者在表皮與脂肪之間,深層靜脈則位於肌肉間,負責將含二氧化碳及廢物血液,送到肝及腎過濾,再帶回心臟。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指,深層靜脈栓塞是指靜脈中現血塊,最常在小腿位置出現,小腿並因長期積聚血液而紅腫。若病發位置較近大腿或盆腔,栓塞情況或更嚴重,腫痛加劇。更可怕是,一旦靜脈將帶血栓的血液回流至心臟及肺部,可能會塞住肺部血管,病人將呼吸困難、胸口痛及休克,甚至死亡。
除肥胖、懷孕、曾接受手術人士高危,搭長途機久坐不動再加飲水不足,亦有機會形成血栓。謝卓華更透露,曾有臨床個案,患者因整晚盤腿「煲劇」發現腳部腫痛遲久不散,到求診才確定是DVT。此外,癌症患者也高危,因他們的血液較常人凝固,而部分盆腔受壓相關特殊病都可引致嚴重DVT,惟病例較少。
遇上DVT,有病人誤以為只是肌肉腫痛沒有求診。謝提醒,一旦發現只是單腳腫痛,而自己又是曾接受手術或坐過飛機的高危人士,求醫前切勿用任何形式按壓患處,因有機會因按壓刺激血栓脫落,最終引發肺栓塞。
診斷DVT,醫生會透過超聲波或電腦掃描先找出血栓位置,再處方三至六個月的薄血藥,阻止血凝固擴散,令血栓自然分解,一般復發機會微。不過,因癌症或特殊盆腔問題引致的DVT,服薄血藥時間需更長,如發現血管收窄,更需考慮植入支架或以微創手術將血栓吸出體外。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東網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動脈負責將血液由心臟送往各器官,靜脈則負責將血液由器官帶回心臟。下肢靜脈主要分表淺靜脈和深層靜脈,前者在表皮與脂肪之間,深層靜脈則位於肌肉間,負責將含二氧化碳及廢物血液,送到肝及腎過濾,再帶回心臟。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指,深層靜脈栓塞是指靜脈中現血塊,最常在小腿位置出現,小腿並因長期積聚血液而紅腫。若病發位置較近大腿或盆腔,栓塞情況或更嚴重,腫痛加劇。更可怕是,一旦靜脈將帶血栓的血液回流至心臟及肺部,可能會塞住肺部血管,病人將呼吸困難、胸口痛及休克,甚至死亡。
除肥胖、懷孕、曾接受手術人士高危,搭長途機久坐不動再加飲水不足,亦有機會形成血栓。謝卓華更透露,曾有臨床個案,患者因整晚盤腿「煲劇」發現腳部腫痛遲久不散,到求診才確定是DVT。此外,癌症患者也高危,因他們的血液較常人凝固,而部分盆腔受壓相關特殊病都可引致嚴重DVT,惟病例較少。
遇上DVT,有病人誤以為只是肌肉腫痛沒有求診。謝提醒,一旦發現只是單腳腫痛,而自己又是曾接受手術或坐過飛機的高危人士,求醫前切勿用任何形式按壓患處,因有機會因按壓刺激血栓脫落,最終引發肺栓塞。
診斷DVT,醫生會透過超聲波或電腦掃描先找出血栓位置,再處方三至六個月的薄血藥,阻止血凝固擴散,令血栓自然分解,一般復發機會微。不過,因癌症或特殊盆腔問題引致的DVT,服薄血藥時間需更長,如發現血管收窄,更需考慮植入支架或以微創手術將血栓吸出體外。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東網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6月7日 星期四
經濟客艙症候群
此症候群成因是腿部肌肉缺乏運動,導致靜脈血液停留不動,形成血塊,出現「深層靜脈栓塞」,典型症狀是小腿腫脹疼痛,但亦有小部分沒有徵狀。不過,若血塊脫落,隨血液沖到肺部,便可引發致命的「肺栓塞」。
雖然醫學上稱為「經濟客艙」症候群,但也不代表商務或頭等艙免疫,本人便遇過頭等艙乘客出現此情況,關鍵是腿部全程垂著不動,肥胖、孕婦或本身已有靜脈曲張人士,風險亦較高。
許多人應該試過下機時雙腳脹脹的,或擔心會有事,其實坐了數小時,有此情況亦屬正常。有研究指,在5,000名沒有患靜脈曲張的長途機(航程4小時或以上)乘客中,經超聲波掃描後,當中約4%會出現深層靜脈栓塞,但大部分情況輕微,至於出現肺栓塞的機會,更屬少數中的少數。
不過,無論機會多微,這不幸情況仍有可能出現,所以坐飛機時,應間中站立、步行,或在座位上伸展腿部,讓下肢肌肉多活動;並應避免在航程上飲酒;亦可穿壓力襪。若乘機後下肢持續腫脹、疼痛,便應求醫。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7%b6%93%e6%bf%9f%e5%ae%a2%e8%89%99%e7%97%87%e5%80%99%e7%be%a4-128767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三
整晚盤腿追劇...小心「靜脈栓塞」!腳腫脹亂按壓可致命
深層靜脈栓塞俗稱「經濟艙症候群」,是因為血栓阻塞血液流動所引起。醫師表示,它與水腫不同,只會單腳腫痛,搭長途飛機久坐不動、整晚盤腿追劇都有可能發病。醫師也提醒,發現類似症狀要盡快就醫,千萬別亂按摩或按壓患處,否則導致血栓脫落的話,經由血液流走到肺部,會引起肺栓塞喪命。
人體血管分動脈和靜脈兩大類,將血液由心臟送往全身器官的是動脈,靜脈則負責將血液由器官帶回心臟,而下肢靜脈分為淺靜脈和深層靜脈,前者在表皮與脂肪之間,後者則為於肌肉間。
香港《東方日報》引述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指出,俗稱「經濟艙症候群」的深層靜脈栓塞,是靜脈中出現血塊,最常在小腿位置出現,小腿並因長期積聚血液而紅腫;如果病發位置比較靠近大腿或盆腔,栓塞情況可能更嚴重,腫痛加劇。他說,一旦靜脈將帶血栓的血液回流到心臟及肺部,可能會塞住肺部血管,患者會呼吸困難、胸口痛及休克,甚至死亡。
謝卓華進一步表示,肥胖、懷孕、曾經接受手術的人是高危險群,如果搭長途飛機久坐不動,加上飲水不足,也可能形成血栓。他更透露,曾經接診過一個案例,有人整晚盤腿追劇,結果腳部腫痛持續不消,求診才確定是深層靜脈栓塞。
遇到深層靜脈栓塞,有些人會以為只是肌肉腫痛,所以沒有求診。謝卓華提醒,深層靜脈栓塞與水腫不同,只會單腳腫痛,一旦發現類似症狀,而自己又是高危險群,就要盡快就醫,千萬別亂按摩或按壓患處,否則導致血栓脫落的話,可能引起肺栓塞喪命。
去年曾經有一名泰國籍女性搭3個多小時的飛機來台遊玩,但一下飛機卻感到頭暈、胸悶、呼吸困難,送醫檢查竟發現是「經濟艙症候群」引發肺栓塞,血塊塞滿肺,住院5天才保住性命。桃園聯新機場醫療中心主任許詩典接受《ETtoday健康雲》訪問時提到,只要在狹小的機艙連續坐2小時,就容易引發血管栓塞,建議旅客定時起身上廁所,或做足部運動,才能讓血液免滯留。
許詩典指出,「經濟艙症候群」主要發生在生產後婦女、有服藥習慣者以及上機後喝太多酒的民眾;酒精會影響血管彈性,建議民眾搭機時多喝水、少喝酒,才不易發生憾事,而穿緊身褲或太合腳的鞋子,也容易引發身體不適,建議上機後可先脫鞋,避免足部腫脹影響血液流通。
資料來源: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177937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人體血管分動脈和靜脈兩大類,將血液由心臟送往全身器官的是動脈,靜脈則負責將血液由器官帶回心臟,而下肢靜脈分為淺靜脈和深層靜脈,前者在表皮與脂肪之間,後者則為於肌肉間。
香港《東方日報》引述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指出,俗稱「經濟艙症候群」的深層靜脈栓塞,是靜脈中出現血塊,最常在小腿位置出現,小腿並因長期積聚血液而紅腫;如果病發位置比較靠近大腿或盆腔,栓塞情況可能更嚴重,腫痛加劇。他說,一旦靜脈將帶血栓的血液回流到心臟及肺部,可能會塞住肺部血管,患者會呼吸困難、胸口痛及休克,甚至死亡。
謝卓華進一步表示,肥胖、懷孕、曾經接受手術的人是高危險群,如果搭長途飛機久坐不動,加上飲水不足,也可能形成血栓。他更透露,曾經接診過一個案例,有人整晚盤腿追劇,結果腳部腫痛持續不消,求診才確定是深層靜脈栓塞。
遇到深層靜脈栓塞,有些人會以為只是肌肉腫痛,所以沒有求診。謝卓華提醒,深層靜脈栓塞與水腫不同,只會單腳腫痛,一旦發現類似症狀,而自己又是高危險群,就要盡快就醫,千萬別亂按摩或按壓患處,否則導致血栓脫落的話,可能引起肺栓塞喪命。
去年曾經有一名泰國籍女性搭3個多小時的飛機來台遊玩,但一下飛機卻感到頭暈、胸悶、呼吸困難,送醫檢查竟發現是「經濟艙症候群」引發肺栓塞,血塊塞滿肺,住院5天才保住性命。桃園聯新機場醫療中心主任許詩典接受《ETtoday健康雲》訪問時提到,只要在狹小的機艙連續坐2小時,就容易引發血管栓塞,建議旅客定時起身上廁所,或做足部運動,才能讓血液免滯留。
許詩典指出,「經濟艙症候群」主要發生在生產後婦女、有服藥習慣者以及上機後喝太多酒的民眾;酒精會影響血管彈性,建議民眾搭機時多喝水、少喝酒,才不易發生憾事,而穿緊身褲或太合腳的鞋子,也容易引發身體不適,建議上機後可先脫鞋,避免足部腫脹影響血液流通。
資料來源: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177937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為何搭飛機後會腳腫?
每年聖誕及農曆新年假期,不少港人都喜歡乘飛機外遊。飛機上,很多人喜歡脫掉鞋子屈膝而坐,看書看戲睡覺,各適其適。大家有沒有留意,下機時要把鞋子穿上總是有點困難,腳部老是脹脹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關乎人體的血液循環及結構,下肢的靜脈血管在正常情況下是一條單程路,血液只能單向地向上流,朝心臟的方向走。而靜脈的結構相當奇妙,它有很多單向的活門,只容許靜脈內的血液向心臟方向流動,不能反方向倒流到腳部。而我們小腿的肌肉則是靜脈血液流動的動力泉源,當我們走路時,小腿肌肉反覆地放鬆及收縮,令肌肉內的靜脈受到按壓,形成泵一樣的效應,把血液沿着靜脈泵走。
因此,當我們坐得久,雙腿缺乏郁動,便會感到脹脹累累,很自然地便會起來走走,做點伸展活動,好像想把肌肉泵開動,令下肢靜脈的血液循環得以維持。
但在飛機上的問題是,若坐的是經濟客位,雙腿要全程垂下,由於座位狹窄,大家便傾向減少郁動,即使出來走走也不是那麼方便,於是整個機程除了上廁所,其餘時間雙腿也沒什麼郁動,小腿的肌肉泵便被關掉,下肢的靜脈血液便會隨着地心吸力向下積聚,令雙腳變腫。再者,機艙內的空氣壓力一般比地面低,亦令腳腫的情況更嚴重。
這情況一般在下機後,當下肢的活動回復正常,腫脹的情況便很快消失,但若積聚的血液過多或過久,便有機會於肌肉內凝成血塊,引致深層靜脈栓塞,若血塊被沖到肺部更可能有生命危險!
因此乘飛機後的腳腫請不要掉以輕心,大家應該於機上設法保持雙腿郁動,並穿上壓力襪幫助血液回流,若發覺下機後腳腫持續不退,便要找醫生檢查,確保安全。祝大家旅途愉快!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veno.com.hk/swollen-feet.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這關乎人體的血液循環及結構,下肢的靜脈血管在正常情況下是一條單程路,血液只能單向地向上流,朝心臟的方向走。而靜脈的結構相當奇妙,它有很多單向的活門,只容許靜脈內的血液向心臟方向流動,不能反方向倒流到腳部。而我們小腿的肌肉則是靜脈血液流動的動力泉源,當我們走路時,小腿肌肉反覆地放鬆及收縮,令肌肉內的靜脈受到按壓,形成泵一樣的效應,把血液沿着靜脈泵走。
因此,當我們坐得久,雙腿缺乏郁動,便會感到脹脹累累,很自然地便會起來走走,做點伸展活動,好像想把肌肉泵開動,令下肢靜脈的血液循環得以維持。
但在飛機上的問題是,若坐的是經濟客位,雙腿要全程垂下,由於座位狹窄,大家便傾向減少郁動,即使出來走走也不是那麼方便,於是整個機程除了上廁所,其餘時間雙腿也沒什麼郁動,小腿的肌肉泵便被關掉,下肢的靜脈血液便會隨着地心吸力向下積聚,令雙腳變腫。再者,機艙內的空氣壓力一般比地面低,亦令腳腫的情況更嚴重。
這情況一般在下機後,當下肢的活動回復正常,腫脹的情況便很快消失,但若積聚的血液過多或過久,便有機會於肌肉內凝成血塊,引致深層靜脈栓塞,若血塊被沖到肺部更可能有生命危險!
因此乘飛機後的腳腫請不要掉以輕心,大家應該於機上設法保持雙腿郁動,並穿上壓力襪幫助血液回流,若發覺下機後腳腫持續不退,便要找醫生檢查,確保安全。祝大家旅途愉快!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veno.com.hk/swollen-feet.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打石膏的風險
運動少不免會有創傷,無論是常見的球類活動、行山跑步、極限運動或是滑雪等,無論怎樣小心,總會有跌撞。骨折、韌帶撕裂、關節移位等常有發生,而腳掌及足踝附近的受傷可說最常見。很多時骨科醫生臨床上需要以石膏固定傷處數星期至數個月,好讓傷處自然癒合。
大家又是否知道打石膏的風險呢?其實打石膏本身是非常安全的,一些小問題如肌肉因缺乏郁動而萎縮、皮膚敏感等,一般都會在拆石膏後數月慢慢改善。真正有危險或有長遠後遺症的是來自併發症深層靜脈栓塞。
原來,當病人的下肢被石膏固定,小腿的肌肉便無法正常郁動,肌肉裏面的深層靜脈容易過量積聚血液,凝成血塊,把肌肉內的深層靜脈堵住,形成靜脈栓塞!臨床上小腿及腳部會嚴重腫脹甚至疼痛,若血塊順着血流沖至肺部,引致肺栓塞,更會出現氣喘、胸口痛等,若大量血栓堵塞住肺部血管,甚至可即時致命!
即使血栓只局限於下肢靜脈,沒有生命危險,但血栓會破壞深層靜脈結構,即使拆掉石膏,小腿也很容易腫脹無力,經常抽筋,甚至因為靜脈壓力長期高企而令皮膚變深色、痕癢、濕疹甚至潰瘍!
讀者看到以上形容,可能已經嚇得半死,其實不用過分擔心,只要對以上情況有基本認識,懂得怎樣預防,深層靜脈栓塞是可以完全避免的。病人即使被石膏固定足踝,但腳趾仍能郁動的,只要經常郁動腳趾,小腿深層靜脈的血液便能保持流動,避免血栓形成。亦應把受傷的腿盡量放高,避免血液過量積聚於深層靜脈。有些高危的病人,醫生甚至會處方薄血藥,減低血凝的機會。
根據統計,不做運動引起的慢性疾病遠較運動引起的創傷更嚴重及複雜。只要對醫學有基本知識,打石膏的風險便可避免!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veno.com.hk/plastering-risk.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大家又是否知道打石膏的風險呢?其實打石膏本身是非常安全的,一些小問題如肌肉因缺乏郁動而萎縮、皮膚敏感等,一般都會在拆石膏後數月慢慢改善。真正有危險或有長遠後遺症的是來自併發症深層靜脈栓塞。
原來,當病人的下肢被石膏固定,小腿的肌肉便無法正常郁動,肌肉裏面的深層靜脈容易過量積聚血液,凝成血塊,把肌肉內的深層靜脈堵住,形成靜脈栓塞!臨床上小腿及腳部會嚴重腫脹甚至疼痛,若血塊順着血流沖至肺部,引致肺栓塞,更會出現氣喘、胸口痛等,若大量血栓堵塞住肺部血管,甚至可即時致命!
即使血栓只局限於下肢靜脈,沒有生命危險,但血栓會破壞深層靜脈結構,即使拆掉石膏,小腿也很容易腫脹無力,經常抽筋,甚至因為靜脈壓力長期高企而令皮膚變深色、痕癢、濕疹甚至潰瘍!
讀者看到以上形容,可能已經嚇得半死,其實不用過分擔心,只要對以上情況有基本認識,懂得怎樣預防,深層靜脈栓塞是可以完全避免的。病人即使被石膏固定足踝,但腳趾仍能郁動的,只要經常郁動腳趾,小腿深層靜脈的血液便能保持流動,避免血栓形成。亦應把受傷的腿盡量放高,避免血液過量積聚於深層靜脈。有些高危的病人,醫生甚至會處方薄血藥,減低血凝的機會。
根據統計,不做運動引起的慢性疾病遠較運動引起的創傷更嚴重及複雜。只要對醫學有基本知識,打石膏的風險便可避免!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http://veno.com.hk/plastering-risk.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
靜脈曲張炎 嚴重可致命
切勿輕視
每逢長假期後,都會有較多嚴重的靜脈曲張患者求診,當中部分更出現「淺表血栓性靜脈」(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即有血塊在表淺靜脈內積聚並發炎,是靜脈曲張其中一種併發症,多見於中期以後的中年患者。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呼籲,切勿輕視此併發症的 嚴重性,一旦血栓蔓延至深層靜脈,會引致「深層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若血栓沿靜脈流至肺部,隨時會危害性命。
逾70歲的林婆婆育有3名子女,患有靜脈曲張多年,小腿常感到痠痛及血管腫脹,但一直未有理會,直至最近到俄羅斯旅行後,右腳近小腿位置有硬青筋凸起,腫脹情況更蔓延至大腿內側,令她舉步維艱,且感到很疼痛。
初時她以為是扭傷腳,但因復活節假期臨近,她待假期後才求診,怎知檢查時已確診患上急性淺表血栓性靜脈炎,於短短兩星期,右腿的血栓已由小腿蔓延至大腿的大隱靜脈,需進行大隱靜脈結紮手術,令血塊不再蔓延。
患處有硬塊影響步行
不少人會奇怪,為何小小的靜脈曲張會引致隨時致命的併發症,事實上,若靜脈曲張持續惡化,倒流的血液會在表淺靜脈內囤積形成血栓,出現急性非化膿性 炎症。初期患處會疼痛、紅腫及發熱,若觸摸患處,會感到有硬塊,影響步行。血栓更可能會蔓延至大隱靜脈,或進一步到達深層靜脈,引致下肢腫痛;若血栓經靜 脈流至肺部,更會引致肺部靜脈血管栓塞,出現呼吸困難及心跳加速等,最嚴重可致命。
長期坐交通工具易惡化
謝醫生指一般情況下,輕微的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可服用消炎藥便可消退炎症,待炎症過後便應接受手術,根治靜脈曲張。否則,復發率是很高的,而嚴重個 案則需要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但不少患者卻輕視靜脈曲張的嚴重性,很多時沒有盡早求醫,即使早有不適徵狀,也延至長假期後才求診。在此特別提醒各患者,若經 常遠遊,應及早求醫治理,因長時間乘坐飛機及汽車,可影響下肢血液流動,會加速病情惡化,增加引致淺表血栓性靜脈炎的機會。
資料來源: 都市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每逢長假期後,都會有較多嚴重的靜脈曲張患者求診,當中部分更出現「淺表血栓性靜脈」(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即有血塊在表淺靜脈內積聚並發炎,是靜脈曲張其中一種併發症,多見於中期以後的中年患者。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呼籲,切勿輕視此併發症的 嚴重性,一旦血栓蔓延至深層靜脈,會引致「深層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若血栓沿靜脈流至肺部,隨時會危害性命。
逾70歲的林婆婆育有3名子女,患有靜脈曲張多年,小腿常感到痠痛及血管腫脹,但一直未有理會,直至最近到俄羅斯旅行後,右腳近小腿位置有硬青筋凸起,腫脹情況更蔓延至大腿內側,令她舉步維艱,且感到很疼痛。
初時她以為是扭傷腳,但因復活節假期臨近,她待假期後才求診,怎知檢查時已確診患上急性淺表血栓性靜脈炎,於短短兩星期,右腿的血栓已由小腿蔓延至大腿的大隱靜脈,需進行大隱靜脈結紮手術,令血塊不再蔓延。
患處有硬塊影響步行
不少人會奇怪,為何小小的靜脈曲張會引致隨時致命的併發症,事實上,若靜脈曲張持續惡化,倒流的血液會在表淺靜脈內囤積形成血栓,出現急性非化膿性 炎症。初期患處會疼痛、紅腫及發熱,若觸摸患處,會感到有硬塊,影響步行。血栓更可能會蔓延至大隱靜脈,或進一步到達深層靜脈,引致下肢腫痛;若血栓經靜 脈流至肺部,更會引致肺部靜脈血管栓塞,出現呼吸困難及心跳加速等,最嚴重可致命。
謝醫生指一般情況下,輕微的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可服用消炎藥便可消退炎症,待炎症過後便應接受手術,根治靜脈曲張。否則,復發率是很高的,而嚴重個 案則需要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但不少患者卻輕視靜脈曲張的嚴重性,很多時沒有盡早求醫,即使早有不適徵狀,也延至長假期後才求診。在此特別提醒各患者,若經 常遠遊,應及早求醫治理,因長時間乘坐飛機及汽車,可影響下肢血液流動,會加速病情惡化,增加引致淺表血栓性靜脈炎的機會。
資料來源: 都市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淺談血管手術

每當跟非醫療界朋友談起要處理血管手術時,對方很自然會問︰「血管手術?是不是心臟開刀手術?」借此機會說明一下血管外科(Vascular Surgery)是什麼。
心臟手術多由心胸外科醫生或心臟專科醫生處理,而人體全身的血管包括動脈及靜脈,除了涉及腦部及心臟的血管,其他的血管統稱為「周邊血管」;周邊血管如需接受手術或治療,一般會由有血管外科經驗的醫生處理,行內通常稱他們為Vascular Surgeon (雖然名銜上仍是普通外科專科醫生)。
周邊血管疾病,常見的有靜脈曲張、深層靜脈栓塞、動脈阻塞及狹窄、腹部主動脈瘤等,還有其他罕見的,實在多不勝數,但對大部分市民來說,這些都是艱深的名詞。
隨着現代醫學演進,現時的血管外科學,可說是「技術」與「科技」的結合。醫生不只以 傳統「開刀」方式從事手術,還結合了各類嶄新儀器,監察及低創傷性的療法,提高治療效果,例如各式血管內導線、導管以及血管支架的發展,都令血管疾病手術 的整體效果更佳。這些血管的微創手術,現時多被稱為「血管腔內手術」(Endovascular Surgery)。
以靜脈曲 張為例,靜脈腔內消融手術是一種微創的靜脈曲張治療方法,創傷性低於傳統的大隱靜脈抽取手術。治療的原理是於靜脈血管內(靜脈腔內)施行射頻或激光能量, 以破壞已有毛病的靜脈。靜脈腔內消融手術可於診所進行,病人在過程中完全清醒,而醫生亦會利用超聲波儀器監察血管狀況。醫生首先在病人的大腿注射局部麻醉 藥物,並在大腿製造一個比針孔略大的開口,然後把導管從傷口進入靜脈,穿越患病的靜脈時,導管便會發放能量,燒灼靜脈壁令其萎縮,最終令整條靜脈被消融, 解決靜脈曲張的問題。完成治療後,病人稍經休息隨即可以如常行走。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靜脈曲張炎 嚴重可致命
切勿輕視
每逢長假期後,都會有較多嚴重的靜脈曲張患者求診,當中部分更出現「淺表血栓性靜脈」(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即有血塊在表淺靜脈內積聚並發炎,是靜脈曲張其中一種併發症,多見於中期以後的中年患者。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呼籲,切勿輕視此併發症的 嚴重性,一旦血栓蔓延至深層靜脈,會引致「深層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若血栓沿靜脈流至肺部,隨時會危害性命。
逾70歲的林婆婆育有3名子女,患有靜脈曲張多年,小腿常感到痠痛及血管腫脹,但一直未有理會,直至最近到俄羅斯旅行後,右腳近小腿位置有硬青筋凸起,腫脹情況更蔓延至大腿內側,令她舉步維艱,且感到很疼痛。
初時她以為是扭傷腳,但因復活節假期臨近,她待假期後才求診,怎知檢查時已確診患上急性淺表血栓性靜脈炎,於短短兩星期,右腿的血栓已由小腿蔓延至大腿的大隱靜脈,需進行大隱靜脈結紮手術,令血塊不再蔓延。
患處有硬塊影響步行
不少人會奇怪,為何小小的靜脈曲張會引致隨時致命的併發症,事實上,若靜脈曲張持續惡化,倒流的血液會在表淺靜脈內囤積形成血栓,出現急性非化膿性 炎症。初期患處會疼痛、紅腫及發熱,若觸摸患處,會感到有硬塊,影響步行。血栓更可能會蔓延至大隱靜脈,或進一步到達深層靜脈,引致下肢腫痛;若血栓經靜 脈流至肺部,更會引致肺部靜脈血管栓塞,出現呼吸困難及心跳加速等,最嚴重可致命。
長期坐交通工具易惡化
謝醫生指一般情況下,輕微的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可服用消炎藥便可消退炎症,待炎症過後便應接受手術,根治靜脈曲張。否則,復發率是很高的,而嚴重個 案則需要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但不少患者卻輕視靜脈曲張的嚴重性,很多時沒有盡早求醫,即使早有不適徵狀,也延至長假期後才求診。在此特別提醒各患者,若經 常遠遊,應及早求醫治理,因長時間乘坐飛機及汽車,可影響下肢血液流動,會加速病情惡化,增加引致淺表血栓性靜脈炎的機會。
資料來源: 都市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每逢長假期後,都會有較多嚴重的靜脈曲張患者求診,當中部分更出現「淺表血栓性靜脈」(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即有血塊在表淺靜脈內積聚並發炎,是靜脈曲張其中一種併發症,多見於中期以後的中年患者。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呼籲,切勿輕視此併發症的 嚴重性,一旦血栓蔓延至深層靜脈,會引致「深層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若血栓沿靜脈流至肺部,隨時會危害性命。
逾70歲的林婆婆育有3名子女,患有靜脈曲張多年,小腿常感到痠痛及血管腫脹,但一直未有理會,直至最近到俄羅斯旅行後,右腳近小腿位置有硬青筋凸起,腫脹情況更蔓延至大腿內側,令她舉步維艱,且感到很疼痛。
初時她以為是扭傷腳,但因復活節假期臨近,她待假期後才求診,怎知檢查時已確診患上急性淺表血栓性靜脈炎,於短短兩星期,右腿的血栓已由小腿蔓延至大腿的大隱靜脈,需進行大隱靜脈結紮手術,令血塊不再蔓延。
患處有硬塊影響步行
不少人會奇怪,為何小小的靜脈曲張會引致隨時致命的併發症,事實上,若靜脈曲張持續惡化,倒流的血液會在表淺靜脈內囤積形成血栓,出現急性非化膿性 炎症。初期患處會疼痛、紅腫及發熱,若觸摸患處,會感到有硬塊,影響步行。血栓更可能會蔓延至大隱靜脈,或進一步到達深層靜脈,引致下肢腫痛;若血栓經靜 脈流至肺部,更會引致肺部靜脈血管栓塞,出現呼吸困難及心跳加速等,最嚴重可致命。
謝醫生指一般情況下,輕微的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可服用消炎藥便可消退炎症,待炎症過後便應接受手術,根治靜脈曲張。否則,復發率是很高的,而嚴重個 案則需要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但不少患者卻輕視靜脈曲張的嚴重性,很多時沒有盡早求醫,即使早有不適徵狀,也延至長假期後才求診。在此特別提醒各患者,若經 常遠遊,應及早求醫治理,因長時間乘坐飛機及汽車,可影響下肢血液流動,會加速病情惡化,增加引致淺表血栓性靜脈炎的機會。
資料來源: 都市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靜脈曲張炎 嚴重可致命
切勿輕視
每逢長假期後,都會有較多嚴重的靜脈曲張患者求診,當中部分更出現「淺表血栓性靜脈」(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即有血塊在表淺靜脈內積聚並發炎,是靜脈曲張其中一種併發症,多見於中期以後的中年患者。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呼籲,切勿輕視此併發症的 嚴重性,一旦血栓蔓延至深層靜脈,會引致「深層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若血栓沿靜脈流至肺部,隨時會危害性命。
逾70歲的林婆婆育有3名子女,患有靜脈曲張多年,小腿常感到痠痛及血管腫脹,但一直未有理會,直至最近到俄羅斯旅行後,右腳近小腿位置有硬青筋凸起,腫脹情況更蔓延至大腿內側,令她舉步維艱,且感到很疼痛。
初時她以為是扭傷腳,但因復活節假期臨近,她待假期後才求診,怎知檢查時已確診患上急性淺表血栓性靜脈炎,於短短兩星期,右腿的血栓已由小腿蔓延至大腿的大隱靜脈,需進行大隱靜脈結紮手術,令血塊不再蔓延。
患處有硬塊影響步行
不少人會奇怪,為何小小的靜脈曲張會引致隨時致命的併發症,事實上,若靜脈曲張持續惡化,倒流的血液會在表淺靜脈內囤積形成血栓,出現急性非化膿性 炎症。初期患處會疼痛、紅腫及發熱,若觸摸患處,會感到有硬塊,影響步行。血栓更可能會蔓延至大隱靜脈,或進一步到達深層靜脈,引致下肢腫痛;若血栓經靜 脈流至肺部,更會引致肺部靜脈血管栓塞,出現呼吸困難及心跳加速等,最嚴重可致命。
長期坐交通工具易惡化
謝醫生指一般情況下,輕微的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可服用消炎藥便可消退炎症,待炎症過後便應接受手術,根治靜脈曲張。否則,復發率是很高的,而嚴重個 案則需要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但不少患者卻輕視靜脈曲張的嚴重性,很多時沒有盡早求醫,即使早有不適徵狀,也延至長假期後才求診。在此特別提醒各患者,若經 常遠遊,應及早求醫治理,因長時間乘坐飛機及汽車,可影響下肢血液流動,會加速病情惡化,增加引致淺表血栓性靜脈炎的機會。
資料來源: 都市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每逢長假期後,都會有較多嚴重的靜脈曲張患者求診,當中部分更出現「淺表血栓性靜脈」(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即有血塊在表淺靜脈內積聚並發炎,是靜脈曲張其中一種併發症,多見於中期以後的中年患者。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呼籲,切勿輕視此併發症的 嚴重性,一旦血栓蔓延至深層靜脈,會引致「深層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若血栓沿靜脈流至肺部,隨時會危害性命。
逾70歲的林婆婆育有3名子女,患有靜脈曲張多年,小腿常感到痠痛及血管腫脹,但一直未有理會,直至最近到俄羅斯旅行後,右腳近小腿位置有硬青筋凸起,腫脹情況更蔓延至大腿內側,令她舉步維艱,且感到很疼痛。
初時她以為是扭傷腳,但因復活節假期臨近,她待假期後才求診,怎知檢查時已確診患上急性淺表血栓性靜脈炎,於短短兩星期,右腿的血栓已由小腿蔓延至大腿的大隱靜脈,需進行大隱靜脈結紮手術,令血塊不再蔓延。
患處有硬塊影響步行
不少人會奇怪,為何小小的靜脈曲張會引致隨時致命的併發症,事實上,若靜脈曲張持續惡化,倒流的血液會在表淺靜脈內囤積形成血栓,出現急性非化膿性 炎症。初期患處會疼痛、紅腫及發熱,若觸摸患處,會感到有硬塊,影響步行。血栓更可能會蔓延至大隱靜脈,或進一步到達深層靜脈,引致下肢腫痛;若血栓經靜 脈流至肺部,更會引致肺部靜脈血管栓塞,出現呼吸困難及心跳加速等,最嚴重可致命。
謝醫生指一般情況下,輕微的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可服用消炎藥便可消退炎症,待炎症過後便應接受手術,根治靜脈曲張。否則,復發率是很高的,而嚴重個 案則需要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但不少患者卻輕視靜脈曲張的嚴重性,很多時沒有盡早求醫,即使早有不適徵狀,也延至長假期後才求診。在此特別提醒各患者,若經 常遠遊,應及早求醫治理,因長時間乘坐飛機及汽車,可影響下肢血液流動,會加速病情惡化,增加引致淺表血栓性靜脈炎的機會。
資料來源: 都市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外遊過後,靜脈栓塞?
接連的聖誕、新年長假期,港人紛紛外遊去,但歐遊、美加遊動軏要坐10多小時飛機,若本身已是患上靜脈曲張人士,在機上又未有好好做足準備,出現靜脈栓塞的風險往往大增,一旦出現深層靜脈栓塞,血塊被沖到肺部造成肺栓塞,後果更是可大可小。
經過剛過去的一段長假期後,因靜脈栓塞而求診的個案數字,的確有所上升。深層靜脈栓塞即俗稱的「經濟客艙症候群」,指長時間乘坐交通工具時,因雙腳垂下加上活動少,靜止的血液積聚在腿部靜脈,並型成血塊,若是血塊經靜脈被沖到肺部,可造成致命的肺栓塞。
臨床上,靜脈曲張患者,較易出現靜脈栓塞問題,淺層靜脈栓塞會令患處發炎、腫痛,而嚴重的深層靜脈栓塞,則可帶來即時的生命危險。為健康著想,靜脈 曲張患者在乘坐長途航班時,應穿上醫療用的壓力襪,並多進行舒展足部的活動;即使是一般人士,亦有機會因久坐而出現靜脈栓塞,建議大家在機上少喝酒、咖啡 等飲品,定時站起來活動一下,不要只沉迷在螢光幕前「煲劇」、看電影而忽略靜脈栓塞的致命風險!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經過剛過去的一段長假期後,因靜脈栓塞而求診的個案數字,的確有所上升。深層靜脈栓塞即俗稱的「經濟客艙症候群」,指長時間乘坐交通工具時,因雙腳垂下加上活動少,靜止的血液積聚在腿部靜脈,並型成血塊,若是血塊經靜脈被沖到肺部,可造成致命的肺栓塞。
臨床上,靜脈曲張患者,較易出現靜脈栓塞問題,淺層靜脈栓塞會令患處發炎、腫痛,而嚴重的深層靜脈栓塞,則可帶來即時的生命危險。為健康著想,靜脈 曲張患者在乘坐長途航班時,應穿上醫療用的壓力襪,並多進行舒展足部的活動;即使是一般人士,亦有機會因久坐而出現靜脈栓塞,建議大家在機上少喝酒、咖啡 等飲品,定時站起來活動一下,不要只沉迷在螢光幕前「煲劇」、看電影而忽略靜脈栓塞的致命風險!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資料來源: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靜脈曲張炎 嚴重可致命
切勿輕視
每逢長假期後,都會有較多嚴重的靜脈曲張患者求診,當中部分更出現「淺表血栓性靜脈」(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即有血塊在表淺靜脈內積聚並發炎,是靜脈曲張其中一種併發症,多見於中期以後的中年患者。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呼籲,切勿輕視此併發症的 嚴重性,一旦血栓蔓延至深層靜脈,會引致「深層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若血栓沿靜脈流至肺部,隨時會危害性命。
逾70歲的林婆婆育有3名子女,患有靜脈曲張多年,小腿常感到痠痛及血管腫脹,但一直未有理會,直至最近到俄羅斯旅行後,右腳近小腿位置有硬青筋凸起,腫脹情況更蔓延至大腿內側,令她舉步維艱,且感到很疼痛。
初時她以為是扭傷腳,但因復活節假期臨近,她待假期後才求診,怎知檢查時已確診患上急性淺表血栓性靜脈炎,於短短兩星期,右腿的血栓已由小腿蔓延至大腿的大隱靜脈,需進行大隱靜脈結紮手術,令血塊不再蔓延。
患處有硬塊影響步行
不少人會奇怪,為何小小的靜脈曲張會引致隨時致命的併發症,事實上,若靜脈曲張持續惡化,倒流的血液會在表淺靜脈內囤積形成血栓,出現急性非化膿性 炎症。初期患處會疼痛、紅腫及發熱,若觸摸患處,會感到有硬塊,影響步行。血栓更可能會蔓延至大隱靜脈,或進一步到達深層靜脈,引致下肢腫痛;若血栓經靜 脈流至肺部,更會引致肺部靜脈血管栓塞,出現呼吸困難及心跳加速等,最嚴重可致命。
長期坐交通工具易惡化
謝醫生指一般情況下,輕微的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可服用消炎藥便可消退炎症,待炎症過後便應接受手術,根治靜脈曲張。否則,復發率是很高的,而嚴重個 案則需要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但不少患者卻輕視靜脈曲張的嚴重性,很多時沒有盡早求醫,即使早有不適徵狀,也延至長假期後才求診。在此特別提醒各患者,若經 常遠遊,應及早求醫治理,因長時間乘坐飛機及汽車,可影響下肢血液流動,會加速病情惡化,增加引致淺表血栓性靜脈炎的機會。
資料來源: 都市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每逢長假期後,都會有較多嚴重的靜脈曲張患者求診,當中部分更出現「淺表血栓性靜脈」(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即有血塊在表淺靜脈內積聚並發炎,是靜脈曲張其中一種併發症,多見於中期以後的中年患者。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呼籲,切勿輕視此併發症的 嚴重性,一旦血栓蔓延至深層靜脈,會引致「深層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若血栓沿靜脈流至肺部,隨時會危害性命。
逾70歲的林婆婆育有3名子女,患有靜脈曲張多年,小腿常感到痠痛及血管腫脹,但一直未有理會,直至最近到俄羅斯旅行後,右腳近小腿位置有硬青筋凸起,腫脹情況更蔓延至大腿內側,令她舉步維艱,且感到很疼痛。
初時她以為是扭傷腳,但因復活節假期臨近,她待假期後才求診,怎知檢查時已確診患上急性淺表血栓性靜脈炎,於短短兩星期,右腿的血栓已由小腿蔓延至大腿的大隱靜脈,需進行大隱靜脈結紮手術,令血塊不再蔓延。
患處有硬塊影響步行
不少人會奇怪,為何小小的靜脈曲張會引致隨時致命的併發症,事實上,若靜脈曲張持續惡化,倒流的血液會在表淺靜脈內囤積形成血栓,出現急性非化膿性 炎症。初期患處會疼痛、紅腫及發熱,若觸摸患處,會感到有硬塊,影響步行。血栓更可能會蔓延至大隱靜脈,或進一步到達深層靜脈,引致下肢腫痛;若血栓經靜 脈流至肺部,更會引致肺部靜脈血管栓塞,出現呼吸困難及心跳加速等,最嚴重可致命。
謝醫生指一般情況下,輕微的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可服用消炎藥便可消退炎症,待炎症過後便應接受手術,根治靜脈曲張。否則,復發率是很高的,而嚴重個 案則需要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但不少患者卻輕視靜脈曲張的嚴重性,很多時沒有盡早求醫,即使早有不適徵狀,也延至長假期後才求診。在此特別提醒各患者,若經 常遠遊,應及早求醫治理,因長時間乘坐飛機及汽車,可影響下肢血液流動,會加速病情惡化,增加引致淺表血栓性靜脈炎的機會。
資料來源: 都市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Dr. Chad Tse in Healthscope Asia talking about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Part3)
Dr Chad Tse
Reference information: veno.com.hk/
It is not intended as medical advice to any specific person. If you have any need for personal advice or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your health, please consult your doctor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標籤:
外科專科醫生,
血栓,
深層靜脈栓塞,
淺表血栓性靜脈,
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炎,
謝卓華,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Dr Chad Tse
位置:
香港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Dr. Chad Tse in Healthscope Asia talking about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Part2)
Dr Chad Tse
Reference information: veno.com.hk/
It is not intended as medical advice to any specific person. If you have any need for personal advice or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your health, please consult your doctor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標籤:
外科專科醫生,
血栓,
深層靜脈栓塞,
淺表血栓性靜脈,
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炎,
謝卓華,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Dr Chad Tse
位置:
香港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Dr. Chad Tse in Healthscope Asia talking about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Part1)
Dr Chad Tse
Reference information: veno.com.hk/
It is not intended as medical advice to any specific person. If you have any need for personal advice or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your health, please consult your doctor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標籤:
外科專科醫生,
血栓,
深層靜脈栓塞,
淺表血栓性靜脈,
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炎,
謝卓華,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Dr Chad Tse
位置:
香港
訂閱:
文章 (Atom)